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在線學習,為何偏偏總是你的學習效果不理想?

在政策經濟環境利好、技術更新迭代、教育需求上升的帶動下,在線教育成為“互聯網+教育”的重要一環,並進入高速演變期。在國內,如今大多數在線教育平臺,僅僅只是停留在把線下課堂平移到了線上,解決了老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的連接問題,卻完全忽略了學生學習風格、學習偏好、學習動機等個性化特徵,沒有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其效果可想而知。在北大青鳥,為了更好的瞭解學員在在線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習效率,北大青鳥啟動了自適應平臺實驗班計劃,以期通過深入研究與實踐自適應學習平臺,能夠根據學習者的交互及其表現水平,進行學前行為設計,調整教學方法,並最終達到學習效果最大化。

都是在線學習,為何偏偏總是你的學習效果不理想?

當前在線教育以視頻、文檔為主的學習模式中,學生的學習完全自主,沒有任何依靠,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會有不少人未能堅持下來,這就讓沒有老師,完全自學是在線學習的特點,同時也成為了自身的缺點。北大青鳥通過自適應平臺實驗班的實施情況得出兩個原因,一是學生學習完全靠自己,處於一種盲學狀態,沒有任何計劃,很容易學著學著就沒了目標,導致半途而廢;另一個問題是,在學習時,沒人提醒學生注意力在哪、哪些需要重點學習,學生反覆看視頻感覺明白了,可一旦到做作業、實戰項目時,依然一籌莫展。如何解決學生在線學習時出現的問題,北大青鳥藉助心理學定位速效法、任務驅動法給出了堪稱完美的解決方案。

都是在線學習,為何偏偏總是你的學習效果不理想?

以北大青鳥自適應平臺實驗班的例子來講,學生很難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這就需要平臺結合學員的學習進度、技能掌握情況,給學員量身打造一個合理的學習規劃,這是一個長期適合整個產品學習的規劃。有了明確的長期規劃,還需有一個可實施的短期計劃,按週期制定,時間不超過一週,也可按學習內容來定,以一兩個課件為一個小計劃,時間不超過三天,利用時間給學生心理上製造緊迫感,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意願會比較強,學生逐個完成小計劃,會有一種價值體現感,有一種目標完成的滿足感,會讓學生有進入下一個計劃的期待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持興奮感,並且做到心中有數,將很大程度上減少因盲目學習而堅持不下去的情況。

不僅如此,學生在學習時,如果沒有目標,只是看視頻,周圍有任何的嘈雜聲,均會引起學生注意,注意力轉移,視頻中講的內容淡忘,事後自然是一頭霧水,可能還會責怪老師講的不好,內容太難。在線學習平臺中,要想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件內容上,就需要讓學生在學習課件之前明確自己要完成什麼樣的任務,當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時,因為需要從中找到問題的答案,注意力就會相對集中。北大青鳥在實驗班學員學習一週後,把學員看完視頻後才需要下載作業的環節提到了看視頻之前,要求學員在看課之前必須下載作業,必須看作業需求,否則不能看課。改變學員的學習行為之後,北大青鳥發現學員學習視頻的效率明顯提高,成績也逐漸提高。

都是在線學習,為何偏偏總是你的學習效果不理想?

上圖是實驗班學員看視頻的時間,Y 軸表示看課的時間(小時),X 軸表示學員學習兩個視頻的折線。實線折線表示學員學習 HTML 的第一個課件“走進 HTML”視頻時間,點線折線表示學員學習JavaScript 的“循環”視頻時間。這兩個視頻的時間都是 90 分鐘,都是同一個老師講解的,不需說大家都知道“循環”的難度要難於“走進 HTML”。但為什麼“循環”的時間比“走進HTML”時間短呢,原因就在於學員是先看作業需求還是先看視頻?一個小小的調整,可以看到雖然學員的學習難度增大了,但在看同樣時間的視頻內,效率卻明顯提高。這也就是為什麼你總是學下效果不理想,其他人卻突飛猛進的根本所在。

都是在線學習,為何偏偏總是你的學習效果不理想?

在線學習的出現,實現了古人對於教育的理想模式,滿足了現代人學習的需求,但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從中有所收穫,仍需要教育者們努力去探索。迴歸教育本身,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教育的互動性和“教”與“學”的本質是不會變的,而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北大青鳥也將在教人、育人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打造更優質的內容和更有效的教學服務,創造一個精品的學習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