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张垣」攻克崇礼县城战斗(二)

「烽火张垣」攻克崇礼县城战斗(二)

烽 火 张 垣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张家口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和事件。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送攻克崇礼县城战斗,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烽火张垣」攻克崇礼县城战斗(二)

攻克崇礼县城战斗

当时崇礼城内驻有日本指导官5名,伪警察大队3个中队和一个特务队,共有兵力400人左右。为此,决定10团(团长李荣顺、政委吴迪)和崇礼县支队(支队长刘义荣、政委王一心)负责攻城,同时为防止张家口、宣化以及张北、赤城等敌派出援兵,由40团团长赖富,政委刘国辅、参谋长杨森、政治部副主任陈旭带领部队布防榆树林、三道河担负打援。县武委会主任冉平带领民兵破坏电话线和公路。赤源县骑兵大队长李忠治、政委方诚率队布防于东沟门到大夹道沟一带,阻击来自张北、狼窝沟方向的援敌。

29日,崇礼城内突然由张家口开来200余名日军“讨伐队”。这个意外的情况给实施攻打崇礼的作战计划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不仅因为日军的战斗力远比伪军要强,而且能进行持久的攻坚作战,如果战斗不能速决,敌援军一到,很难实现收复崇礼之目的。此时,内线田芳、李荣贵等人急中生智,利用假情报,采取调虎离山之计诱骗日军出城,日军“讨伐队”于次日整装出发去威远门打八路军去了。

「烽火张垣」攻克崇礼县城战斗(二)

攻克崇礼县城战斗

6月29日黄昏时,部队依照原部署进抵距县城仅有8公里的三道营子村和马丈子村一带时,天气突变,大雨如注,山洪猛涨,部队无法涉水过河,被迫停止前进。一条狭小的山沟里,驻扎这么多的人马,稍有不慎,就会暴露目标。县委书记王一心亲自交待任务,组织部长胡子奇和县武装部副部长马常荣、公安科长刘勋精心地选择最可靠的民兵在离城4公里的头道营和二道营之间,200米布置一哨,以干农活为掩护,对行人只准进不准出。对来联络的内线人员进出时,由胡子奇一人亲自接送。大雨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晴了,白天也不能行动,直到夜幕降临,朱玉山(当时任敌外勤侦察员),机警地穿着敌人服装奔头道营村向军分区首长和县委领导汇报敌情。当即决定:第一,由田芳在城内具体策划,朱玉山给攻城部队带路。第二,由刘子明控制西南角炮楼,在炮楼上用点燃的烟左右转三圈,引示军队前进。第三,刘新芝控制西门头上的炮楼,当攻击部队到达即刻开门。同时用一挺机枪封锁警察住宿处的大门,使敌发觉后也不能出动。第四,设法在午夜12时后哨兵都安排成内线人员执勤。

「烽火张垣」攻克崇礼县城战斗(二)

攻克崇礼县城战斗

6月30日夜,部队按照部署急速地向县城行进。朱玉山依照约定从城内出来接应。城内各哨卡已调换为内线人员。伪县公署周围四个炮楼由3中队接防。2连连长、攻城突击队长李凤义在朱玉山引导下,顺利通过由内线人员值勤的各哨卡,直抵城东门,等待着夜12时表上的时针、分针即将重合的时刻。忽然,伪警察署机要人员接到张家口日军统帅部一封急电,要崇礼警宪人员迅速查清西湾子周围八路军活动情况。电报员一出门,内线人员跟在他后面,未让他将电报向日本指导官送达。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军事志》《崇礼县志》《张家口地方史》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