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衰败始于宋江吴用卖官鬻爵 证据就在鲁智深武松等四个人身上

和诺人以为,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名,是按照“石碣天意”的安排,大家都不能“逆天行事”,所以在宋江威胁“各休争执,不可逆了天言”之后,大家不管服不服气,都只能认可:“天地之意,物理数定,谁敢违拗?”梁山好汉们当然没有学过物理,也不知道牛顿,这个“物理”也不是现在的意思。但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座次排的相当有问题:既不是按照武功人品,也不是按照资历战绩,其实就是宋江和吴用“卖官鬻爵”的结果,还没成大事,梁山核心领导圈子就开始收受贿赂了。而这也预兆梁山从那时候开始就要走下坡路了。所以我们可以说:梁山的衰败,就是从宋江吴用卖官鬻爵开始的,而卖官鬻爵的证据,就在鲁智深、武松以及另外两个人的身上,并且具体体现在他们的座次安排和工作分配上。

梁山衰败始于宋江吴用卖官鬻爵 证据就在鲁智深武松等四个人身上

说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名并不公道,从鲁智深武松身上就能看得出来——一个是人品无双行侠仗义倒拔垂杨柳的真正好汉,一个是快意恩仇步战无敌的打虎英雄,居然只排到了第十三位和第十四位,卢俊义和林冲排在鲁智深排武松前面到有情可原,因为他们中有的武功盖世,有的资历最深功劳最大,但是小旋风柴进、扑天雕李应、美髯公朱仝都排在了鲁智深和武松前面,那就真的十分说不过去了。

梁山衰败始于宋江吴用卖官鬻爵 证据就在鲁智深武松等四个人身上

因为有钱有势(相对于梁山草根是有钱有势,在殷天锡眼里啥都不是),柴进寸功未立就坐上了第十把交椅,这其中原因,恐怕不是仅仅因为柴进曾经收留过宋江的原因,恐怕更多的还是因为柴进上山之后“私有财产”极多,是可以花钱买座位和肥差的——他不但坐上了第十把交椅,还和李应一起掌管梁山钱粮。

梁山衰败始于宋江吴用卖官鬻爵 证据就在鲁智深武松等四个人身上

扑天雕李应同样是寸功未立,宋江还没打祝家庄呢,他就被祝彪一箭射落马下,然后就是在宋江和祝家庄的血战中坐山观虎斗两不相帮,而且最后也是宋江派人冒充官府,把李应绑票上的梁山,要不然李应还在家里当大财主兼三村村长呢——祝家庄管事的被梁山杀绝了,扈家庄姓扈的也被李逵砍光了,三个村子数万户人家最后只能都归李应管理。

梁山衰败始于宋江吴用卖官鬻爵 证据就在鲁智深武松等四个人身上

李应和柴进一样,上山的时候也是带着全部家当的,也都没有像卢俊义万贯家私被“充公给散众好汉”,所以他的手里也是很有贿赂宋江吴用的资本的——宋江这个污吏是个受贿的行家,穷学究吴用也是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自然轻松就可以收买,反正抢来的钱要算梁山共有财产,宋江和吴用只能按份儿分钱,只有卖交椅的钱能够落入自己腰包,所以收了柴进李应的钱,再给个好位置肥差事,“公平买卖、互利互惠、合作双赢”,所以这两个人坐在鲁智深和武松上面也就顺理成章了。

梁山衰败始于宋江吴用卖官鬻爵 证据就在鲁智深武松等四个人身上

而在宋江眼里,鲁智深和武松却不那么听话,对自己也是若即若离。宋江在江州差点被砍头,这哥俩却在二龙山上喝小酒,宋江上了梁山,他们也不主动投靠,要不是官军给的压力太大,不要说二龙山,就是服从鲁智深的少华山和桃花山,也不肯到上梁山“入伙”,而对三个山头都有影响力并且跟林冲关系不错的鲁智深,一直是宋江的防范对象,没把他们像登州派老大病尉迟孙立一样,一脚踢出天罡正将行列,到地煞副将里面受委屈,那就已经是给这两个“出家人”面子了——梁山的元老级人物阮氏三雄还在他们后面呢。

梁山衰败始于宋江吴用卖官鬻爵 证据就在鲁智深武松等四个人身上

这样看来,梁山从“排座次”开始,就已经有了“小朝廷”的雏形,也开始了“卖官鬻爵”,同时也注定了梁山最后绝对不会发展壮大,只能落得个破辽国徒劳无功征方腊损兵折将,宋江李逵被一壶毒酒结束罪恶一生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