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敏感的人容易犯难以挽回的错误

休谟:敏感的人容易犯难以挽回的错误

作者 | 休谟

摘自《人性论》

01

有些人的感情很敏锐细腻,他们总是处于某种这类敏感的支配之下,因而非常容易受到生活中种种偶然遭遇的影响,每个成功或顺利的事件都使他兴高采烈;而一旦处于逆境或遭到不幸时就垂头丧气,沉溺于强烈的悲伤之中。

给他一些恩惠和提拔,能很容易地得到他的好感与友谊;而稍微伤害了他一点,就会招致他的愤怒和怨恨。

得到点尊重和夸奖时,他们会得意忘形;略受轻蔑,他们就受不住。毫无疑问,像这样品性的人,要是同那些沉着冷静的人相比,他们总有更多的得意和快活,自然也有更多的刺骨的优愁。

但是如果权衡一下事情的轻重,我想,如果一个人能完全主宰他自己的气质,就一定宁愿具有沉着冷静的品格。

因为命运的好坏,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随意支配的;而性情过于敏感的人在遇到种种不幸时,优伤和愤懑之情完全占据了他的心,就会使他失去对生活中普通事情的一切乐趣,失去那些构成我们幸福的主要部分的正当享受。

何况在生活中,人能得到巨大欢乐的事常常并不比使人感到巨大痛苦的事多,这样,敏感的人能尝到欢乐的机会就一定少于他遭到痛苦折磨的机会。

这样的人在生活行为里是很容易不检点、不谨慎的,也就很容易犯错误,这些错误常常是无可挽回的。

02

在有些人身上,我们可以观察到他们具有鉴赏力方而的敏感精致的品质,这种品质很类似情感上的敏锐精致,它能对各种类型的美和丑产生细致感受,就像后者对顺利和困逆、恩惠与伤害所产生的感受那样。

如果你让具有这种能力的人看一首诗或一幅画,那种敏锐精细的感觉力就会把他领进诗与画的全部情景中去,他不仅能对其中的神来之笔尽情入微地品玩,那些粗疏或谬误之处也逃不脱他的感受,他会感到厌恶不快。一次优雅得体的谈话,对他是莫大的享受;而粗鲁无当的交往,他觉得如坐针毡,是活受罪。

简单说,鉴赏力的敏锐细致,其效果同情感上的敏锐精致是一样的。它扩展了我们的快乐和悲哀的范围,使我们能感受到别人往往感受不到的痛苦和欢乐。

虽然如此,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赞成我这样一个看法,就是尽管两者相似,我们还是认为鉴赏力方面的敏感是值得我们追求和培养的,而情感上的敏感则是可悲的,只要可能,就应当加以矫正。

生活中的好运或倒霉的事,我们自己是很少能做得了主的;但是我们可以很好地支配我们自己所读的书籍,所参与的娱乐活动,所保持的友情关系。

哲学家们努力追求的快乐幸福,是完全不依赖于外界的一切事物的。完美无缺的境界是达不到的,不过每个有智慧的人总该把他的幸福立足于他自身;对于全靠其他条件才能获致的幸福,如情感敏锐精细的人所追求的那些东西,他不去追求。

03

如果一个人具有这种能力,他就会由鉴赏的快感获得幸福,并感到这种幸福远胜于那些激起他食欲的东西所能给他的感官快乐;他会从一首诗,一段说理的议论里得到享受,这种享受在他看来也远胜于可能得到的最奢侈豪华的生活享乐。

尽管这两类敏感精细之间原来可能有联系,我还是认为情感上的敏锐精细需要纠正,鉴赏力则需要多加培养,使它提高和更加情炼,才能使我们善于评判人们的性格、天才的著作和高级艺术的杰作。

对于那些明显的能打动我们感官的美好东西,我们欣赏能力的程度完全取决于感性气质的敏感程度;但是在涉及学术和艺术时,一种精细的鉴赏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就需要强有力的健全理智与之相适应,或者至少可以说,由于精致的鉴赏力非常依赖它,两者是不可分离的。

为了正确地评价一部天才的作品,必须考虑到这里的许多见解,比较许多不同的情最,具备有关的人类本性的知识,因此如果一个人不具有最健全的判断力,他就决不可能对这样的作品作出差强人意的评论。

我们认为对文艺作品的欣赏力应当培育,一个新的理由就在于此。我们的评判力必须用这种实际练习来增强。我们应当对生活形成更正确的观念。有许多东西能使别人感到快乐或折磨,对我们来说,就会感到微不足道,不值得我们加以注意;我们就能逐步抛弃那些不适当的感情上的敏感性。

但是,如果认为有训练的文艺鉴赏力消除了热情,使我们对于大多数人热心追求的对象抱冷漠态度,这也许是说过头了。进一步思考一番就会发现,实际上有训练的鉴赏力毋宁说是增进了我们感性能力的一切素质和一切适当的热情,同时使心灵拒绝那些比较粗鄙狂暴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