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打開發動機看門道,你卻看有沒有灰,正確操作到底看什麼?

老司機打開發動機看門道,你卻看有沒有灰,正確操作到底看什麼?

在4S店看車時總有人喜歡打開發動機蓋左瞧右瞧,有些一看就是老司機,邊看邊摸口中還唸唸有詞;有些則看了半天都不知道他在看什麼,可能只是看看有沒有灰或是東西掉進去了吧。那麼發動機蓋下面到底有什麼門道,老司機們都在看什麼呢?小白如何操作才能看起來像老司機並且看到點子上?

老司機打開發動機看門道,你卻看有沒有灰,正確操作到底看什麼?

1.銘牌

老司機打開發動機看門道,你卻看有沒有灰,正確操作到底看什麼?

銘牌是一輛車的車輛識別代號(VIN),由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組成的17位數字代號,通常在大梁或車輛的儀表板上靠近風窗立柱的位置。VIN是廠家為識別一輛車給的一組指定號碼,在世界範圍30年內製造的所有車輛的VIN代號具有惟一性。但大家要知道識別代號中的英文字母一定沒有I、O、Q,若是出現I、O、Q的話這輛車恐怕有問題。

2.材料

老司機打開發動機看門道,你卻看有沒有灰,正確操作到底看什麼?

發動機艙作為曝光率最低的地方,是最容易被降低成本的,例如將原來的鋁合金換成合成塑料,三通管由鋼管變成塑料管,甚至還有將原來的鋁合金缸體換成合成塑料缸體。材料上的偷工減料可以極大的降低成本,相同款型的發動機,材質由鋁合金換成合成塑料價格至少低20000元以上。

3.機艙汙垢

老司機打開發動機看門道,你卻看有沒有灰,正確操作到底看什麼?

如果發動機艙內的灰塵、汙垢過多,很有可能是試乘試駕車或庫存車,這時即使里程錶為0也不可信。

4.緩衝區

老司機打開發動機看門道,你卻看有沒有灰,正確操作到底看什麼?

緩衝區是指保險槓與發動機之間的距離,這段距離越遠,車輛在交通事故中的抗損傷能力就越強,但有些車會為了外部造型的美觀而犧牲緩衝區,所以要特別注意。

5.隔音棉

老司機打開發動機看門道,你卻看有沒有灰,正確操作到底看什麼?

對於每輛車都會用到的隔音棉其實差異十分之大,通過隔音棉的厚度能夠看出車企在造車時是否厚道。

6.有無洩漏

老司機打開發動機看門道,你卻看有沒有灰,正確操作到底看什麼?

用紙巾在發動機各結合面擦拭,看有沒有漏水、漏油的情況。

7.部件佈局

老司機打開發動機看門道,你卻看有沒有灰,正確操作到底看什麼?

發動機的部件較多,佈局上大有文章,一般來說佈局應便於更換、清理和維護,否則會直接影響到今後日常養護成本。如空調管道離排氣管太近會影響其製冷效果,從而增加油耗。同時線束還應避開高溫區,以免加速老化;剎車管與油管不能距離太近,否則容易相互摩擦。

8.焊接點

老司機打開發動機看門道,你卻看有沒有灰,正確操作到底看什麼?

商品車經過長途的運輸往往容易有損傷,店家在銷售之前通常會進行補救,例如如補漆、焊接等。需要注意廠家焊接採用機器手焊接,而店家只能採用人工焊接,人工焊接點分佈沒有機器手焊接點均勻;並且損傷程度大的車輛還會使大梁變形,店家雖然會採取矯正措施,但矯正後的大梁不平整,會留下榔頭敲擊的痕跡;重新補漆後,色彩的光亮度不均勻,從不同角度去察看,就會發現重新補過漆的地方有光亮度的差異。

9.橡膠件

老司機打開發動機看門道,你卻看有沒有灰,正確操作到底看什麼?

這個問題主要出現在庫存車上,停留兩三個月後的車按理說應該經常運轉並應進行保養,但出於成本考慮,大部分庫存車都得不到正常的日常保養,這就容易使橡膠件變舊、龜裂,肉眼看上去色彩暗淡,手指感覺粗糙,用力捏甚至會出現裂痕。

10.水箱

老司機打開發動機看門道,你卻看有沒有灰,正確操作到底看什麼?

打開水箱蓋看裡面的水,如果是黃色鏽水,或水箱外有鏽水漏出的痕跡,則要特別注意看風扇皮帶是否緊密,膠墊是否鬆脫。可以試車的話,最好行駛一段路後,再看看水箱蓋有沒有沾上油跡,如果有說明汽缸頂墊襯漏氣。另外還要注意觀察水箱有沒有撞過的跡象,散熱片是否有燒焊痕跡。甚至可以要求把發動機啟動幾秒鐘,用手摸水箱上下,看水溫是否均勻;若不均勻,則是車放的時間太久了,節溫器已生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