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乡土游——奇闻异见篇

东北,泛指就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这些年经济转型,辉煌不在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对这片黑土地有说不出的感情,

本人喜欢旅游,十几年来,走了不少地方,今天就说说东北的乡土游,

东北乡土游——奇闻异见篇


其实来东北旅游不一定,去些知名的景点,原因大家都知道,

真正体现东北风情的,是东北农村,纯朴的民风,原始的风光,古老的生活方式

东北乡土游——奇闻异见篇

被一些网上直播害的,以为东北人都是大吃货,和666。其实在东北地区大部分还是很古老的生活方式,寒冬腊月,小火炕一烧,小烧酒一喝,小磕一唠,日子就打发了。

去年,有几位北京的朋友,自驾来我这,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开始没陪他们,他们就自己走了不少东北著名风光,长白山的天池,哈尔滨的松花江,查干湖等地方,回来跟我说,老感觉风光不错,可怎么总有似曾相识的味道。我那时工作基本忙完,大手一挥,哥们带你们去逛逛真正的东北。

到第二天,太阳老高了,还没起来,吃早饭我老舅还给他们倒酒,他们是死活不喝了,早饭后,领他们爬山,刚下完雪,空气特别新鲜,可能他们在北京呆的,人人是大口吸气,都说没呼吸这样舒服过。老家的山不太高,也不算陡,风光不错。打着雪仗,一路闹来 走到半山腰,看见了个小庙,供着两个仙位
东北乡土游——奇闻异见篇

其中一朋友,进去就想拜,叫我一把拉住了,我说,你知道这里供的是什么,就拜,我那朋友讲,他平时买卖,看见庙就磕头,看见神就拜。

我告诉他,在东北这样的小庙,不是轻易拜的,我老家这小庙供的是黄大仙。民间五大仙 狐(狐狸),黄(黄皮子),白(刺猬),柳(长虫),灰(耗子)。

你在这拜了许愿了,愿望实现了,来年要还愿的,要不黄大仙祸害你。这些朋友还挺好奇,老追问我。我说晚上喝酒,我把我大舅叫来,他出马了,给你们讲。

我带他们玩了老家冬天不冻的泉眼,看了松树林子,下午才下山,回到家中,又逛了屯子,做了驴吉普,打了猪食,一直到天黑。

吃晚饭,把我大舅请来,边喝遍聊,黄大仙。我大舅小酒一喝就聊开了,他年轻时候,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家里也穷,快30也没讨个媳妇。一天到晚,老喘。

那年冬天我大舅30岁,临过年突然病情加重,家里人以为都不行了,后事都准备好了,可喇喇巴巴的挺过了年,一打春,家里看还有希望,就请了个大仙给看看,大舅说,大仙一进里屋,他就感觉不迷糊了,脑袋一下子好像开了窍,精神头立马来了。老舅接话说,那时候他请的大仙,大仙到院口,就笑了,说,没事啊了,你家这位。结缘了。就进屋,说大舅一看大仙,蜡黄的脸立刻精神焕发,直接在炕上做起来了。

直接跪在炕上,喊师傅,你咋才来啊,俺等老鼻子长时间了。大仙也立马笑了,说今天就给你开个堂口,

家里就准备东西,帮大舅出马。在东北出马就是,大仙附体,共同修炼。不破天机不害人,生生世世保平安。

大舅出马后,立刻做了几件轰动公社的事,尤其以一件事最为大舅称道,离我老家30多里有个屯子,叫二道梁,那屯子里有人发了癔症,请了好多老仙都没看好,我大舅刚出马,开始人家不信任,没请,最后没人看好,才来请的。

记得当时我大舅一说这事,那才是声情并茂,比那些名演员的表演也差不了多少,剧大舅说,一进那家院子就感觉不对,小风打着旋,透着骨的冷,耳边还有人在笑,还是那种故意压低嗓子的冷笑,进屋一看病人,那病人咳兹咳兹的拿眼珠子瞪他,我大舅讲,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这家撞了黄皮子,破了邪了,马上请老仙上身,跺脚排山请老仙,手捏银针,抓住那病人脖子,看皮下有包动,一针破去,说也怪那病人,立马倒炕上,气也顺了,溜了满炕席哈喇子。我文字功底太差,写不出我大舅说这事的精气神,只记得这故事一说完,我北京那帮朋友一个一个,异常紧张的看着我大舅的表演。终于知道聚精会神这成语说什么了。

我们走的时候,基本后备箱都装满了,北京的朋友偏要留钱,老家人说了,这儿不兴这个,远来是客。东北这旮瘩别的没有,讲的就是吃好喝好。

我北京朋友回来后都说,这趟东北之行,数我领他们去老家最开心,尽兴。

我也告诉他们,东北不全是老铁666,不是剃头纹身装社会人,更多的是淳朴的百姓,古老的风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