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在這裡延綿

初夏,位於臨夏縣麻尼寺溝鄉的馬角嶺造林點已是滿眼綠意,只見一株株雲杉排成行,像一個個戍守邊疆的士兵一樣,無懼風雨,保護著這一方土地。

馬角嶺造林點屬於典型的高寒陰溼氣候。前些年,為了改善這裡的生態環境,全縣上下積極行動,在這裡種植了大量柳樹,但存活下來的卻寥寥無幾。今年,植樹造林戰役一打響,該縣再次把馬角嶺造林點納入規劃。

縣上選派幹部到馬角嶺造林點對春季造林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促進任務更好落實;鄉黨委政府負責人現場蹲點,縣農牧局廣大技術人員在造林一線,做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努力提高造林質量……一時間,規劃設計、樹種選擇、苗木調運、整地栽植等各項工作齊頭並進,掀起了荒山造林的熱潮。

“我們這次種植的雲杉都是由本縣群眾提供的,一方面解決了群眾育苗銷路難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激發了群眾參與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從而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縣農牧局負責人說。

麻尼寺溝鄉黨委政府組織全鄉幹部職工和群眾500多人開展了義務植樹活動。“能參加這次荒山造林活動,我感到非常高興。等樹木長大了,我可以自豪地告訴大家,那片山上有我親手種下的樹。”麻尼寺溝鄉群眾馬古者說道。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23萬株雲杉整齊地種植在佔地3200畝的荒山上,為整個縣的生態建設工作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年以來,臨夏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全面深化林業改革,突出“大地增綠,農民增收”的目標,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狠抓生態林建設、綠色通道、特色經濟林等為主的林業建設,努力實現林業科學發展、持續發展。截至目前,完成各類造林10.1萬畝,其中在尹集鎮馬九川村、漫路鄉高家溝村、南塬鄉尕塬村、路盤鄉聯豐村、麻尼寺溝鄉馬角嶺村等地完成荒山造林1.8萬畝;在紅水河流域紅臺鄉卜家臺村陰山完成義務植樹造林2800畝,栽植雲杉、側柏、山杏等苗木20.5萬株,定植沙柳21萬株;在尹集、麻尼寺溝、坡頭、刁祁、營灘、河西等鄉(鎮)完成經濟林基地建設1.5萬畝,完成雲杉、側柏、樟子松、柳等各類新育苗4000畝,完成全民義務植樹120萬株。

山水有情變金銀,綠色崛起新臨夏。如今,臨夏縣,一個環境優美、人民富足、山美水美的綠城正在蓄勢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