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导读:5月18日,百度公司突然宣布陆奇将在7月不再担任总裁和COO职务,这一重磅消息刺激下,百度当天股价重挫,截止当天收盘跌幅高达9.54%,相比上一个交易日,市值缩水近百亿美元,可以看出,华尔街对百度未来缺乏信心,接下来,百度需要在资本市场重新树立信心。
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陆奇,这个被视为在科技界最吃香的华人之一,先后担任雅虎执行副总裁、微软执行副总裁,是大陆华人在美国科技巨头中任职最高的人。从微软离职后,加盟百度任总裁兼COO职位,成为二号人物,李彦宏对陆奇寄予厚望,希望在他的到来,改变百度在国内互联网的地位。
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陆奇为何要离开:网上猜想一大堆,但是无外乎根本利益被触动了。

1.陆奇来是干嘛的,挣钱?挣名声?都有可能,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更应该是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取最高声誉。虽然对于金钱没有人会满足。

2.除了为名为利,还有什么?公司内部不和谐?也是可能因素,公司氛围不好,内斗严重,待不下去。

3.和老板在价值观上有冲突,也是离职的一大因素,奋斗的方向不同,再努力也得不到老板的认可。

4.公司没有能吸引陆奇的地方吗?一定是有的,没有当初他就不会来。

5.公司留人机制没做好,这是极大的因素,陆奇是人才,可为我所用,但是留不住,白搭。

6.因为个人和家庭原因?不排除,但是无论怎么说,还是留人机制不完善。

............

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方法当然是有的,而且现在人才流动率越来越高,相信你的企业或多或少也会有这方面的顾虑,认真读接下来的内容。

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合伙人激励法——适合核心人才

想让员工敬业?先学会使巧劲。即用明天的钱来做今天的事,把职业经理人变成事业经理人。

在不增加当期成本的前提下打“时间差”,让经理人把目光放长远。让他们知道多少年之后自己能得到一个更大的回报,把只顾眼前利益转化为追求远期利益。能让人才转变思维,死心塌地跟随企业一起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利益的趋同。

而能实现企业和员工利益趋同的模式就是——合伙人模式。

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合伙人,是一种让员工既出钱更要出力,却不改变公司股权结构,一起经营公司,分享公司利润成果的模式。

在某种程度来说,李氏合伙人是以协议作为约束的对赌模式,虽然员工不持有实股权,但是却拥有分红权,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员工的斗志,让其以老板的角度去思考,去经营企业。

员工出钱了,才会把心投进去,出力了才会创造企业想要的结果。

即当一个职业经理人拥有了公司期权,或者是分红权的时候,就变成了不同层次的事业经理人。因为他们会分享企业的成功,而且只有企业成功了,他们的股权、期权、分红权才会带来效益。

企业越成功,事业经理人的回报也越大,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为了自己的利益,事业经理人一定会努力工作。

否则,不管你付多高的薪水都很难留住杰出的员工,总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码来挖人,所以必须给经理人戴上“金手铐”。当然不是强制他们戴,而是他们自觉自愿地戴,争先恐后地戴。让员工看到希望,不是给他画大饼。老板不要只加工作,不提工资;只提要求,不提激励。我们不怕员工收入不断增加,怕的是员工的价值没有得到提高。
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只要搭建好薪酬绩效,企业的经营结果可以和员工收益捆绑在一起,才能为员工加薪但不加成本,实现共赢的结果!

做好机制,员工拿得越多,企业赚得越多!老板之所以是老板,是因为格局更大,看得更远,相信做过企业的都深有体会!咱们不羡慕其他企业做得怎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你可能会说,核心人才我留住了,但是普通员工积极性上不来,每天磨洋工,熬时间,就是没效率,我又当如何?该当如此↓

首先分析:员工的动力是怎样衰退的:

1、觉得对公司了解了,公司就这样,没什么能改变的;2、受周围同事影响,大家都不努力,我为什么要努力;3、缺乏目标感、危机感、归属感、成就感;4、公司的政策调整了,不如以前好,觉得工作没有意思;5、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多了犯错误几率会高很多;6、对公司从失望到绝望,老板总是在画饼。一位老板对员工说:“我如道你的工资低,公司现在需要更多资金来发展,给你加工资还不限实,我们一起命斗,未来我们什么都会有的。“员工回答说:“如果现在不来点儿现实的,那你要实现公司未来发展也是不现实的。“

启示:有时问题不全在员工,老板的思维、格局,企业的机制也是一大因素。

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不要抱怨员工不行动,要检讨何如给员工加动力!

员工行动力=利益驱动力 :

1、如果薪酬不变动,员工怎么会行动;2、员工的行动力、创造力与薪酬波动幅度成正比;3、利益在哪里、员工的焦点就在哪里;4、员工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常常是因为看不到价值与利益。

员工的动力来自哪里:

1、来自员工自身的需求;2、来自自己的梦想和目标;3、来自良好的晋升发展的空间;4、来自企业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小结:员工缺失目标、没有职业规划,就会失去工作动力。但是,企业的机制为懒人提供了助养机会,如实行包薪制、计时制、定薪制等模式,员工薪酬缺乏弹性,浮动小激励少,做多做少、做好做坏都一样,员工不懒才怪。

所以,想要员工“白+黑”的主动找活干,企业需要在薪酬激励机制上找到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激励性薪酬模式

虽然高额工资和多种福利项目能够吸引员工,但这些常常被员工视为应得的待遇,难以起到激励作用。真正能调动员工工作热情的,是激励性因素。一个组织中员工的工作热情不高、员工比较懒散,想加大激励力度,可以采用高弹性的薪酬模式,即加大浮动工资/奖金/佣金的构成比例,缩小刚性成分。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将薪酬和绩效全面融合在一起

将员工要的薪酬和老板要的绩效融合成一个系统,找到一个平衡点作为共同利益的支点。如果将薪酬系统、绩效体系分开设置,必然造成两者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重点推荐中小微企业学习这个KSF薪酬全绩效模型:

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对于目前很多企业成本高、利润低的现状,KSF薪酬全绩效模式能高度关注到老板与员工的利益平衡,打破传统薪酬的刚性痼疾,构建激励性、增长性、全融合的薪酬绩效模式。

案例模板:

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销售经理案例

KSF设计方向:

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设计方向:

1、大弹性、宽幅:

定量薪酬讲求的是稳定,变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励。变量越大,弹性就越大,激励性就越强。因此,KSF要求从原来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于50%的部分用于宽带激励设计,通常比例锁定在60-80%。

2、高绩效高薪酬:

员工创造的越多,获得的回报就应该越高。多劳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场规则。企业不要担心员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于一手提高员工的收入,另一手促进员工创造高价值、高绩效。相比而言,员工收入高稳定性就强、对公司的认同度与归属感也会得到改善。

3、利益趋同:

在传统模式之下,员工与老板的利益通常是矛盾的。员工工资属于管理成本,工资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会上升,而企业利润就会下降,因此,老板内心不太愿意增加员工工资。而KSF认为员工工资应该属于资本,员工是来创造价值的,根据自己的贡献获得相应的收益。

所以,KSF模式的追求结果是:员工收入越高,企业赚的就应该越多。只有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实现趋同,思维才能统一,目标才能真正一致。

4、激励短期化:

激励设计有两种倾向,一是短期化,即月度;二是长期化,即三年以上。不过,任何激励设计都不能忽视短期化的趋势。没有努力的现在,何谈美好的未来。所以,KSF倡导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励,再扩展到年度及长期。

5、管理者转变为经营者:

管理者做事,经营者做价值和结果。管理者管人,经营者要经营人。管理者为老板打工,经营者必须为自己干、团队一起干。管理者只关注自己的收入,经营者必须创造价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点是先得到,经营者的起点是先付出。KSF认为,管理者关心自己的收入却在为别人干,经营者关心绩效和结果但为自己干,企业应该让更多的管理者转变成为经营者,贡献更高的价值就能获得更多的分享。
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总结:老板请给努力干的理由:

1、员工为什么要努力干?努力干能得到什么好处?2、员工凭什么要努力干?又不自己的事业;3、努力干与个人长短期利益有什么关系?让每个人都清楚努力干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百度三问:陆奇为何要离开?百度给了陆奇什么?你能留住陆奇吗?

对于以上,您有什么想法,欢迎私信分享,乐于共同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