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臨滄:“綠色+”精準扶貧進行時

與緬甸接壤,邊境線長290.8公里;97.5%的國土面積是山區;森林覆蓋率達64.69%;林業用地面積2260.88萬畝,森林蓄積量1.07億立方米;2017年榮膺“國家森林城市”和“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市”……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稟賦是臨滄最突出的特點和優勢,也是最重要的資源和資本。

為使山區群眾擺脫貧困走上富裕之路,近年來,雲南省臨滄市打響“綠色+”脫貧戰役,將“好生態”與“富百姓”巧妙結合,“量身定製”核桃、澳洲堅果等經濟林,在林下發展茶葉、魔芋、水果、藥材、蔬菜、咖啡等特色林產業,形成了“核桃+”“堅果+”的發展模式。

位於滇緬交界處的鎮康縣田壩村,全村“地無三尺平”。過去很長一段時期,這裡的471戶農戶依靠刀耕火種解決基本吃糧問題,外出靠人背馬馱,住茅草屋,是臨滄市貧困程度較深的一個苗族村落。

如今,田壩村的歷史被改寫。在當地龍頭企業雲澳達公司的示範帶動下,田壩村以入股、打工、自己種植等多種形式,全村堅果種植面積15000多畝,戶均30畝。

227.89萬畝的澳洲堅果種植面積,讓臨滄成為了世界之最。800.39萬畝的核桃種植面積,讓43.5萬戶農戶受益。堅果、核桃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臨滄經濟林木類資源面積居全省第一位。2017年,臨滄市實現林業總產值200.2億元,農民人均林業純收入4524元。

在“綠色+”脫貧攻堅戰中,臨滄因村、因地規劃配置林業生態項目,將新一輪退耕還林、陡坡地生態治理、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設等林業項目,重點向建檔立卡貧困鄉鎮、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傾斜支持,形成了“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生態產業發展格局。

永德縣大雪山鄉螞蟥箐村的澳州堅果種植大戶楊文柱就是“堅果+”的受益者。他享受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種植堅果120多畝,並在堅果地養雞,套種黃姜,去年的總收入超過了60多萬元。

現在,楊文柱一家住進了新房。那是一棟三層小洋房,掩映在綠波盪漾的堅果林中,格外醒目。在臨滄,像王習寧、楊文柱靠發展特色經濟林脫貧致富的農民還有很多,“堅果房”、“核桃車”在當地也越來越普遍。

臨滄市始終堅持走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路子,積極推行“林糧”、“林茶”、“林菜”、“林豆”、“林藥”等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套種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同時探索創新發展機制和利益聯結機制,引導公司、企業、大戶積極參與退耕還林,採取承包經營、合作經營、入股經營、興辦家庭林場等方式,推動林業產業集約高效發展。

通過退耕還林工程的帶動,全市累計建成特色經濟林1320萬畝,發展咖啡、魔芋、龍膽草、茯苓等林下產業基地62.8萬畝,人均經濟林面積達7畝以上。建成退耕還林工程示範基地30餘萬畝,示範村75個,其中人均收入上萬元的退耕還林村達26個。

錢糧補貼、林下收益、流轉收入,退耕還林帶給農民的收益是長期的;公益林補償、勞務所得、國有林管護帶給農民的收益是多重的。“綠色+”精準扶貧的優勢日益凸顯。

2016年以來,臨滄累計投入林業生態扶貧資金7.93億元,惠及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9.5萬戶36.4萬人。同時,林業資源變資本步伐加快,目前全市林權抵押貸款餘額24.14億元,發放林木權抵押貸款8905.2萬元,有效改變林農以往“捧著金碗過著窮日子”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