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玉满堂》中最后比赛的第二道菜真的是大象的鼻子吗?

凶猛拽根宝

到底大象的鼻子能不能吃?

其实我不单是看完徐克电影《满汉全席》(大陆翻译作《金玉满堂》)后,才开始想这个问题的,小时候我曾在一些清朝的传奇八卦里, 说到满汉全席的上面真用过很多稀有的食材,包括我们所听说过的熊掌、豹胎、象鼻等等,当时就觉得匪夷所思,另外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其实是在一种神秘主义的幻觉里面。就说食材这一块活吃猴脑等形式,说得活灵活现的,但事实上,跟我相关职位的人,并没有哪一个如此残忍的吃猴脑,倒是有一位年长的江湖大佬告诉我他吃过,不过就是用天麻一起炖熟的,滋味和猪脑相当,没啥值得留恋、夸耀的。

说回象鼻,我相信象鼻是可以吃的,而且电影里的象鼻也是真正的大象鼻子。这是因为曾听父亲说过旧时就曾吃过象鼻的事。先说明一点,倒不是说吃象鼻有多高贵,事实上,人类向大自然索取食物时,娱乐审美都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不浪费任何蛋白质。


大象早就成为东南亚一带驯化的家畜,大象死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当然有很好的回答。秉着“不浪费任何蛋白质”,我父亲80年代末还在跑贸易的时候,就在西双版纳附近运送物质,当地就有人用大象的剩余物质做成的各种食物。据他说,晒干了的大象鼻用油炸稣,但味道却并不好吃。我只吃了一点他带回来的被炸成酥皮的大象皮,那味道一样是乏善可陈。

当然,吃野生动物是不道德的。但在80年代初,在山区确实有兴起过一阵子。

我的记忆中,当时市场上摆满了各种动物。人们对这些野味的摄取很多都是基于对蛋白质的渴求,这和电影里面,满汉全席的传人用各种精细的食材,来烹饪两条象鼻子是截然不同的。电影里面反派人物,说他的象鼻比象拔蚌还要鲜嫩的时候,我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作为一个象拔蚌爱好者,一听到这么说,我自然也就对这象鼻子向往起来。

但话说回来,“爱吃”虽是本命,我还是会告诉自己,无论以后有没有机会都别去吃象鼻子,因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向文明的方向发展。我们曾经有过一些夸张的饮食传统,确实存在过历史记忆的一部分,比如说最近在网上流行的一部由日本人80年代拍的《中国之食文化》。在这部被号称日本版的《舌尖上的中国》里,国营餐厅的大厨就很认真地在摄像机镜头下表演了一次“炖熊掌”,那用的是一只黑熊的熊掌。

我觉得这类饮食只属于编成影视文明,是在我们懂得审美之后,更应该懂得的克制自己贪婪欲望的美食。所以,对大象鼻子的味道究竟如何,我宁肯把它当做一个子虚乌有的话题来对待。

(图片来源网络及相关视频截图)


饭醉分子闫涛

可以确定的说古人是吃过象鼻的,放在现在的话你吃很多野生动物都是犯法的,也是不道德的。兔兔这么可爱,为什么要吃兔兔?象象不可爱吗?



这个是有记载的,唐代的刘恂撰写的地理杂技《岭表录异》记述了岭南道物产、民情,其中就记载到一段:

广之属郡潮、循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争食其鼻,云肥脆,尤堪作炙。

“争食其鼻,云肥脆,尤堪作炙”。烤着吃,而且味道是“云肥脆”,大家都争抢着吃。

这是在唐代的时候民众就吃过这个象鼻,满汉全席起始于清代,大家都知道这些是极致奢华的,有熊掌,象鼻我认为也应该是有的,但是也只有贵族才能享受得起的。


也有人猜测这个象拔是象拔蚌。象拔蚌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20世纪90年代才在我国东南沿海开始有养殖,清代怎么可能吃得到这个东西。

讲道理这些清朝的铺张浪费玩得起这些东西。


见渊娱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厨师。

这样来说就有些权威性了吧,哈哈。

象鼻子肉质粗糙,但是味道鲜美,在我国云南地区一些野味餐厅会烹饪这种食材,不过也都是国外进口的冷冻产品,早就已经失去了本身所具有的营养、味道。

据传说,餐馆里的象肉都是病死的大象,可谁又知道呢?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啊。

大象辣么温顺,吃它的肉下的去嘴吗???

如果说食材里看着象大象鼻子的,也就只有象拔蚌了。请看图。

这东西长的模样,象大象鼻子,也象男人的某个器官,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也能变长。

所以题主问的《金玉满堂》里的那道菜,应该是象拔蚌。


恩式韵脚诗

电影里当然是假的啦,大象是保护动物嘛。

但是真的是可以做菜哦,但是首先要经过高温蒸制,使其软化,然后在经过熏烤,使其肉纤维蓬化,这样才可以成为真正可以做菜的原料.当然,外皮是不能食用的.象鼻做菜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朝玄奘西游时,就记载了天竺人崇拜大象,然而当所供奉的大象死后,能分食者是非常光荣的,其中,据传"尤以象鼻为馐".现在,很多饭店也有偷偷摸摸做象鼻的,云南地区比较多.象鼻肉质较粗,但是味道鲜美,咀嚼时需慢慢品位,据说象鼻肉还具有强肾的功效,是否真是如此,就不得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