崇禎皇帝一口氣弄死七個兵部尚書 他們誰最冤枉?

中華網 勇哥讀史

如果問:崇禎朝哪個職位風險最高。答案就是:兵部尚書。

從1627年崇禎皇帝即位,到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身亡,短短17年間,就有7名兵部尚書死於非命。算一下,平均兩年多就有一名兵部尚書被崇禎皇帝弄死!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死於崇禎皇帝之手的7名兵部尚書。

崇禎皇帝一口氣弄死七個兵部尚書 他們誰最冤枉?

崔呈秀

崔呈秀是第一個被崇禎皇帝弄死的兵部尚書。崔呈秀的發跡,得益於投靠魏忠賢。為了討好魏忠賢,崔呈秀將東林黨人和非東林黨人分別彙集成《同志諸錄》和《天鑑錄》,呈獻給魏忠賢。此後,崔呈秀就飛黃騰達,官至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1627年,崇禎皇帝即位,扳倒了魏忠賢,清除其餘黨。崔呈秀自知死罪難免,自縊身亡,但仍被詔戮其屍。

閻鳴泰

閻鳴泰也是魏忠賢的黨羽,他作為兵部尚書,不懂兵家之事,卻很擅長阿諛逢迎這一套。他在彙報邊疆戰事時,必定虛報戰功,為魏忠賢歌功頌德。閻鳴泰甚至在薊、遼等兵家重地為魏忠賢修建7座生祠,令人瞠目結舌。魏忠賢倒了後,閻鳴泰自然沒有落得好下場。他遭到言官彈劾,被崇禎皇帝發配到邊疆,死了。

袁崇煥

崇禎皇帝一口氣弄死七個兵部尚書 他們誰最冤枉?

在被崇禎皇帝弄死的7名兵部尚書中,袁崇煥知名度最高,也死得最冤。早年,他自薦到遼東前線,指揮打贏了兩場戰役: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後遭到魏忠賢排擠,憤而辭官。崇禎皇帝即位後,袁崇煥得到起用,被任命為兵部尚書。1629年,皇太極率部迂迴突入關內,圍攻北京。袁崇煥千里疾馳,從關外趕回北京勤王,將皇太極趕走。不料,崇禎皇帝以“擅主和議”“專戮大帥”兩個罪名,於1630年將袁崇煥凌遲處死。

王洽

1628年,時任兵部尚書王在晉被罷免,崇禎皇帝上朝時見王洽長得一表人才,立即任命其為兵部尚書。王洽上任後上疏陳述軍政十事,均頭頭是道,全部被崇禎皇帝採納。但後來的事實證明,王洽不過是一個“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面對後金軍隊,明朝軍隊屢吃敗仗。1629年,皇太極率後金軍隊突襲北京。崇禎皇帝一怒之下,將王洽下獄治罪。後來,王洽在獄中病死了。

張鳳翼

崇禎皇帝一口氣弄死七個兵部尚書 他們誰最冤枉?

張鳳翼與魏忠賢的關係也很緊密,曾經為魏忠賢修建生祠。崇禎皇帝即位後,他稱病辭去職務。隨後,張鳳翼因為做過駐守邊疆的大臣,得到赦免。沒過多久,張鳳翼得到起用,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因軍功升任太子少保、兵部尚書。但在1636年,皇太極率部進攻北京,張鳳翼想起7年前王洽被下獄治罪,自知不能倖免,每天服用大黃,死了。

梁廷棟

1630年,梁廷棟被任命為兵部尚書。梁廷棟這個人,還是頗有些才幹的,得到崇禎皇帝信任,“居中樞歲餘,所陳兵事多中機宜,帝甚倚任。”不過,梁廷棟在個人品行上有些問題,經常被言官彈劾,在朝廷裡起起落落。1636年,清軍經由喜峰口侵入關內,翻越天壽山,直逼京師。梁廷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害怕受到崇禎皇帝懲罰,乾脆每日服用大黃,毒發身亡。

陳新甲

陳新甲是重慶長壽人,萬曆三十六年舉人,1640年任職兵部尚書。算起來,陳新甲是明朝由舉人身份做到兵部尚書的第一人。1642年,陳新甲在松錦之戰中,因指揮失誤導致大敗。崇禎皇帝沒有怪罪他,反而給了他一個新的任務——秘密與清廷議和。不料,議和期間,陳新甲因失誤,導致議和一事被洩露出去,引得輿論大譁。崇禎皇帝惱羞成怒,將他殺掉。後來,給事中沈迅還在抨擊陳新甲。崇禎皇帝沒好氣地說:“你還不如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