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從衣、食、住、行開始!

最近,北方的一些城市已經飄起了大雪,冬天又更冷了一些。冬至已過,馬上迎來小大寒。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冬至節氣後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要作出適當的調整才有利身心保健。那麼,接下來的冬天,衣食住行,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啦!

養生的“衣食住行”

“衣”

「冬季養生」從衣、食、住、行開始!

有些人因為天冷怕寒,冬天睡覺時總愛多穿些衣服。其實這樣做很不利於健康。專家解釋說,因為人在睡眠時大腦、肌肉進入休息狀態,心臟跳動次數減少,肌肉的反射運動和緊張減弱,中樞神經活動減慢,此時脫衣而眠,可很快消除疲勞,使身體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由於人體皮膚能分泌和散發出一些化學物質,若和衣而眠,無疑會妨礙皮膚正常的“呼吸”和汗液的蒸發。衣服對肌肉的壓迫和摩擦還會影響血液循環,造成體表熱量減少,即使蓋上厚被子,也會感到寒冷。因此,在寒冷的冬天不宜穿厚衣服睡覺。

常患有慢性氣管炎、肺氣腫及胃部疾病的老年人,穿件棉背心比較合適;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衣服如太重,會影響血液循環和妨礙行動,應選擇輕軟面料;老年人的關節活動往往不夠靈便,故應儘可能用對襟開扣的毛線衣、衛生衣,紐扣也宜少些,這樣便於穿脫;同時,也要注意到肩關節和膝關節的保暖,老年人多皮膚乾燥、發癢,因此不宜用化學纖維品做貼身內衣。

“食”

「冬季養生」從衣、食、住、行開始!

傳統中醫認為,人們經過了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既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養生目的。冬天雖是進補的大好時節。但有人狹義地認為進補就是吃點營養品,用點壯陽藥,但這只是進補的一個方面。

其實,中醫養生進補是有講究的,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做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講究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為上;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出現動靜失調;如果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失調。所以,在進行調養時應採取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供養的方法。

到底應該“進補”些什麼呢?

「冬季養生」從衣、食、住、行開始!

「冬季養生」從衣、食、住、行開始!

專家建議,可以多吃一些羊肉、蔥頭、山藥、桂圓、生薑、杏脯等溫熱的食物,尤其是處於經期、孕期和患有貧血、胃腸疾病的女性。當然,如果你是低熱、手足心熱、舌紅少苔、大便燥結、夜裡易出汗、睡眠不好等陰虛者,那麼你還是需要和溫熱性的食物保持距離,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類如山藥、百合以及甲魚、黃鱔、泥鰍、淡水魚等是比較好的食譜選擇。

“住”

「冬季養生」從衣、食、住、行開始!

由於降水量的減少,風多風大,較為乾燥,室內溼度也較低,特別是取暖器的使用,會使室內空氣更乾燥,易導致皮膚粗糙起皺,甚至乾裂。而且,空氣溼度過低還易導致呼吸道黏膜脫水,黏液分泌減少,纖毛運動減弱以致呼吸道的清除能力減弱,不能及時排出呼吸道的塵埃和細菌,易誘發和加重呼吸系統疾病。

“行”

「冬季養生」從衣、食、住、行開始!

伴隨著“零下”溫度而來的是摔傷、凍傷、感冒、交通事故等,都已成為冬天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老年人摔傷以手腕、股骨等處骨折的居多,年輕人則多是軟骨組織挫傷。

從預防的角度看,老年人應減少戶外活動,出行最好由其他人攙扶。行人出行時則要儘量放慢騎車或步行速度,避免滑倒。穿鞋:儘量穿軟底、平底或膠底棉皮鞋,最好不穿硬底或容易打滑的鞋。

走路:走在冰雪路面時,一定要放慢步伐,邁小步行走,腳落地時應前腳掌先落地,身體要前傾。帶小孩外出時應改換方式,變背孩子為抱孩子,這樣可以防止大人後傾斜摔倒時,把孩子壓在身下。老人最好結伴出行,或拄個柺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