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產權房最新政策解讀:買小產權房這樣最合法 ? 已買了的咋辦?

小產權房最新政策解讀:買小產權房這樣最合法 ? 已買了的咋辦?

買房子是很多人會投資或自主的行為,手裡有了一套房子後也能夠讓很多人安心。

房子的類型有很多種,其中小產權房就是有一定法律風險的房子,人們擔心它的合法性。那麼,購買小產權房是否合法?

小產權房的購買者有產權證,但是卻沒有房產證,這個所謂的一紙產權證也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

所謂的小產權房,有時也叫“鄉產權房”,指的是一些村集體組織或者開發商建築在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或是由農民自行組織建造的,並由鄉鎮政府而不是國家頒發產權證的房產。購買這些房子的人大多數是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第三人。

正規合法的房屋必須是5證齊全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缺一不可,而小產權項目有的連1個證都沒有,更不用說房產證了。

那麼,小產權房究竟能不能買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而農村宅基地屬集體所有,村民對宅基地也只有享有使用權,農民將房屋賣給城市居民的買賣行為不能受到的法律認可與保護,也就不能辦理土地使用證、房產證、契稅證等合法手續。

既然不能辦這些手續,產權不完整,就可能會引發後續的一系列糾紛和問題,比如無法辦理繼承、無法對抗國家的徵地和拆遷、無法辦理抵押等。

小產權房最新政策解讀:買小產權房這樣最合法 ? 已買了的咋辦?

當然,這並不是說小產權房就不能轉讓,而是說其轉讓或銷售的對象是有限制的。這些房屋可以在集體成員內部轉讓和置換,這是法律允許的。但這種情況並不是本文要討論的,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情況下的房屋,也不能叫小產權房。

小產權房有兩種性質,一種是在集體建設用地上建成的,即“宅基地”上所建成的房子,這種房子只屬於農村的集體所有者,外村村民是不可以購買的。而另外一種小產權房則是在集體企業用地。或是佔用耕地違法建設的房子。小產權房不可向非集體成員的第三人轉讓或出售,只能夠在集體成員的內部轉讓、置換。

小產權房最新政策解讀:買小產權房這樣最合法 ? 已買了的咋辦?

國土資源部等多個部門聯合下發《關於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小產權房不予登記併發放產權證。因此買賣小產權房的合同是無效合同,不受國家法律保護。不論是自己寫協議也好,還是進行公證,均不能改變小產權房的性質,也不能把無效的合同變成有效。

無效合同的後果是,合同從最一開始就沒有效力,合同各方要恢復到合同沒有簽訂之前的狀態。如發生經濟損失,對導致合同無效的過錯方,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故建議您慎重考慮相應的法律風險。

小產權房最新政策2018

《關於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若干意見》日前已發佈,其中明確了相關工作的重大政策問題。前不久,國土資源部召開通氣會表示,將力爭在明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國農村集體土地的確權登記發證工作,並明確制定出小產權房最新政策,小產權房不得登記發證。目前,農村集體土地的確權登記已完成70%-80%。

根據小產權房最新政策,小產權房不得發證

《意見》提出,要嚴格規範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行為,嚴禁搞虛假土地登記,嚴禁對違法用地未經依法處理就登記發證。

《意見》明確規定,“對於借戶籍制度改革或者擅自通過‘村改居’等方式非經法定徵收程序將農民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非法出讓或出租集體土地用於非農業建設、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等違法用地,不得登記發證。對於不依法依規進行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或登記簿規範造成嚴重後果的,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意見》規定,對於“撤村建居”後,未徵收的原集體土地,只調查統計,不登記發證。調查統計時在新建單位名稱後載明原農民集體名稱,以給國家下一步出臺相關法律政策後妥善處理該問題提供依據。

《意見》明確規定,“對於借戶籍制度改革或者擅自通過‘村改居’等方式非經法定徵收程序將農民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非法出讓或出租集體土地用於非農業建設、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等違法用地,不得登記發證。對於不依法依規進行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或登記簿規範造成嚴重後果的,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小產權房最新政策解讀:買小產權房這樣最合法 ? 已買了的咋辦?

小產權房可以買賣嗎

1.小產權房沒有房產證,流通受到限制。小產權房建設在集體土地上,不可對外銷售,沒有法律上的保障,拿不到產權證,對外的流通有所限制。

2.小產權房拆遷後補償困難。小產權房多是違章建築,因此很有可能被拆除,一般是不會得到國家給予的拆遷安置補償。

3.小產權房質量沒有辦法保證,通常房屋的質量監管是不到位的,存在偷工減料現象,因為也有安全上的隱患。

4.小產權房常是位於偏遠地區,交通不便、配套不完善、物業管理滯後,有的甚至沒有物業。

5.小產權房在繼承、遺贈方面常會有糾紛出現。

若是小產權房進行買賣行為雙方均簽訂了買賣合同,那麼此合同也屬有效。

小產權房買賣合同也屬房屋買賣合同,有債權關係。只是因為證件的不齊,無法發生物權變動的過戶登記手續。

購買小產權房需要注意的問題:

1、注意合同的簽訂

由於小產權房不能辦理房產證書,因此需要通過合同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小產權範房屋的買賣合同是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工具,如果房屋出現問題和爭議時,正確的處理方法便是按照合同約定解決,

因此合同的簽訂一定要規範。

2、注意資金的安全

購房款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交易時儘量不要使用現金,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留下憑證比較好。

購房者在選購房產時,為了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儘量選擇具有國家認可合法產權的房屋。購買小產權房存在比較大的風險,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居住安全和品質都無法得到保障,可能會產生很多麻煩和糾紛,因此不建議購買。但是如果一定要購買的情況下,則應該儘量做好各種準備,注意相關問題,努力保障自身權益不受侵犯。

小產權房最新政策解讀:買小產權房這樣最合法 ? 已買了的咋辦?

購買了小產權房怎麼辦?

如果已經購買了小產權房,因國家不會發放產權證,這將導致以後對購房者一系列不利的後果。應該如何最大程度來維護小產權房購買者的合法權益呢?根據不同的情況,購房者可以採用的措施如下:

1、如果已簽了合同但尚未取得產權證明,並且該房屋系在集體土地上建設,且購房者非當地居民,鑑於可能的政策風險和法律風險,可以請求解除合同並退回已支付的購房款,這是最直接的方法。

2、如果購買了當地居民的農民房或從他人手上購買了有產權證明的“紅證房”,房款已經支付且已經入住,但無法辦理過戶的,則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3、如果已經購買了集體土地上建造的房屋並取得了當地鄉政府頒發的產權證明或土地使用證明的,可以自己居住或者出租,或者出售給有當地戶口的居民。

4、如果是在建的集體建設用地上的商品住宅項目,在委託專業機構評估市場風險和法律風險之後,則應當按照現有的土地管理規範,完成土地徵用手續,並按照商品住房項目的規定手續報批,採取可能的補救措施。

小產權房最新政策解讀:買小產權房這樣最合法 ? 已買了的咋辦?

總結:

以上便是關於小產權房能買嗎? 購買合法嗎?以及購買了小產權房該怎麼辦等問題的相關分析。通過上文的閱讀,我們應該知道,小產權房有法律風險和政策風險,一般情況下也是不合法的。因而,廣大購房者在購買之前應該考慮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