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雲服務平臺至少有124億美元未來收入 首次披露該指標

亞馬遜雲服務平臺至少有124億美元未來收入 首次披露該指標

亞馬遜AWS首席執行官安迪-傑西

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道,亞馬遜在其最新季度財報中表示,AWS(亞馬遜公司旗下雲計算服務平臺)至少有124億美元的未來收入,這是該公司首次披露該指標。

這個指標代表著沒有被計入收入的已簽署合同的總價值,因為相關合同要執行很多年。

平均而言,這些合同的剩餘時間為3.2年,也就是說亞馬遜有124億美元的銷售額將在這段時間裡轉化為收入。由於不同的合同條款不同,所以不清楚這些收入何時才會被確認。

亞馬遜最新披露的這些信息表明,AWS作為一項軟件業務已經成熟,從面向小型初創企業的現用現收(pay-as-you-go)服務發展成為了面向企業客戶的多年合同模式。積壓收入的增長讓投資者對這項業務的實力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Stifel Nicolaus的分析師湯姆-羅德里克(Tom Roderick)向CNBC表示:“這進一步證實了亞馬遜AWS業務規模龐大,而且它與更長期企業客戶之間的合作變得越來越可預測了。”

相比之下,據微軟財報顯示,截至3月底,該公司的合同收入為610億美元,其中60%的收入將在未來12個月內實現。Salesforce在今年2月表示,該公司沒有被計入收入的已簽署合同的總價值為133億美元。

“黏性”服務

羅德里克說,AWS的數據表明,它已經發展成了一種能夠鎖定客戶的“黏性”服務,大企業很喜歡這種模式,因為它帶來了大量折扣。

大型企業客戶對AWS來說並非新鮮事兒,這項服務長期為Netflix和Airbnb等公司服務,還與美國中情局簽訂了一份大合同。但是現在,大公司將整個計算基礎設施轉移到公共雲上的做法變得越來越普遍,AWS成為了市場的領導者。

祖睿(Zuora)是一家幫助企業管理訂閱收入的雲軟件供應商,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左軒霆(Tien Tzuo)表示:“過去,如果你是一家企業客戶,你只會在計算能力不夠時才使用AWS服務,所以現用現收的服務模式很有意義。現在,人們都默認了將所有計算任務都交給公共雲來完成,所以他們可以提前估計他們的計算需求。”

AWS公佈的第一季度營收為54億美元,增長49%。今年到目前為止,很多公司包括Shutterfly和GoDaddy等都已宣佈他們將完全轉用AWS服務,而Oath和康卡斯特等公司也將AWS選定為“首選合作伙伴”。

麥特-麥吉爾維恩(Matt Mcllwain)是西雅圖一家名為Madrona Ventures的風險投資公司的合夥人,他表示,積壓收入的增長部分是受到了大幅折扣的推動。AWS提供了一項名為“Reserved Instances”的服務選項,即客戶如果預付費購買一到三年的計算資源,則可享受大幅折扣。AWS面向大型企業客戶提供的企業折扣計劃近年來也頗受關注。

此外,麥吉爾維恩還說,該公司還提供了更多類似於雲數據倉庫和數據庫服務的訂閱類產品。

他說:“這真的是一個‘求和’等式,他們在現有收入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東西。”

根據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每年平均有40億美元的積壓收入將轉化為銷售額,這在AWS預計的2018年220億美元總營收中所佔比例不到20%。

畢馬威的合夥人普拉薩德-卡丹比(Prasadh Cadambi)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這意味著AWS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於更短期的合同,AWS必須設法讓這些客戶每年花更多的錢。

卡丹比說:“這表明大部分合同都是短期的,或者是跟小公司簽訂的,而AWS與大企業客戶簽訂的合同期限通常都比較長。每年,他們還要簽訂很多協議。”

不完整的數據

左軒霆表示,AWS的指標數據並不完整,因為它沒有告訴投資者有多少客戶在合同到期後續籤,或者他們增加了多少開支。大多數雲公司都會披露更多的信息,比如續約率和淨增長率。

左軒霆說:“最終,這並不會積壓起來。這反映的是未來能夠實現多少收入以及它的客戶保留率。”

不過左軒霆認為,ZWS的客戶保留率可能很高,因為它在與微軟和谷歌競爭時佔據著市場主導地位。現在,亞馬遜AWS已經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它要做的就是讓這些客戶繼續使用它的服務。(騰訊科技 編譯/林靖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