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1、定位放线

落实专人负责制,设一名工程师专责施工放线,配测量工2人。

执行一切定位、放线均经自检、专职质检员验收后,报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验收。

2、土方工程

2.1土方开挖

A.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放线--沿灰线开挖土方--分层作业开挖--修整槽边--底角清理--检测验收--转下道工序。

本工程的建筑位置及方向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轴线、灰线,必须经过检验合格,且办完报验手续。

施工场地应清理整平,且有排水坡度,挖临时性排水沟。

基槽开挖时挖出的土,按要求全部运至甲方指定地点(预留地)。达到标化工地、文明现场的标准。

B.施工方法

a、挖土方法采取先上后下、逐层开挖,在挖到距坑槽底500mm以内时应抄出平线。在基坑四角槽帮钉木橛做出水平标高标志,明确槽底标高。确定槽宽时,应由两端引桩拉轴线,用铅垂法引至坑底,检查坑边尺寸。最后清除土方,修整槽宽铲平槽底。

b、开挖基坑不得超过坑底标高,如发生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应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后,才能做地基处理。

c、基坑应连续开挖,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d、注意天气情况,遇到有雨天气,要采取防雨措施。

e、基础坑槽挖至设计标高时,应会同有关单位人员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基坑,经处理合格后,进行下套工序施工。

d、为确保污水池施工不受雨水的冲刷,沿混凝土垫层外侧每边放出300mm的工作面,并沿基础外侧挖排水沟《500(300)*300 mm》和集水井φ800*1000mm,沿污水池四角共设置4个,排水沟向集水井设3%的排水坡度,下雨时及时用水泵排除雨水。排水沟做法见下图: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C、质量要求:对定位桩、轴线引桩、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不得坐在龙门板上休息。

D、基础坑槽土方开挖质量检查标准见下表。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2.2土方回填

A、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坑内积水,淤泥,杂物及大的碎块等,并分层回填夯实,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并做好填土试验、隐蔽验收和检查记录。

B、所有回填土料,必须按四川石化和设计要求的粒径全部过筛。采用装载机装车、载重汽车运至基础外围,然后由人工运到坑(槽)内,平板振动夯实机、振动冲击夯夯实,分层进行回填。

C、回填土优先采用挖出后留置好土,不得使用含有有机杂质、腐植土和淤泥等。土的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佳含水率。

D、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人工打夯每层铺土厚度200 mm,每层夯实遍数3-4遍,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200-250mm, 每层夯实遍数不少于3遍。打夯时,要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回填土施工时,不得在地面受荷较大部位接缝,上下层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

E、回土方法

a、土方回填由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深浅坑相连时,应先分层填深坑,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

b、本工程的四周填土,应对称填土夯实。如分段填筑,交接处填成阶梯形。

c、蛙式打夯机,两台平行时,其间距不得小于 3.0m,在同一夯实路线上,前后间距不得小于 10.0m。

F、填土工程质量标准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G、安全要求:

a、必须检查工具是否完好,如镐头和镐把、锹头和锹把是否坚固。开挖人员应有足够的间距。

b、挖掘土方应自上而下进行,不许采取掏空底脚的办法。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管线、电缆、流砂等以及发现不能辩别的物品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待弄清情况及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c、在基础坑槽的边缘及土壤的自然坡角范围内不得安设施工机械及通行运输机械,如经计算满足承载能力,方可安设或通行。

d、所有人员不应在地坑槽内休息。

3 C10混凝土垫层

用经纬仪依据地面轴线控制点向下投测,以所投测的线控制细部尺寸,根据污水池基础平面图进行放线,由总包单位及现场监理复核检查后,根据轴线安装模板。模板施工方法为:采用15㎜厚多层板,上下边缘用50*100木方加固在模板外侧,支模时,在模板接缝处上面用短板头连接,模板高度100㎜。模板加固,在模板外钉50*100短木方支撑(@800),并与钢筋桩固定。模板检查合格后,浇筑C10混凝土垫层并振捣密实,随即用木蟹搓平,等混凝土表面上浮的泌水排除后,进行第二遍木蟹搓平,以防混凝土垫层收缩裂缝,同时用铁抹子将垫层表面抹光。

4.钢筋工程

4.1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控制程序如图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4.2前期工作

a、钢筋质量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配筋,采用热轧钢筋,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规定。

钢筋出厂必须有钢厂质检部门提供的出厂合格证和说明书,合格证的内容要齐全,结论准确,并有相应印章和标准编号。

钢筋进场按复试规定,且见证取样,试验数必须满足要求。

b、钢筋加工绑扎等必须进行技术交底。

c、材料准备:钢筋、钢板、焊条、焊剂、焊条烘焙等必须到位,符合设计要求。

d、作业条件:

钢筋焊工必须考试合格焊工。

焊接试件试验必须合格。

模板验收合格

保护层30 mm厚垫块制作完毕。

4.3施工方法

a、钢筋加工操作程序

污水池钢筋绑扎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底板、混凝土墙至施工缝钢筋绑扎;第二阶段墙柱至梁、板底钢筋绑扎;第三阶段梁、顶板钢筋绑扎。

b、钢筋加工制作,采用钢筋作业棚内机械加工,集中下料和配料,按钢筋加工制作的顺序,依据施工图,绘制出各种形状、规格的钢筋加工图,并加以编号,分类堆放。

c、钢筋加工质量标准:

钢筋制作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钢筋加工前,应先行调直,使无局部弯折,调直钢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箍筋弯钩应135°。

d、钢筋接头

焊接接头。接头形式,直径≥16的纵向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工艺及质量验收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的规定。

钢筋焊接绑扎接头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钢筋搭接及绑条焊焊接接头。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接头应相互错开,接头中心至接头中心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 mm。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但不宜超过50%。

4.5钢筋绪扎

4.5.1底板钢筋绑扎安装

A、用色笔从中间向两边划出底板钢筋纵横分挡标志,摆下层钢筋,先下后上,摆放钢筋宜从中间向两边顺序进行。

B、进行下层钢筋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相交点均应绑扎,单向受力钢筋,靠底板四周(含坑槽)外围两行相交点全部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绑扎方法宜采用一面顺扣,适当加一些十字花扣。一面顺扣绑扎,相邻点进丝扣方向应转90°,即相邻绑扎扣成八字形,十字梅花扣1m左右加一个为宜。以避免松扣和位移。钢筋为圆钢时,弯钩应朝上。

C、在绑扎底板下层钢筋的同时,应将墙、柱的伸入底板部分竖筋按设计要求分档摆放并绑扎固定牢靠,分层浇筑砼时,墙的横筋在高出砼面上至少应绑扎一根,柱的箍筋至少绑扎一道。

D、绑扎保护层垫块,宜一平方米一块,绑在纵横筋交点下面。

E、摆放钢筋支架,支架的间距应根据上层钢筋直径和密度计算确定,一定用钢筋或型钢制作,间距不宜大于2m。摆上层两个方向的定位钢筋,在定位钢筋上用色笔划出分档标志,然后穿放纵向(下面)钢筋,再放横向(上面)钢筋,绑扎方法同下层。上层钢筋使用圆钢时弯钩应朝下。

F、底板上下层钢筋有接头时,应按不超过25%的要求错开。其位置和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或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接头方法,一般有绑扎接头、对焊接头。采用绑扎接头时,应在钢筋接头的两端和中间用铅丝扎牢。本工程采用绑扎接头, 上下层马凳用Φ14钢筋@800*800,马凳钢筋长度为(150+上下层钢筋间距)*2+100。

4.5.2墙柱钢筋绑扎安装

A、清扫、划(弹)线。凡要划(弹)线的地方都必须清扫干净,以后才能进行划(弹)线。在底板上或浇出的墙上划(弹)出墙的中(轴)线或边线。

B、立定位钢筋和绑扎钢筋。先立2-4根竖筋,在下部和齐胸处各绑一根横筋定位,竖筋固定时应吊线,竖筋下部接头应搭接绑扎牢或焊牢。然后在竖筋上划好横筋分档标志,在定位横筋上划好竖筋分档标志,按分档标志摆放、绑扎其余竖筋,最后绑扎其余横筋。双排钢筋的墙体,先绑扎靠已立模板一侧的钢筋。墙体钢筋应逐点绑扎,绑扎方法宜用一面顺扣,相邻点进丝方向要变换90°,即相邻点绑扎扣成八字形。每隔1m左右应加一个缠扣。

C、竖筋与伸出筋(插铁)接头应错开,其位置和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或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D、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扎拉筋或支撑,其间距宜保持1m左右,相互错开排列。

E、在双排钢筋外侧绑扎保护层垫块或卡塑料卡环,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保护层块每m2一块为宜,交错排列。

F、设计要求加筋的洞口,竖筋要用线锤吊线,横筋要水平,斜筋应先找中点和角度,均应按设计要求位置绑扎。

G、转角处的斜筋,穿插绑扎,位置要准确。

H、各种伸出钢筋,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为保证其位置准确,应临时加筋固定。

I、配合其他工种安装预埋铁管件,预留洞口,其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J、各节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其锚固长度和弯钩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

4.5.3顶板钢筋绑扎安装

当顶板有不同标高时,钢筋绑扎安装应先低后高,有梁时,先梁后板。

A、清扫模板上的垃圾,如刨花、碎木块、电线管头等杂物,核查模板尺寸。

B、弹(划)线。用墨线或粉笔在模板上弹(划)好主筋和分布筋的间距。

C、摆放下层钢筋。先摆受力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线管、预留孔及时配合。

D、绑扎同底板。

E、垫保护层垫块,加钢筋支架(凳),上下层马凳用Φ12钢筋@800*800,马凳钢筋长度为(150+上下层钢筋间距)*2+100,并和上下层钢筋绑扎联成整体,以保证上层钢筋的位置。

F、负弯矩钢筋,要每个扣绑扎。

G、上层墙柱的插筋在绑扎下层筋时应按设计要求插入绑牢,并在出砼面上加绑一根钢筋或一个钢箍,以保证插筋的位置不位移。

H、采用圆钢时,下层钢筋弯钩要朝上,上层钢筋弯钩要朝下,墙柱插铁靠边时,弯钩背朝模板,弯钩与模板成90°,角筋弯钩位于角的平分线。

4.5.4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方法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采用1:2水泥砂浆制作成小方块,其厚度分别为15 、25、30mm,用于构件侧面的带有铁丝,以便扎在钢筋外侧,对双层钢筋网用钢筋撑脚(板),钢筋拉钩及点焊(墙),以确保钢筋不变形和在构件中位置准确。

4.6 质量检验

钢筋绑扎安装完毕,经"三检"合格后报请监理、业主代表验收,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

4.7保证钢筋施工质量措施

4.7.1 钢筋翻样

钢筋放样时,应做到理解设计意图、设计特殊规定,下料要同时满足图纸要求、规范规定,对主次梁的摆法,钢筋的搭接顺序,在下料单中标注清楚。

4.7.2 强化交底,强化过程控制

钢筋绑扎前必须进行统一的技术质量交底,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应全面检查,尤其是钢筋接头摆放,在绑扎过程中必须逐一检查。

4.7.3 墙、柱钢筋位置控制

墙、柱、梁钢筋绑扎均必须搭设支架,保证钢筋不变形。墙、柱为保证不滑移需采取点焊,基础钢筋在垫层上划线定位。

4.7.4 钢筋保护层控制

A、底板钢筋保护层采用50×50×30细石砼预制块斜坡处垫块予制块制作时加插18号铁丝。

B、柱、墙钢筋垫块严格按规范设置,支模时专题验收,支模严禁敲箍,封模时质检人员要逐一检查。

C、柱头、墙头钢筋保护位置控制采取点焊固定。

4.8钢筋的绑扎与安装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a、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22#铁丝扎牢,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梁与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

b、绑扎网及绑扎骨架外型尺寸的允许偏差(mm)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c、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d、安装钢筋时,配制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位置应符合下表: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mm)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4.9钢筋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a、常见质量通病分析

钢筋制作组装成型骨料几何尺寸不正确,导致入模难或保护层过厚。

组装成型骨架弯折、歪斜、扭曲变形严重。

主筋位移,钢筋组装时位置不准确,或连接点绑扎不牢,绑扣松脱、钢筋固定不牢等,造成主筋位移。

成型后的钢筋骨架箍筋间距不等,这主要是箍筋安装时没有严格安施工图尺寸安装,配制尺寸不准,或组装不牢和松动,导致箍筋位移而造成。

双层钢筋网片的上层网片位置移动。主要原因是:钢筋网片固定方法不妥,或绑扎不牢,施工时外力冲击碰撞,使网片位移。

组装钢筋弯钩反向。主要原因是操作者不按规程操作,导致钢筋弯钩方向朝外。

b、钢筋安装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钢筋骨架组装必须按设计几何尺寸控制形体尺寸。配筋下料和制作、加工尺寸必须准确,钢筋组装前应按图纸中标注的尺寸检查配筋尺寸,放置的位置,不准确的必须调正直至准确为止,组装牢固,严禁有松动和变形现象。

钢筋的配制应合理地进行备料组合,确保接头错开,控制同一区段内接头数,接头的数量不能超出规范的规定。

箍筋弯钩的角度和平直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组装时应严格控制间距尺寸,开口应错开,绑扎牢固,严禁有松动和位移现象。

露筋的预控,骨架成型的几何尺寸必须准确,对结构受力主筋安装应牢固,整体性好,严禁产生位移,垫块的放置数量应满足要求。

防止双层钢筋位移,可制作钢筋支架,将上、下网片绑在一起形成整体。

钢筋弯钩方向:柱的纵向钢筋弯钩应朝向柱心;板内钢筋弯钩应朝上,(如双层钢筋时,上层钢筋弯钩朝下);基础钢筋网中钢筋弯钩应朝上。

5.施工缝的设置及钢板止水片、防水套管安装

5.1墙壁施工缝设置在底板向上500mm处,设400高δ5钢板止水片。

5.2施工缝处置:施工新混凝土前,先将混凝土处松动石子及残留混凝土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浇筑混凝土前,铺一层同强度砂浆,以利结合。

5.3施工缝型式如下图: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5.4钢板止水片固定时按固定详图预以固定。

5.5防水套管安装

首先在套管位置墙两侧竖向钢筋上各焊一根600mm长Φ20钢筋,钢筋上皮为防水套管底标高,将防水套管按平面尺寸位置准确定位,用600mm长Φ20钢筋把防水套管其余三面两端焊牢固定。

6.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

6.1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控制程序

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能可靠地承受钢筋和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确保工程结构和构件形体几何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同时,还应装拆简单,便于钢筋绑扎、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养护等要求,根据不同的部位选用不同形式的模板以及钢木支撑,钢扣件。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控制程序,详见图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6.2模板材料质量控制要求

a、模板材料选用15 mm厚多层胶合板。模板的配制要符合结构尺寸,而且不能有压弯变形,应平整、方正,并装后的接缝不能漏水泥浆。

b、模板的支撑和固定材料选用Ø48×3.5mm钢管和50×100 mm、100×100 mm木方,其材料的质量要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钢管、木方如弯曲变形的不得使用。

c、隔离剂(脱模剂),隔离剂要选用能保证模板和混凝土顺利脱模 ,且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滑,棱角不掉,不影响抹灰质量的材料作为隔离剂。

6.3模板和支架符合如下要求

必须满足水池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保证水池的结构形体、几何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性。

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性和可靠地承受自重、浇筑混凝土及其施工荷载。

构造简单,装拆方便,满足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工艺要求。

立柱Ø48×3.5mm钢管竖向固定柱子和池壁及搭设浇筑混凝土架子。

斜撑,100×100 mm木方和Ø48×3.5mm钢管支撑柱子和池壁。

模板成型卡具,用于柱子和梁。

6.4模板设计

垫层模板:垫层厚度为100mm,模板采用50×100 mm木方,沿垫层边线设置,方木支撑在基坑壁上。

池底及池壁模板:底板厚度为250mm(局部加厚),底板顶皮标高-4.5和-2.5m。底板与池壁、池壁与池壁呈八字形。

底板与池壁剖面如图: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池壁与池壁直角平面如图: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池壁模板:模板采用多层胶合板,木方做竖楞(木方均经压刨找平),3.5mm钢管做横楞,14mm 600 mm对拉止水螺栓和钢管斜支撑加固。池壁模板内竖楞木方间距200mm,外横楞用2根钢管间距600 mm布置,池壁采用14mm对拉止水螺栓布置间距600 mm,与3形扣件配套使用,在其上、中、下部各加一排3.5mm钢管斜撑,间距600 mm,上下排交错布置,斜撑将力传至预埋在底板25锚筋上。详见下图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模板拚接处此龙骨用M8螺栓@600锁死,防止模板拚缝处搓台。详见下图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为了保证整体池壁模板刚度和稳定性,另沿高度方向设三~四道抛地斜撑,从而形成了整套的池壁模板体系,池壁的排模和支撑。

d、柱模板

详见下图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e、L1梁模板

简图如下: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6.5板、梁及支撑体系

a、梁、顶板支撑系统为碗扣式满堂脚手架,立管间距为1000 mm,水平管间距为1000 mm,本工程梁底、梁侧模均采用15 mm厚多层胶合板,侧模、底模用100 mm间距200mm木方做通长背楞,100 mm木方作梁底排木,间距600 mm。

b、梁模加固完毕后,即可支设楼板模板。楼板模板用15 mm厚多层胶合板,主龙骨采用100 mm木方,间距为600 mm,次龙骨选用100 mm木方,间距为200 mm,支撑均采用可调节顶托。

6.6模板加工

a、模板加工要求:柱、梁的模板加工必须满足截面尺寸,两对角线误差小于1 mm,尺寸过大的模板需进行刨边,否则禁止使用。次龙骨必须双面刨光,主龙骨至少单面刨光。翘曲、变形的方木不得作为龙骨使用。

b、模板加工管理

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经理部技术人员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周转使用的多层板,如果有飞边、破损模板必须切掉破损部分然后刷封边漆加以利用。

6.7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程序

污水池模板安装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底板、混凝土墙至施工缝模板安装;第二阶段墙柱至梁、板底模板安装;第三阶段梁、顶板模板安装。

a、一般要求

应根据污水池及提升泵站详图,技术交底等资料,包括标高、轴线、备好施工用料及所需要安装的预埋件、预留孔洞等,并遵照模板设计进行。

模板安装要与钢筋绑扎,水电等有关专业工种、埋设套管等施工密切配合。

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向施工班组进行模板工程技术交底。

●安装前,检查所有预埋件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定位基准工作,即进行中心线、梁柱位置的放线和标高抄测。

●模板在木工棚加工,应做好编号(编号依据施工安装顺序编排)工作,并按顺序用汽车运输到作业面,防止碰撞。

●模板应涂刷隔离剂,在涂刷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b、模板安装要求

按模板配模设计循序拚装,要自下而上进行,以保证模板系统的稳定性。

模板安装要考虑拆模方便,应在不拆除底模和支架的情况下能够先拆除侧模和平板底模。如梁的侧模包住底模,下面龙骨包住侧模。

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坚实,并要加设垫块。

预埋件等必须位置准确,安装牢固。

支柱水平撑与剪刀撑,应连接牢靠,宜采用整根管件,接头应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小于200 mm,

柱、梁模板采用柱箍和梁卡具作支撑件,并用对拉螺栓固定。

模板竖向和纵向方木(楞)要互相垂直,保证模板直接承受和传递荷载。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6.8模板拆除

a、现浇结构混凝土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表面及凌角不因拆除模板而破坏后,方可拆除。

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列条件时,方可拆除。

污水池及提升泵站施工方法

b、在同样养护条件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后,先松动穿池壁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与池壁脱开。脱开困难时,可用撬棍在模板底模撬动,严禁在上口撬、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


c、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拆除模板及支架应遵守下列规定:

先拆除侧模,然后对已拆除侧模的结构及其支撑结构进行检查,确认无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和支撑有足够的承载力后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和支架。

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一般先拆除埋入混凝土结构的连接件,放松卡具,使模板和混凝土脱离,进行模板拆除,避免混凝土受损伤和损坏模板。

拆下的模板必须及时清理干净,并维修和涂擦隔离剂,以备待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