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再遭質疑,什麼原因讓雷軍直播中大爆粗口?

小米手機再遭質疑,什麼原因讓雷軍直播中大爆粗口?

移動直播在2016可謂是引來了很多人士的圍觀,當然了作為一個互聯網傳播工具,互聯網大佬們肯定是不會錯過的,從《百鳥朝鳳》製片人跪求排片,到董明珠的《因為愛情電飯煲篇》,各家大佬為了自家產品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這不,為了銷量,雷軍已經將自己打造成科技圈的第一網紅。

新聞提要:

10月9日晚,為給自己產品造勢,雷軍進行了移動直播。除了介紹自己產品如何如何好之外,雷軍竟然在本次直播中爆了粗——當網友稱“用了一個多月的小米5S覺得發熱嚴重……”時,雷軍回應:“TMD胡說,小米5S才發佈了幾多天(9月27日發佈),怎麼會用了一個多月,一看就是友商派來的水軍。”

解讀點評:

浮華散盡,隱隱作痛

曾經,依靠性價比,在飢餓營銷的加持下小米僅用4年時間就做到了國內銷量第一,就連拽到不行的iPhone,也只能俯首稱臣。然而如今,小米卻在一系列國產手機品牌的擠壓中,節節敗退,曾經的輝煌也早已被厚厚的塵土所遮掩。

據資料顯示,與此前連年三位數增長並迅速拿下450億美元估值不同,2015年以後,小米明顯慢了下來。根據小米公司資料,2012年-2015年小米手機銷量的增長率分別為2296%、160%、226%和16.1%。

然而在小米內部進行一系列調整過後,糟糕的情況依然在蔓延,根據IDC報告,2016年一季度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僅920萬部,市場份額9%,同比下降32%。華為以1660萬部出貨量摘得頭籌,小米僅列第五。二季度,華為以1910萬部的出貨量穩居榜首,小米出貨量為1050萬部,同比下降38%,排名第四。

曾經的“為發燒而生”的口號,卻在網友頻頻爆料“手機發燒”的消息中,讓人練練嘆息,當然了,更多的是曾經讓小米一度成為“性價比之王”的互聯網營銷手段,網友與友商的措手不及讓小米手機一度運用“飢餓營銷”成為了銷量之王,然而在浮華背後,小米的飢餓營銷卻走到了盡頭。

產品同質化下,渠道優勢凸顯

小米手機可謂是“飢餓營銷”在中國手機市場上最好的實踐者,從小米自身發展的階段來看,小米從一個初創企業利用一系列自身的變革手段,將自己的企業打造成了一個知名的互聯網巨頭企業,可謂是可歌可泣。

當然了,小米手機的火爆在“飢餓營銷”背後,更是自我產品獨有的性比比優勢,因為小米產品始發於中國4G時代剛剛興起的時代,很多用戶急需一個可以滿足4G需求的產品,這時小米的出現讓可以說是雪中送炭,而且小米以優於其他手機對手的產品性價比,迅速滿足了市場需求。

但是,在其他手機廠商迅速更進的時候,小米依然還是處於自我的滿足期,然而在手機廠商紛紛開始了“性價比”之路時,手機市場的同質化現象也是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千元機市場,然而在手機難以突圍的時候,廠商的渠道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因為誰的渠道更加廣泛,手機銷量就會更有保障,尤其是那些在線下渠道有豐富經驗的手機廠商。

根據IDC公佈2016年第二季度各大手機廠商銷量數據顯示。OPPO以1800萬部的銷量位居第二,vivo的銷量是1470萬部,而小米的銷量僅為1050萬部,值得注意的是,兩家手機廠商分別保持著136.6%和80.2%的驚人增長。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要知道這兩家公司之前和小米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藍綠兄弟”的崛起讓雷軍意識到線下精耕細作的重要性,在10月9日晚的直播中,雷軍在回應網友提問時說,小米明年會開兩三百家線下小米之家零售店,未來爭取做到一千家。

話題營銷背後,急需產品創新

小米從誕生之日起,其實與生俱來的自我標籤就讓自我品牌得到了宣傳,像之前的“我發燒而生”,“飢餓營銷”,“屌絲”,等等。尤其是在移動直播火爆的當下,雷軍更是之身來當網紅,並且直播小米產品的各方性能,可謂是使出了自己的渾身解數,但是在這個移動互聯網豐收的年代,光靠營銷或許可以使你揚名立萬,但是如何保持才是根本啊。

毫無疑問,存量市場下,整個手機市場都到了地主家也沒餘糧的境地。在存量市場爭奪為數不多的蛋糕,終究不能實現站著把錢掙了的願景,因此如何把蛋糕做大才是最高革命綱領。好的產品有其故事,更有其靈魂。曾經“連一輛拖拉機都不能製造”的中國,如今已穩居世界第一製造大國。然而曾經的小米能否在這個製造業大國總從新起航,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

今日頭條、搜狐新聞、一點資訊、網易新聞,講解點評與直播有關的人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