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過55塊的上海,還是550塊的勞力士

手錶:原身其實是懷錶,後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某些士兵為了方便看時間把表固定在了手上,手抬起來就可以看到時間。而瑞士的一個鐘錶匠從這些士兵的做法中得到啟發,他把表的體積改得更小,並修改其結構使得可以裝上皮帶綁在手上,手錶由此誕生。而瑞士這群鐘錶匠也是不負眾望,無需多久就再一次展現他們的天賦,各式各樣名垂世界的手錶開始誕生,瑞士的勞力士,從那時候站到了現在。

你買過55塊的上海,還是550塊的勞力士

懷錶原來一直是達官貴人富貴子弟的標配,到了民國才慢慢流入民間,而到了50-70年代,手錶突然一下子征服了老百姓,成為了那個年代的四大件之一。原來,在五十年代建國之初,周總理提出了填補空白工業計劃,於是五十年代在天津華威鍾廠二樓,由當時四位有名的師傅通過借鑑瑞士製“Sindacal"15鑽三針手錶而製成了中國第一隻手錶-五星牌手錶。由此便填補了我國製表輕工業的空白,即使是借鑑了瑞士表的機芯結構和錶殼結構,但也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耐心。之後,國家斥資從瑞士購買了十萬套製表設備,分發給了各個地區。

天津,產出了海鷗機芯。海鷗機芯以仿ETA機芯起步,在ETA不在供應斯沃斯意外的廠商機芯的時候,很多奢侈品牌子開始在16年,從海鷗買機芯。包括阿瑪尼,古馳,LV還有香奈兒。

上海,解放前原來有個鐘錶代理商,解放後被扶持成了上海製表廠,捕獲了不知多少人心的上海7750就是其巔峰傑作。在當時,上海7750 還是中國航空指定用表,日差可以控制到每天6秒左右, 十分接近國際日誤差標準。

你買過55塊的上海,還是550塊的勞力士

廣州,當年斥資購買了十萬套製表設備,其中天津上海分別佔了五萬,剩下五萬套全都分配給了廣州。現在,你看看廣州的腕錶事業,發展的簡直規模宏大,臺灣上海幾個地方的產量加起來還沒有廣州一個工廠的產量。可惜多數都是仿的,沒有投入多大的精力科研發展自己的產品,實在是一大敗筆。

在國產表規模壯大的時候,國內買一塊表其實都還得是憑票購買的。特別是中部以北地區,能選擇的質量好一點的表不多,所以多數選的是上海手錶。一塊上海表,在當時的價格大概是120元左右,延安之類的表在其之下相差不遠。不過這都是很有實力的人才購買的起的。有部分人的選擇還停留在懷錶這一行當,有一個叫梅花鹿的懷錶,在當時是50塊錢左右。

不過你要知道的是,在當時農村,批3塊錢的條就要通過隊委會討論,通過批准簽字後才能取保管員那裡取到錢的。

而在接近香港地區的廣東,勞力士之類的是很出名的手錶了,有能耐的人直接香港購買或者託人買,有人也直接當起了走私,從香港買勞力士之類手錶到大陸這邊來售賣,靠此發家的不計其數,被抓的,也不在少數。

你買過55塊的上海,還是550塊的勞力士

那個年代吧,有人不吃不喝攢一年才能買得起一塊百來塊錢的手錶,像是東風,延安,鑽石......也有被瑞士,日本之類的進口表侵佔了大部分高價市場,總而言之,那個時代,對一塊表的風靡,非同凡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