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東方之夢

羅馬帝國的東方之夢

公元97年東漢西域都護班超派遣自己的副使甘英由西域出發前往西方的大秦(羅馬帝國)。儘管張騫開拓絲綢之路後中華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被打通,作為雄踞絲綢之路兩端的羅馬帝國與漢帝國之間並無多少交集,只是通過安息和貴霜兩大帝國作為中介而展開間接的交流。如果甘英此行成功造訪羅馬,那將成為中國和歐洲有史以來第一次直接的接觸而被載入史冊。遺憾的是甘英最終在地中海岸邊望洋興嘆,最終沒能踏上羅馬的土地,他試圖完成中歐之間有史以來第一次接觸的嘗試以失敗告終。儘管他已是那個年代走得最遠的中國人了,但還是不得不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事實上甘英出使羅馬的行動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的命運——這和那個年代的航海技術有一定關係,但更關鍵的是因為安息帝國的從中阻撓。那麼安息為什麼千方百計阻止漢帝國同羅馬帝國直接交往呢?這是因為安息和羅馬一直存在矛盾。在羅馬鼎盛時期囊括了意大利、高盧、西班牙、不列顛、巴爾幹、北非以及西亞的小亞細亞和敘利亞等地,地中海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內湖。當時羅馬稱安息為帕提亞帝國,這一帝國統治著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在羅馬征服敘利亞後已和帕提亞接壤,羅馬希望帕提亞承認自己在東方的霸權,然而帕提亞也對敘利亞地區懷有野心,因此雙方的矛盾日積月累。

公元前53年羅馬政壇的三巨頭之一克拉蘇來到敘利亞,準備策劃針對帕提亞帝國的戰爭。他在留下1個軍團駐守敘利亞之後帶著7個軍團向帕提亞城市塞留基阿進發。但在這條道路上必須穿越一段十多公里的沙漠,當克拉蘇的大軍進入沙漠後迷失了方向,當他們走出沙漠時幾乎已耗盡攜帶的乾糧和淡水。也就是在這時帕提亞將領蘇雷納斯正率部在沙漠的出口嚴陣以待:帕提亞輕騎兵的弓箭射程遠遠優於羅馬弓箭手,一時間羅馬人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不過他們憑藉以往的經驗認定:帕提亞人的箭很快就會射光,到那時他們就能輕鬆擊敗對手了。然而帕提亞人的箭卻源源不斷,羅馬軍隊的陣型開始鬆動。

克拉蘇命令自己的兒子率騎兵還擊以圖壓制帕提亞軍隊的攻勢,蘇雷納斯則率部後撤以暫避其鋒,結果不知是計的羅馬兩千精銳騎兵被誘入包圍圈。克拉蘇的兒子自殺,他手下的士兵不是陣亡,就是被俘。帕提亞騎兵誘殲了羅馬騎兵後再次衝到克拉蘇的本陣前扔下克拉蘇兒子的首級。原本就已開始動搖的羅馬軍團被徹底擊垮了心理防線,經歷了喪子之痛的克拉蘇為避免全軍覆沒的危險只得率部發起絕地反擊,可當羅馬軍團見到帕提亞軍隊的軍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時完全喪失了鬥志(據說這面軍旗是用從中國傳來的絲綢編織的)。最終羅馬軍團全軍覆沒,克拉蘇本人也戰死沙場。

克拉蘇死後羅馬政壇由三足鼎立演變為龐培、凱撒雙雄爭鋒,最終凱撒在與龐培的交鋒中勝出,成為羅馬的統治者。凱撒死後安東尼、屋大維、雷必達組成新三頭同盟並各自領有羅馬的一部分疆域,其中安東尼分得了東部地區,於是他也開始嘗試征服帕提亞以擴張自己的權勢,然而安東尼征討帕提亞的戰爭再次以失敗告終。隨後安東尼在羅馬內戰中落敗於屋大維,屋大維給自己加上了奧古斯都的尊號,此舉標誌著羅馬共和國向羅馬帝國的轉型。與此同時在東方屋大維理性地選擇保持克制,從此羅馬與帕提亞講和,雙方的和平得以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儘管雙方實現了和平,但矛盾依然存在:張騫開拓絲綢之路後帕提亞帝國就成為東方的漢帝國和西方的羅馬帝國之間的中間商,帕提亞靠著經營絲綢之路的轉手貿易積攢了鉅額的財富。帕提亞人很清楚如果讓漢和羅馬直接接觸,自己將失去相當可觀的利潤,這自然是其無法接受的,所以當甘英使團來到帕提亞後帕提亞國王表面上護送他們來到了地中海,然而卻又告訴他們海上風浪滔天,無法通航。由於得不到帕提亞方面提供船隻的幫助,甘英最終不得不望洋興嘆。

羅馬方面並不知道遙遠的漢帝國向自己派出了甘英使團,當然也不知道這支使團無功而返。此時羅馬也在嘗試開闢一條繞過帕提亞控制區直接與漢帝國溝通的新通道。在今天德國海德爾堡大學的圖書館裡珍藏著關於羅馬開闢這條新通道的資料:羅馬人利用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從其治下的埃及橫渡印度洋抵達印度半島的黃支國,而這裡正是華夏先民所開拓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終點,由此再往東即可進入南中國海,在這裡東西方海上絲綢之路交匯貫通。與此同時大漢帝國和羅馬帝國之間還開通了另一條通道:當羅馬商人抵達印度後向東通過緬甸沿伊洛瓦底江到達漢代雲南的永昌郡。公元166年羅馬安東尼朝皇帝馬可·奧理略(公元161~180)派遣使者自埃及出發經由印度洋,到達漢朝統治轄下的日南郡(今越南境內)登陸,然後北赴洛陽,開創了中國、羅馬兩大國直接通使的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