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军队的混成军总计有多少兵力?

孙孝南

自侵华战争开始,师团是日本陆军最基本的作战单位,下辖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等,一个齐装满员的甲级师团,总兵力大概在28000人左右。

但在与国军举行大规模的会战时,双方投入的兵力动辄数十万,就不是一、二个甲级师团所能对付了,因此日军也会组建军级战斗单位。

自1937年8月26日,日军组建第1军以来,先后在华组建有10余个军级战斗单位,除了第1军外,还有第2军、第3军、第4军、第5军、第6军、第10军、第11军,第12军、第13军等。

以国内最熟悉的日军第11军为例,此军算得上是日军头等主力,辖第3师团、第6师团和第13师团三个常设精锐师团,总兵力在10万人以上。

在第11军最强盛时,总兵力一度达到了15万人,是侵华日军的一支机动部队,也是一支极难对付的部队。

先期,在武汉、广州沦陷后,第11军总部常驻武汉,伺机东征西讨,屡次与国军作战,不过到了中后期,随着某些精锐部队被陆续调出,只能编制一些独立混成旅团和警备三单位制师团来凑数了。

到了最后,除了3、13等主力师团外,其他部队多为由独立混成旅团升级成的两旅团制师团,战斗力也大不如前了。


综上,日军一个军级战斗单位人数大约在10万人左右,因为至少有3个师团的编制,以每个师团28000人计算,加上军部直属部队,以及数个独立混成旅团,差不多有10万人的编制。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军队往往采用的是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编制;但二战时期的日本却是个例外,采用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这样的编制。

(一)、师团

一般而言,师团已经是日本最高的常用军事单位了。师团又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甲类师团、乙类师团和丙类师团和丁类师团。


1、甲类师团

这是日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二战期间整个日军只有17个甲类师团。

这17个师团的成立时间在1915年之前,说白了也就是老兵 ,装备着日军最为精良的装备。一个甲类师团的人数在2.7万以上。

2、乙类师团

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日军开始大规模的征兵,组建新的师团。这类新组建的师团被称为乙类师团,大约有近百个这样的师团。

乙类师团的装备远不如甲类师团,经过了简单的训练便投入了战争 ,战斗力较甲类师团差远了。

3、丙类师团

在二战后期,日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就连日本本土也受到威胁。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日军再一次大量征兵,组建了200来个新的师团。

丙类师团装备很差,几乎没有经过训练,绝大分驻守在日本本土。

4、丁类师团

日军侵华期间,占领了我国大片领土。为了维持在占领区的统治,日军在国内征调了新兵过来。

丁类师团的战斗力大概介于丙类师团和乙类师团之间。




(二)、混成军

日军的混成军实际不是一个常驻编制,只是一个战时的临时性编制。

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日军师团的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因此在师团之上,日军设立了混成军的编制。

一个混成军下辖数个师团,差距非常大。比如说日军第二军下辖了3个师团 ,总兵力在5到7万之间,最高长官为中将;

而日军中的王牌第11军下辖7个师团,总兵力达到了10多万人,最高长官为大将。


小镇月明

师团是日本陆军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最高固定编制。日军的师团是战术单位,为了战役的实现,日军在师团上面组建了军。日军的军相当于中国的集团军,但编制不固定,是临时编组而成,编制规模以作战任务而定。通常下辖若干个师团、独立混成旅团以及直属部队,人数几万人和十几万人不等。日本军的司令官通常由陆军中将担任,其下设置参谋长和参谋副长,参谋长为陆军少将,参谋副长为陆军少将或大佐。

日军军的番号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按顺序编排,如第一军;一类以驻防、作战地域命名,如关东军;第三类是以兵种命名,如机甲军。

在中国战场的日军第11军,最多时下辖9个师团、4个混成旅团,以及直属山炮联队、野战炮联队、工兵联队等联队,总兵力高达20多万人,一个军的实力都快赶上一个方面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