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雅利安人部落:種姓制起源

 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古老發祥地之一。它位於南亞次大陸印度河恆河流域,氣候溼潤,土壤肥沃。早在公元前三千紀中葉,已顯示出與尼羅河流域和幼發拉底——底格斯兩河流域同等的文明。

古印度雅利安人部落:種姓制起源

古代印度的土著居民是達羅毗茶人。他們創造的哈帕拉文化,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已經有了文字符號。公元前二千紀中葉。雅利安人部落侵入印度,與非雅利安部落的達薩發生衝突,並擊敗了達薩。他們散佈各地,定居下來,建立了強有力的王國。酋長都成為王。王之外,有執行儀式、善唱讚歌的職業等級,即祭司,叫做婆羅門。

古印度雅利安人部落:種姓制起源

結果產生了婆羅門階級,以祭司為世襲職業,居社會的最上層。次之,武士貴胄也相對構成為一個階級,叫剎帝利。再次,從事農工商等實業的階級叫吠舍。被征服的達薩成為首陀羅,即奴隸。這樣,古代印度社會出現四個等級森嚴而又是世襲的瓦爾納(這詞原義為“顏色”或“膚色”,轉義為“等級”或“集團”),形成瓦爾納制度。瓦爾納一詞後來被西方學者譯成種姓。這就是我們說的印度種姓制度的由來。印度進入了有階級的奴隸制社會。

古印度雅利安人部落:種姓制起源

古代印度是宗教信仰極盛的國土,它的特徵是:多神論,圖騰崇拜,萬物有靈論,蛇的神性,拜生殖力偶像。早期的宗教是婆羅門教。婆羅門教認為梵天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奉梵天、毗溼奴和溼婆為三大主神,主張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這三大綱領,把人分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種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