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業擴大開放步履不停 金融開放“火車頭”動力不減

中國保險業擴大開放步履不停 金融開放“火車頭”動力不減

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範圍……中國金融業擴大開放的步伐正以超預期速度推進。

5月2日,工銀安盛人壽發起籌建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獲銀保監會批准,成此輪開放獲批的首家合資保險資管公司。9日,德國安聯保險集團總部決定在上海獨資設立安聯(中國)保險集團公司。

自1992年上海展開保險對外開放試點迄今,保險行業的開放已走過26年,其中經歷過制定城市試點、加入WTO的小步嘗試,再到過渡期過後的完全放開,保險行業的對外開放又迎來小高潮。

中國保險資產總額年均兩位數增長

“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

隨即,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佈了一系列金融業開放措施的具體時間表,其中有四條涉及保險行業:放寬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放開外資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放開保險外資經紀公司經營的範圍、年底前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兩年代表處的要求。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中國加入WTO時承諾最先開放的金融行業,保險業這次又走在了開放的前端。”

“這是一次更全面、更深入的開放,是一種雙贏的開放。一方面,中國保險業已經有一定基礎。從2010年保險資產總額首次突破5萬億元,到今年2月底保險業總資產達16.8萬億元,每年以兩位數速度增長,中國已邁入保險大國行列;另一方面,開放可以帶來國外更多的先進技術,有助於中國從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邁進。”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表示。

新時代下,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的上限將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這與去年11月,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所說的,三年後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放寬至51%,五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在時間上又有所提前,足以體現開放之信心和決心。

敞開大門 迎來挑戰與養分

德國安聯集團研究部門近日發佈的《全球保險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保費總收入再創新高,在全球新增的總計600億歐元的保費中,近八成源自中國市場。

我國保險業目前正處於黃金期,中產階級以上的人群對保險的內在需求很旺盛,但是從保險產品的豐富程度到定價的合理性,再到售後的管理,特別是理賠這一環節,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在各種戰略和策略上,如何更好地藉助外資力量來撬動中國保險業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是現階段的關鍵。”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表示,如何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第二、第三支柱,讓老百姓分好和吃好“蛋糕”,是保險業的重大使命。

“在發達國家保險市場,外資企業市場份額平均為6%左右,我國現在是5.19%。”王緒瑾說,在我國金融業中,保險是開放程度最高的,但並沒有發生中資企業被外企“沖垮”的現象。

在健康、養老、巨災保險方面,外資股東實力雄厚且有豐富的經驗,在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給中國保險業注入了有益的養分,有助於不少中資險企快速成長。

開放帶來進步,我國保險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這與開放密不可分。中國保險業加快開放與保險市場處於上升期的效應相疊,再加上新經濟、新業態快速成長,中資與外資保險機構在中國都將有更大作為。

保險業開放“路線圖”

·2004年12月 保險業的“入世”過渡期宣告結束,中國保險業實現全面對外開放

·2012年 對外資非壽險公司開放交強險業務

·2017年11月 將通過3年和5年過渡期,逐步放開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股東持股比例限制,進一步加大保險業對外開放力度

·2018年4月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佈,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將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與中資機構一致

·2018年年底前 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2年代表處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