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一个特别真实的场景)

饭局(一个特别真实的场景)

石家庄市,中等城市。小城人热情,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招呼一聚。因为城不大,从东到西,或自南到北,开车、坐车或骑车,如果路况正常,都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所以总会一呼百应。

时间通常都在晚上,周末最多。不到6点钟,主事人就到了饭店,饭店都不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鱼烧得好,就是鸡啊鸭啊是一绝,朋友聚会,用不着讲究排场,关键是吃得舒服。不谈实惠不实惠,小饭店菜不比大饭店差。

朋友一落座,就拿着手机拨打一通,重复着同一句话:“怎么还没到啊,就等你一个人了…”对方就会说:“到了,到了,已经到饭店门口了“,或者是“5分钟到…”,终有姗姗来迟者,明明在家闲的难受,却故意来迟,美其名曰,刚散会。

石家庄,英雄的城市。自古土地贫瘠,地碱水咸,人实心甜,虽不是酒乡胜似酒乡,人既善饮也豪爽。通常一个酒桌上,起码是先带一箱白酒来。大家先是一起先喝三杯,自由活动,开始打圈,然后再每人“加深”(感情)两杯。虽然大家都豪饮,但小城人喝酒非常文明,一般在两圈后,大家就随意了,不再强求每人喝多少。这时候,酒量大的人就开始发挥了,提杯单打,不服再喝。如遇到老乡战友同学等,便是“我俩干一下”,老朋友的,新朋友的,一推一杯,几个回合下来,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喝了不喝了,留点,留点……敬酒的便说,不行,你这是养金鱼呢?于是,找个话题互怼开始,酒又是海喝了一通。

几番下来,一箱白酒就见底了,便喊饭店老板,再拿两瓶酒来,众人就开玩笑:“不拿了,不拿了,拿来也喝不了。”大家互相看看都面红耳赤,便说:“能喝也不拿了,那就搬箱啤酒来冲冲吧。”老板便搬来一箱啤酒,全部打开,一人发一瓶,接下来,便是一场啤酒战,如此 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于是,“张处”与“李局”之间就开始交换手机号,“王局”“周总”相约下次聚会的时间,场面异常热烈,你兄我弟相见恨晚,握住的手紧紧不放,拥抱起来如胶似漆……这时,就有人说:“今天已经尽兴,下次再聚吧。”下次再聚往往只是一说,你可千万不要当真。这时主人把握住此机会,当机立断宣布:“散场!”

于是,大家起身穿衣、 拎包、拿手机……,出得门外,又是一番握手、拥抱,十八里相送,难舍难分。一群摇摇晃晃的身影在灯火阑珊里渐行渐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