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劝降史可法,他只说11个字便慷慨就义,乾隆感叹:乃大明英雄

提起抗清名将史可法,大家都耳熟能详,无一不被他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操所感动。

史可法时任武英殿大学士和兵部尚书,早年间镇压过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当清军入关后,满汉民族矛盾激化,他便参加了朱由崧的南明政权。

清军劝降史可法,他只说11个字便慷慨就义,乾隆感叹:乃大明英雄

他因受到南明政权马士英等人的排挤,而在扬州督师。他积极主张抗清,以恢复北京城为宗旨,被当时的百姓比作南宋的李纲。

清廷对他特别重视,特别是摄政王多尔衮多次派人送书信到扬州城,进行各种劝降活动,甚至以高官厚禄诱降,他都不为所动。

清军劝降史可法,他只说11个字便慷慨就义,乾隆感叹:乃大明英雄

为了抗清,他重兵防守江北四镇,为了节省军费开支,他夏天不用扇子,冬天不穿毛裘,伙食方面也不开小灶,与军中将士同甘共苦,深得部将的爱戴。

扬州城被围的时候,清军统帅多铎派人写了五次劝降书信,史可法看都不看全部付之一炬。在史可法的率领下,明军士气大振,清军在扬州城外的尸体堆积如山。

但是清军的援兵却越来越多,扬州城已被围多日,几乎成了死城。史可法准备突击东门,去搬救兵,不幸被清军所俘虏。

清军劝降史可法,他只说11个字便慷慨就义,乾隆感叹:乃大明英雄

清军把他押往城楼见多铎,多铎说:“先生若为我收拾江南,一定不惜封你高官!”没想到史可法断然拒绝,愤然说道:“头可断,身不可屈,城灭我亡!”

多铎又劝:“先生可知洪承畴乎?降则大富大贵!”史可法轻蔑地说:“休提此人,他不配与我相提并论,岂能效仿他的无耻所为,我的决心已定,休再劝我,唯有一死而已!”

史可法被关押了三天,来做说客的是来了一批又一批,终无所获,无奈之下清军只能残忍杀害了史可法。

清军劝降史可法,他只说11个字便慷慨就义,乾隆感叹:乃大明英雄

当时天气太热,清军破城后又屠城几十万人,家里人来收敛尸体时,已经无法辨认史可法的遗体,只能将他之前的襟袍埋葬在扬州的梅花岭上。

史可法死后,许多抗清的队伍都打着史可法的名号继续抗清,甚至有人传言史公没死,因为有人曾在闽粤一带看到过他。

这梅花岭上的衣冠冢,更是后世人们吊唁他的唯一场所。乾隆时代的诗人蒋士铨曾写诗这样评价他:“碧血自封心更赤,梅花人拜土俱香。”蒋士铨写这句诗后,差点丢了官。

蒋士铨这句诗也让乾隆皇帝回忆起当年的战火硝烟,更对当年那位英勇不屈的史可法心生无尽崇敬之情。

清军劝降史可法,他只说11个字便慷慨就义,乾隆感叹:乃大明英雄

乾隆感慨道:“史公乃大明真正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