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爾華裔學生畢業答辯只穿短褲、挑戰教授?

康奈爾華裔畢業生答辯時,憤然脫掉衣服,只穿內褲。這件事為什麼在中美兩國家長中反響不同?它體現了美國的什麼文化?

如果在畢業答辯現場導師批評你著裝有問題,比如說褲子太短,你會怎麼處理?

華裔女學生Letitia Chai選擇了“激進”行事——當眾脫下衣服,只穿內衣內褲進行答辯。這件事發生在5月5日美國康奈爾大學公共表演課程論文答辯現場,因為康奈爾的名校光環和“女性”這樣的敏感詞“加持”,這件事最近在留學圈鬧得沸沸揚揚。

康奈爾華裔學生畢業答辯只穿短褲、挑戰教授?

從Letitia Chai的Facebook我們瞭解到在預答辯時她只穿著藍色帶扣牛仔短褲,但女導師Maggo開口就發問“你怎麼穿的這麼短?這是你穿短褲的場合嗎?“並且認為她的著裝“會將男人的注意力從自己的演講內容上吸引走”。然後問她“媽媽會對自己這樣穿衣服怎麼看。”

Chai當場懟道:“我媽是女權主義者,性別及兩性關係學教授,她可對我的短褲沒意見!”最後Chai憤然離場。

接著在三天後的正式答辯裡,Chai穿著同樣的衣著在開始時脫掉了衣服進行答辯,在場44位學生中有28人也隨後脫掉了身上的衣物。Chai說她想站起來 “反對壓迫性的信仰和歧視”。

康奈爾華裔學生畢業答辯只穿短褲、挑戰教授?

和中國家長談起這事,大家的普遍反映是外國孩子怎麼那麼難管教、那麼自我?答辯如此嚴肅的場合就要穿著得體啊,老師沒說錯啊。我也問了一些美國家長對這件事的看法,家長們一致表示孩子“挺勇敢”、教授“有點越界”了,穿衣打扮屬於別人隱私,評價別人的穿著很不妥當。同樣的事在兩國家長那裡有著天淵之別的評價?

兩國家長的不同反應很有意思。假如美國教授這次評價的不是穿衣問題,而是對孩子在學術之外其他方面的質疑,學生應該如何應對呢?應該慫回去,還是忍氣吞聲?Letitia Chai是一個很美國化的孩子,我們今天討論她的事件,希望再一次幫中國家長們“做好思想準備”。在美國讀書,孩子收穫的不僅僅是一張文憑,更是比文憑更豐富的東西。

你也許不認同,但你不能不知道。想讓孩子在美國讀書,在生活和感情上更融入、受到外國學生的認可和欣賞,孩子可能會面臨三方面的挑戰:

康奈爾華裔學生畢業答辯只穿短褲、挑戰教授?

挑戰一:美國孩子不畏懼挑戰權威,

為自己爭取空間

類似康奈爾女生的事在我的美國朋友Kevin身上也發生過。他研究生畢業答辯時穿著普通的短袖T恤和牛仔褲,然後就被其中一位導師唸叨了“你覺得你這樣的著裝適合參加答辯麼?”

Kevin的回答讓人有點佩服,他說:“教授,首先如果我的著裝冒犯到你了我很抱歉,因為我沒有收到任何學校方面的規定和要求對畢業答辯的著裝有要求。其次,我也只是追隨了你的穿衣風格,休閒的短袖和牛仔褲。如果老師希望學生在答辯時正裝以待,請老師也是平等對待。”

Kevin離校已經10多年、是兩個五歲男孩兒的爹。現在提起這件事依舊很自豪,而且他的現場表現並沒有影響他的畢業,相反,還讓他在畢業之際在學生中火了一把。

當然,Kevin當初這麼做並不是譁眾取寵或者一舉成名,而是很多美國人骨子裡不畏懼挑戰權威的一種思維習慣。

美國人為什麼喜歡和權威人士槓?在他們看來挑戰權威和強勢人群不僅是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勇敢精神的體現,還是對這個國家和社會乃至世界的一種責任,所有的進步和真理都是在爭論和衝突中加以完善的。

在國內,別人說“你的孩子好聽話”是表揚,父母也會因此而欣慰,而這種誇獎在美國是貶義詞,他們會認為這是沒有個性、沒有思考的表現。美國學生從小就被家長和學校鼓勵發出自己的聲音,注重培養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

康奈爾華裔學生畢業答辯只穿短褲、挑戰教授?

所以,如果您希望孩子更好的融入美國、享受留學生活,他需要敢於發出自己的聲音,包括對自己的父母。

康奈爾華裔學生畢業答辯只穿短褲、挑戰教授?

挑戰二:美國孩子努力成為KOL,不當隱形人

KOL是Key Opinion Leader的簡稱,核心意見領袖,指“擁有更多、更準確的產品信息,且為相關群體所接受或信任,並對該群體的購買行為有較大影響力的人”。雖然這個詞發源於營銷學,但我發現這個詞特別適合用來形容美國人喜愛的一種氣質。

我們都聽說過美國人喜歡領袖氣質(leadership),KOL正包含了一種領袖氣質;除此之外,KOL還意味著超強的人際溝通能力,他們是群體的輿論中心和信息發佈中心,對他人有強大的感染力;以及開放的頭腦可以快速接受新鮮事物。

康奈爾華裔學生畢業答辯只穿短褲、挑戰教授?

KOL=領導力+超強的溝通能力+強大的影響力+敢於嘗新接受新鮮事物,集這3種精神與一身的人通常是美國人喜歡追隨的對象。

在Chai正式答辯當天現場44位學生中有28人追隨她脫掉了衣服,Chai之前在Facebook上就發文請大家支持,因為她的“遭遇”、發起的目的和形式都很“對美國人胃口”,這才促成了此次事件。所以,Chai不折不扣當了回KOL。

其實很多美國學生領袖氣質的形成也是走過一段彎路。“年少輕狂”時喜歡追求cool、喜歡錶現、甚至“反智”(在學校表現為看不起學習好的學生,認為他們是怪胎)現象嚴重。但這些行為背後也有閃光點,比如勇於展現自我、喜歡追求與眾不同,所以當這些精神引入正軌後就會漸漸發展成受群體愛戴的KOL氣質。

所以,不要讓孩子一心只讀聖賢書、只向分數看齊,要勇於站在臺上和人前發聲、表達自己。

康奈爾華裔學生畢業答辯只穿短褲、挑戰教授?

挑戰三:美國人保護“弱勢群體”,

不熟悉時要慎言慎行

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包容性很強,但這個“大熔爐”卻並沒有把所有人都煉成鐵骨錚錚,反而各個群體特別“敏感”,作為外國學生,您的孩子一不小心就會踩重雷點。

我剛來美國時正值八月開學季,天氣炎熱、陽光暴曬,習慣了夏季在國內打傘的我自然也就帶著遮陽傘上街。結果有一天就被一位黑人大叔攔下了,問我是不是不喜歡自己的皮膚變黑才打傘?女生當然是不希望自己皮膚被曬黑才打傘的,但我突然意識到面對一位黑人這樣說似乎不妥當,所以就說自己皮膚對強烈的陽光過敏很嚴重,所以才會打傘。

在美國我確實沒見過本國人打傘遮陽,除了她們沒這習慣外,不知道與“黑人”這個敏感話題是不是也有關,但從那以後我就戒掉遮陽傘了,帶帽子、穿長袖省事兒。

康奈爾華裔學生畢業答辯只穿短褲、挑戰教授?

我曾好奇問過朋友Ken,他是美國白人博士,你們美國人特別保護某些群體,如果我在學校看到一個肥胖人士嘲笑他,會被抓麼?Ken說,美國提倡言論自由,法律上不會抓你,但如果學生告發你,學校很有可能會開除你,所以言論自由也是有限制的自由,尤其是針對特殊群體時。對政要、公眾人物反而寬鬆很多,多少人罵總統、商界大佬和明星,他們也沒辦法,身為公眾人物和獲益群體,他們有義務被大家“消遣”。

在美國,黑人、殘障人士、肥胖人士、女性、兒童群體……算下來沒幾個群體不“弱勢”,稍不注意就會“惹禍上身”,而全社會對這些群體保護力度是非常大的。初來乍到不熟悉情況時言行謹慎些沒錯。

康奈爾華裔學生畢業答辯只穿短褲、挑戰教授?

在美國,如果想在大環境上過得很輕鬆,只要把自己封閉在中國學生的圈子裡就可以了,但這樣的留學在我看來未眠太得不償失。我們選擇一個國家,不僅是因為那裡有好的學府,更重要的是那裡有我們不該逃避的差異化。

拓寬眼界的決心,求同存異的心胸,大概才是留學的一大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