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杭州父母卖房供娃留学,6年花200万,结果孩子学成回国求职被开两千元”这件事?

彩虹下的自已

父母卖房供孩子留学,6年花费200万,回国求职月薪只开2000元。

如果只看这个问题的描述,确实让人感到父母的付出不值得。但现实是,有的人留学是学习深造,有的人留学是吃喝玩乐。

至于开多少工资,主要是看你的能力而不是文凭。话说回来了,这孩子要是哈弗、耶鲁出来的,别人敢开2000元的薪资吗?估计那样他也就不用回国求职了。

我认识两个同龄人就是出国留学的,现在还好,最起码留在了新西兰。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家里有钱的主儿,一个家里是搞房地产开发的,还有一个家里是做医疗器械生意的。不过他们现在做的工作也很一般,可能主要是习惯了新西兰的生活环境。(那里的自然环境也很好)期间他们也曾回来过,但找工作的事情都不太理想,而他们又不想接父母的班,于是又出国了。

他们还属于那种比较安分守己的人,最后也通过努力留了下来。而近几年留学出去的年轻人中的确有素质不高的。他们就是在混日子,而那些野鸡大学本来就是为了赚钱,管理也比较松散。可以说,这些年轻人别的没学会,倒是学会了享受生活,学会了寻欢作乐。这些人去时刺激了当地消费,人家欢迎,最后啥都学不成,人家就不挽留了,最终只能回国。

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拿着野鸡文凭回国找工作,你觉得别人会另眼相看吗?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靠自身实力出国留学的人绝不会存在找工作难的问题。

有些家长只是一味的想让孩子出国镀金,却忽略了让孩子出国的初衷。别的不说,这些家长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先给自己打打工,看看他们有什么能力,值多少钱,恐怕到时候2000元月薪都不值了。

话说回来,当今社会,只要你真的有能力,根本不用发愁工资低。如果你没有能力,就算涂多少金粉也掩盖不了草包的本质。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能怎么说呢?这样的父母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人家有钱人送孩子出国留学是人家孩子根本不用担心今后的生存问题。你跟风卖房子供孩子出国留学,现在面对2000元薪资感到得不偿失了?自己的孩子,你不清楚谁清楚啊?


夜雨如书

我的孩子今年大三,现在悉尼大学。当初孩子初中的时候不好好读书,中考的成绩不理想,上普通的高中的话,连本科都不一定考上。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再三,决定让他上了国际中学,毕业以后直接入读澳洲大学,毕竟国外的大学竞争压力小,好毕业,以后回国也好找个工作。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家长的想法。谁曾想孩子上了高中以后突然转变思想,意识到不能这样浑浑噩噩下去,就发愤图强,每天都是学习到晚上12点多。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取了悉尼大学,现在大学也是每天争分夺秒的学习,充实又快乐。我们当时最坏的想法就是混个毕业证,回来好找工作。所以说留学值不值这个问题要分好多个层面来看。首先要看发心,也就是为什么要选择留学?是孩子的意愿还是父母的意愿?如果孩子在高中时候就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方向,为了光环人云亦云的出国,这样的一般出来都不会有多大作为。如果孩子一直很努力,清晰知道自己的方向,追求,那么他出去的这些年一点点时光都不会浪费,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这个不能用财富去衡量,而是他的眼界,格局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的一切取决于孩子怎么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流浪的小花猫118

留学热持续多年,虽然现在对于留学的门槛降低,机会与多年前比较,也增大很多,但出国留学费用却一直没有降低,尤其是北美等地区。父母卖房6年花200万,结果孩子学成回国求职薪资两千元,其实本质上是如何看待留学和评估留学和归国薪资的心理预期。


一、理性看待留学

现在留学与90年代初不同,那时候只有通过国家机关或者高精尖人才才能有机会出国深造,并且移民机会大,国内留学回国机会也相对较多。现在留学热居高不退,留学门槛降低,机会增大,留学由国家,或者说项目行为转变成个人意愿,已经不能完全是提升自我能力和增大背景和含金量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自我选择,感受,和学习。


二、根据家庭经济条件评估学否选择留学

父母卖房,6年花费200万出国留学,确实让人唏嘘。数目不小的留学费用让很多经济条件普通的家庭不得不望而生畏。留学是很多学子的梦想,能出国感受接受国外教育,并且感受国外文化,学习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但目标和梦想也要有经济的支撑,毕竟出国留学还有生活,如果在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外,还是理性分析和选择。


三、留学回国不等于高薪就业

现在很多人把留学当做镀金的方式,想通过留学,回国获得更好的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其实留学与能力不能划等号,留学回国也不意味着能够高薪就业。理性看待留学,更多的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经历和感受,当然也不乏优秀的学子,回国后能有更好的发展。但把留学当做镀金的方式,就难免有不合适之处。


我在美国等你来

我打字多你说我叽叽歪歪,我看个电影你自以为是的非要评论我一下显得你高端,被我呛了你自己叽叽歪歪,又嫌我打字多,打字少你又不知怎么滴,孩子你算了,识相别回我了,叔叔不和你说了


咯楼还好啦的至高野爹

这个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出国归来的不一定都是人才。笔者以前就是做出国雅思培训的,对于出国留学和移民的学生素质,说实在的,真的不敢恭维的。

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的改革开放,让很多人开始走出去。为了改变曾经一穷二白的基础,吸引了很多的侨民回归,也引进了很多的国外人才。为了尽快获得国外的新技术,促使很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回来的海归基本不是企业高管就是国家干部。很多人尝到了甜头,把出国当成了镀金的行为。

在90年代和本世纪前十年,出国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很多并不优秀的学生仅仅是通过语言培训,然后出国去读所谓的预科。很多读预科的孩子,在学校并不是好学生,说白了就是因为家里有钱。为了让孩子出国后再回来有“海归”的光环照耀,能够获得高薪,但是真才实学很可能是一句“what?”,开口闭口“你们中国人”并伴随着西方式的耸耸肩。这样的“人才”可能除了自己的企业,没有哪家愿意高薪聘请吧。

笔者做培训的时候,甚至有家长借钱给孩子出国。然而,真正出国的孩子是缺少监管的。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方面,缺少了引导和约束。把在国外的生活当成了斗富的竞技场。其实这并不是对孩子负责的行为。没有了约束的孩子就成了脱缰的野马。并不是西方的生活方式就适合国内的环境,真才实学才是获得高薪的本钱!





JasonYuan68921596

看过了很多这样的例子,为了学业出去的学生不一定花钱少,但是花钱没谱的一定不是好学生。

嗨了六年,玩累了,回来的时候顺便捎一张文凭。

学校应该是正式的,但是应该不是什么名校,很可能类似社区大学之类的。也有可能,是挂着某个名校名头下面的某某学院,文凭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被承认。

做业务吧,能力不如本科生,吃苦不如专科生。

做技术吧,能力不如研究生,吃苦不如本科生。

做科研吧,不知道哪扒来几个课件,弄个不知道第几作者的论文,就牛的不行,一做实验就一塌糊涂。

不迷信洋学历,是社会的进步,个人非常支持。


炜133098738

又一次读书无用论的出现。

这个和大学生给小学生打工的话,没有什么区别的。

第一,别不谈概率只谈个例

说这些话的人,永远都是不谈概率只谈个例,我就问有多少人读书毕业最后给小学生打工的,又有多少小学生都成大富翁了?

放在这个提问也一样,这个回国求职两千元的情况多吗?

第二,别谈现在不谈长远

我刚毕业实习的时候😊,在电视台是没有一分钱的,这时候难道成了,

大学生花费家里那么多钱,父母辛苦供出来,居然求职只有免费给别人打工?

每个职业环境和背景不一样,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会看重当时的工资价值,而不在乎其他方面的提升。

职业不分贵贱,但是绝对分优劣

每个工作给人的提升都是有很大差别的,岂止是简单的用钱衡量,现在的工资低,可能不过是为了厚积薄发,累计经验,后期可以拿到更多。

否则要赚钱,学个手艺,或者好好创业即可,读书还真没多大必要。但是钱怎么赚到的,轻松还是辛苦,给你多大的成就感,就真的相差甚远

第三,丰富一个人岂能简单金钱论

出国留学,或者继续深造,如果仅仅以为是回来找个工作赚钱这样的目的,未免太可笑。

一个人的宽度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其实非常重要,你去过的地方,

读过的书,见到的人,都会一点点融到你的骨子里

可能都是一个月两千元,但是其三观,见识,你会发现层次感是迥然不同的。

最后想说,一定要多读书,不要相信一切读书无用论的鬼话,对于家庭一般的人来说,你别怀疑这就是你最好的出路,它不仅仅让你有了所谓的敲门砖,而是你可以有机会接触更多更好的人,扩宽你的认知,全面拉升你自己。没有大学的人生是遗憾的。

对于本来就是富二代的人,更需要读书,中国喜欢说富不过三代,很多人就是因为钱忽略了提升自己,读书可以让人修身养性,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土豪和所谓的贵族可能还真不是仅仅因为钱的区分。


廖彩琳律师

好孩子出不出去都是好的,次的出不出去也还是次。所以国内大学生和留学生的好孩子比例应该差不多。 而且毕竟留学的,能力强的,又有关系的,混的非常好的,你的圈子也接触不到,什么人混什么圈子就是这个意思。

毕竟留学分好多种,典型的有两种:一种努力刻苦,名校毕业高薪工作。一种吃喝玩乐,混个野鸡文凭,回国啃老。 不是读书的料,花再多的钱也白搭,只能说做父母的太想儿女成才了花200万给他留学,结果父母心也死了没遗憾了该进的力都尽了。

好学生留学拿拿奖学金什么的,估计不需要200万,学了本事回来也不会是2000的工资,差孩子出去就是花钱,没什么本事回来也挣不到钱。作为父母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孩子是哪块料,投资有风险的。

孩子优秀不优秀,是否是个读书料,家长完全知晓!小家小户的,就别学有钱人出国,除非孩子特别优秀!当然真优秀,你也不会操心出国的事!孩子一般般,别指望出趟国,回来改变人生!

因为很多人喜欢看,喜欢给自己找借口不学习,都是假象,可能刚毕业的时候学历和收入不成正比,但10年后20年后,学历高的大部分收入稳定丰厚,而学历低的只有几个运气好的能拿到高收入,所以如果你没有狗屎运和钻营能力,学习是最好的出路。


笑搞

说到底,出国留学应该是一些中上社会阶层才应该考虑的事情,因为一个上阶层的家庭,为子女提供到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支持,还有的是社会人脉关系,眼界视野,他们出发的高度是中下阶层所无法企及的。 在留学圈普遍是一个高阶层子女聚集的情况下,你在求学期间所学到的所接触到的往往比一张文凭有用。 固然留学圈会有类似富二代这种带贬义色彩的人群,但我这里说的是大多数的人,他们从小就接受良好教学,父母都是从商或者企业机关高层,他们会继承上一代所带的光环和广阔视野。 如果一个家庭要忍痛卖车卖房才能负担得起子女的出国学费,那还是不要出国。 他们的阶层决定了视野,在教育子女时他们的主流思想还是:读好书找份好工作,一味固执地认为一张毕业证或一张外国毕业证书是十分的重要。 可以说,除非你真的读得一个非常好的学校或非常吃香的专业,不然你回国,除了一张所谓有出国留学加持的证书,你什么都没有。 因为你的父母,什么都不能为了提供,他们的人脉,都是中下阶层的人,可能每天就教你,如何精打细算度日,工资如何使用云云。 这里说的中下阶层并不是说那些月入五六千连自己都省吃俭用的那些,而是说,两夫妻月入两三万甚至更多的,他们唯一的着重的所谓财富就只有工资进账,连带着他们带给后代的也是这种思维。 他们的后代到了国外后往往只会群居两种人: 一,和他们相同背景的,然后要靠打工帮补学费; 二,富二代喜欢罩小弟罩着你。 第二种情况先不说,第一种情况是普遍,并不是说打工劳动这种刻苦耐劳不好,而是,你花学习时间去工作是不得为而为之; 不同于中高阶层的留学生,他们是真的刻苦,他们也打工,但他们是自带着独立自立精神,带着体验的精神。 尤其是求学阶段是一个思想未完全成长的阶段,你所接触到的,所来往的圈子往往会决定你的成长因素,因此即使毕业回国,你所处的阶层还是一样。

这里强调,这里发布的并不是所谓的“读书无用论”。 相反,下层子弟想飞上枝头,要么就下海从商,但这是凤毛麟角还要看运气; 要么,一条简单点的道路就是,读书,往死里读,一个或多个高端吃香的职业学位,确保毕业后能进入一个高端领域。 千万别好似广大留学生那样,随随便便读个会计金融不知所云的专业,别人有比较好的背景支持,你没有的话,那还是别浪费父母的血汗钱。

提问里所提及的父母买车买房供读书,我猜这对父母传授给儿子的思想肯定是: 毕业,找份好工作。。。 这种思维,注定悲剧。


员村下山豹

卖房给子女留学是一回事,回来的工资水平是另一回事,以后的发展就更是不可预料和讨论的事情了。真实个人经历,10年前用家中住房抵押贷款给小子去英国留学,回来后到处投简历应聘各种考试,结果只是到了一家二线城市国有银行的一个支行的营业所工作,国有银行一线职工的薪水就不说了,说了全是泪,还异常辛苦。7年过去了,小子凭着执着与坚守,不需要跳槽,竟然被总行挑选到一线城市工作去了,所以不要只看眼前,只看表象,就乱下结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