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過大年——如何吃肉才健康?

健康过大年——如何吃肉才健康?

健康過大年——如何吃肉才健康?

健康过大年——如何吃肉才健康?

又是一年“節”來到,大家都在喜氣洋溢的年味中備足年貨,備足各種美味佳餚,爭搶年年有餘的好兆頭,但是提到“肉”,很多人都望“肉”卻步,望“肉”興嘆!怕血脂高啊,怕血壓高啊,怕尿酸高啊,怕肥胖症啊,怕關節炎復發啊……各種擔心和顧慮充斥腦海,把肉類等同於不健康飲食,於是乎對肉類敬而遠之,只得發出每逢佳節倍思“肉”的感嘆!問問風溼來闢謠,伴您健康過大年,為您解讀如何吃肉才健康?

肉類

肉類好處多,人體不可少

健康过大年——如何吃肉才健康?

《黃帝內經·素問》中說:“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中醫認為五畜補益五臟精氣,五畜指動物性食物,包括畜禽類、水產類、蛋類、乳類等,營養價值高,是人類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重要來源之一。其中畜禽類即肉類食物的氨基酸構成與人體需要較為接近,有利於彌補植物性食物中賴氨酸不足的缺陷,也是鐵、鋅、錳等微量元素的良好來源,早在內經時代就強調了肉類是生命機體營養的來源,有益於人體的補養。

肉類

各種肉不同,各有各的好

健康过大年——如何吃肉才健康?

每一種食材都有各自的特點,肉類也如此,《靈樞·五味》說:“牛甘、犬酸、豬鹹、羊苦、雞辛”,古人已認識到了各種肉類的性味。現代人一般將肉類分為紅肉和白肉,常見的紅肉有豬肉、牛肉、羊肉等,白肉有雞肉、鴨肉、魚肉等。各種肉類營養價值有所差異,適合不同人群選擇。

豬肉,性平味甘鹹,有滋陰潤燥,益氣養血的功效;牛肉性溫味甘,有補益氣血,益脾腎,強筋壯骨的作用;羊肉性溫味甘,有溫陽散寒,補益氣血,補腎益精的功效。雞肉性微溫味甘,有補虛溫中止血的功效;鴨肉性涼味甘,有滋陰養血,除骨蒸,利水腫的功效,民間稱其是肺結核病人的“聖藥”;魚肉性平味甘,有滋補脾胃,利水消腫,安胎下乳,定喘止咳的作用。

肉類

因人因病異,度要把握牢

健康过大年——如何吃肉才健康?

根據中醫的三因制宜原則,我們在肉類的食用上也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病種、不同的體質、不同的季節和地域合理選擇,同時牢牢把握適度適量,飲食有節,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它的補益作用,避免過猶不及所致的傷害。《中國人膳食指南(2016)》指出日常膳食應食物多樣以穀物為主,,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故吃肉要控制每日攝入總量。因肉類的脂肪含量普遍偏高,有些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過多會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的人不宜多吃,溼熱內盛、痰溼內蘊的人不宜食用。羊肉溫補力強,凡有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嗽、吐黃痰等上火症狀的人不宜食用,風溼病、高血壓病、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各種皮膚病、出血類疾病者不宜食用,流行性傳染病、外感病、素體有熱者慎用,孕婦吃羊肉易滋生內熱導致胎動不安。雞肉屬於發物,尤其是公雞,凡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溼偏重的人,或患有肥胖症、熱毒疔瘡癤腫、大便秘結的人及高血壓病、血脂高、膽囊炎、膽石症的人都應禁食雞肉,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忌飲雞湯。因各種肉類均有較高的嘌呤含量,肉湯更甚,故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應慎用,忌飲肉湯。

肉類

搭配均衡吃,烹調要科學

健康过大年——如何吃肉才健康?

中醫治病講究君臣佐使配伍,膳食也如此,將肉類和其他食材合理搭配,不僅更加美味,還使營養異於吸收,同時可減少油脂的攝入。將肉類搭配蔬菜食用更健康,較為經典的搭配有羊肉配白蘿蔔,牛肉配胡蘿蔔或番茄,豬肉配白菜,雞肉配蘑菇,魚肉配豆腐等。如何科學烹飪?專家指出做到“三多三少”,即指多清炒、多清燉、多清煮,“三少”指少煎炸、少醃製、少燻烤。由於在熏製和醃製過程中,易遭受多環芳羥類和甲醛、亞硝胺等多種有害物質的汙染,因此食用時應當慎重,儘量少吃。

參考文獻:

1.張巖,張焱.論《黃帝內經》中“五畜為益”的食養原則[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14,20(8):1029-1030.

2.楊力.吃肉你可別糊塗[J].中醫健康養生,2016,1/2月刊:49-50.

收穫更多養生知識

請長按後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