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95后大学生焦虑症候群——脱发危机

最近有调查表明,今年90后的购物车里最常见的是霸王防脱生发液。90后提前进入了中年危机——秃头成为了最大的困扰。而造成脱发的主要原因,是压力和焦虑。

90后到底有多苦呢?

我们刚出生就经历了计划生育,注定我们没有弟弟妹妹;我们该结婚,但工资没有奶粉贵的时候,二胎时代开始了...

每个90后都在在害怕,怕我们成长的速度赶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所以我们必须拼命努力。

在无数个害怕的夜晚,焦虑,悄悄取代了强迫症、抑郁症...登上年轻人第一杀手。

90的焦虑,大致有这几种,而也正是这些不同的症候群,才是我们脱发的真正原因。

故事:95后大学生焦虑症候群——脱发危机

举个栗子

“我想跟全世界拼命,却总是被迫认命。”

  • 症候

绝大多数的大一新生无法接受,三个月前同样是“高中生”,三个月后一场高考就把人画出了三六九等。

对这类人来说,努力的意义在于缩小学历的差距,他们往往缺少一定的经验累积,但却比谁都要上进,好像一天不背500个单词,他们的未来就一事无成。

  • 举个栗子

大一的大熊每天都很忙。忙着预习下个单元的单词,忙着学习Pr.ae.ai.au.ps.lr...

作为高考失利的那一小撮儿人,比起同期考进211985的同学,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的学历,是他最大的短板。

最近他在琢磨着实习,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跑了很多家企业,投了无数份简历,人家一听是三本,先撇撇嘴;再一听是大一的,直接让他回去等通知。忙碌的生活并没有让大熊觉得充实,反而让他更加焦虑。

在收到第20个拒绝信以及无数的石沉大海后,他说:“我可能不适合这个行业。”

“毕业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不是天之骄子。”

故事:95后大学生焦虑症候群——脱发危机

  • 症候

上完最后一节课,大四的应届生被彻底推向了社会,宣告他们从大学下架。

一时之间,他们捧着热乎乎的简历,用一种舍我其谁的心态,迫不及待的月入百万,变身高富帅,迎娶白富美。

  • 举个栗子

我认识的一个学长KK,从大一起,他就是年级里的“大神”。最近刚刚结束大学所有课程,感慨之余,他决定筛选一下自己接下来要去的单位。但真正开始整理offer,选择入职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选择太多,也成为了一种困扰。他的选择大致分为:竞争激烈型,潜力不错型,安稳平淡型。

虽然看起来都还可以,但无论他选择哪一个,都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

选择的焦虑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后悔:我为什么不像室友一样打游戏打四年,现在没有选择呢?

“我努力的意义就是不想回家继承皇位。”

  • 症候

我们说现在烦恼的大部分都是钱可以解决的事,而钱能解决的事都不叫事。

所以我们说这类有钱人的焦虑大多是无病呻吟。但其实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 举个栗子

KK他们班有一个永远坐在前三排的同学阿顶,他们班人一直以为这么不要命的努力,肯定是为了拿奖学金。有一次阿顶的妈妈开着奔驰来给他送橘子,室友才知道,原来他们家这么有钱。

那他为什么这么努力呢?

大家猜测:可能因为他像脑残电视剧里演的一样,不想回去继承皇位吧。

事实也没差多少。

不过不是皇位,是接管家里的公司。

临近毕业的阿顶开始焦虑,面对爸妈的“洗脑式”回家继承公司,而他自己的事业刚刚起步...看看我们,最怕的就是比我有钱,还比我努力。

“梦想是做最舒服的大学生。”

  • 症候

这类人往往是最开始活的最舒坦的大学生,他们偶尔通宵泡吧开黑,偶尔恋爱解闷,但凡看到泡图书馆的,都会投之以鄙视,最大的努力就是通宵研究怎么追到隔壁班的王二妞。

事实上这类人的焦虑往往出现在毕业时,平时太贪玩,到了毕业发现什么都不会并且又没有钱,而且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每天活在担心自己能不能活过30岁的恐慌中。

  • 举个栗子

“泡吧不?”

“去啊...不...不去了...还是去吧不然...”

“你到底去不去啊?”

这段对话每天都要发生十几次,顺子每天都要纠结十几次。

大三的顺子每天都很焦虑,从前他们一宿舍活的都很舒服,但上了大三下学期,宿舍突然只他剩一个人继续浪了,其他人都去实习了。

顺子说,这就像高中的朋友跟你说“我也没复习”,然后考了99分还感叹没考好,给了顺子一记暴击。

他也准备开始找实习,但没完全割舍玩,于是有了一天十几次的纠结,这日子过得太不舒服了。

昨天顺子终于鼓起勇气出去吃了一顿火锅,他捂着火辣辣的嘴说,一会儿泡吧去啊。

火锅才是顺子解决焦虑的良药。

““90后年轻人,哪有没个这病那病的,不酷。”

  • 症候

这类人的显著特征是,经常心理疾病生病。

日常都是“哎,最近好难过,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

但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病,也不会去检查身体,而什么抑郁症、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焦虑症,只是一些说出来更符合年轻人潮流的词汇。

  • 举个栗子

筱筱是学艺术的女同学。最近怀疑自己得了焦虑症,起因是旷课被老师挂上乐教务系统,她担心了好几天会为此影响平时分。

“你说我每天都想着这事,我是不是真得焦虑症了?”

“上个月你写不出剧本说自己得了抑郁症。”

“哎呀那不算,这回可能是真的。”

室友对她的每月一病已经习以为常。

筱筱的专业并不差,但她觉得学艺术的人必须心理得有点病才能学好,梵高就是最好的例子。

每次“犯病”的时候,筱筱都觉得,自己超酷的。

“优秀才是一种负担。”

  • 症候

这类人最擅长给自己施压,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成为一台“永动机”,24不停的运转输出。

但事情只要一多起来,就会积压,然后他们就陷入焦虑。

  • 举个栗子

赵胖是他们院学生会的主席,也是专业大神,还会弹钢琴,还有一个表演系的女朋友。

大写加粗的标准男神。

赵胖每天都很忙,用他自己的话说,累得像狗一样。

即便如此,他还是常常陷入焦虑。

“要维持好每个角色真的太难了。”

有一次,第二天就要演出了,但灯却突然坏了一个,赵胖原本打算彩排完去陪女朋友吃饭,却忙到了深夜。

而这也是经常的事。

原本的计划被完全打乱,赵胖因此陷入焦虑。

“我感觉自己的生活像电影《小王子》里的那张被排满的日程表,精确到每分每秒。”

今年末学生会换届,他终于可以闲下来“养老”,但他没有闲着,又忙别的去了。

最后

焦虑只是这个年龄层一定会经历的心理过程,毕竟,我们出了大学,就成为大人了。

故事:95后大学生焦虑症候群——脱发危机

你为何而焦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