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说法:哪些行为是侵犯商誉权的

鸿茅药酒事件中,谭医生因一篇题为《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网帖,被鸿茅药酒以上述文章严重诽谤鸿茅酒胜于为由将其告上法庭。我们都知道的是在开庭前3个月,内蒙古凉城警方以"损害商品声誉罪"将谭秦东跨省抓捕。案件于2018年4月16日晚间开庭审理,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此起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舆论风波,舆论导向不断,在案件没有审理清楚前,我们无从猜测。

本文善言法务主要想给大家普及一下本期事件的案由:侵犯商品声誉权罪。什么是侵犯商誉权罪?法律规定哪些行为时侵犯商誉权的?

善言说法:哪些行为是侵犯商誉权的

什么是商誉权?

商誉权是指企业等经营者对其在所创造的商誉享有其利益并排除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商誉权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传统知识产权相比较而言,具有客体非物质性的本质特征。

善言说法:哪些行为是侵犯商誉权的

哪些行为是侵犯商誉权的?

一是:出现在比较广告、产品宣传、产品促销等经营活动中的诽谤、诋毁行为。

二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 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等。

三是:商标的反向假冒。 就是指经营者未经商标权利人的许可,将他人商品的商标去除后换上自己的商标,将他人的商品冒充自己的商品出售。

四是:商标淡化。所谓商标淡化,是指在非类似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或是以一种降低商标区别性的方式使用该驰名商标,导致该驰名商标的市场形象模糊或是价值贬损的行为。

善言说法:哪些行为是侵犯商誉权的

侵犯商誉权的处罚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1条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业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一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侵犯商誉权的罚金怎么定呢?一般是由原告提出,法庭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后给出一个罚金数或者是驳回罚金的请求。有很多诉讼侵犯商誉权的案子,原告主张上千万的赔偿费,所以侵犯商誉权依旧不可小觑。

善言法务-全新视角解读法律,我的经验,您的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