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賣苗之前,如何營銷也是一門生意?

在賣苗之前,如何營銷也是一門生意?

如何挖掘潛在客戶,藉助外部優勢資源,實現苗木價值最大化,“營銷”將會成為苗農未來的一項核心競爭力。

——苗木通

在賣苗之前,如何營銷也是一門生意?

故事的主角是褚時健,作為當年的“中國菸草大王”,更是紅塔山集團的董事長,1999年1月9日,因其經濟問題,71歲的褚時健被處無期徒刑。2002年,因為嚴重的糖尿病獲批保外就醫,回到家中居住養病,74歲的褚時健與妻子在玉溪市新平縣哀牢山承包荒山開始種橙開始第二次創業。褚時健承包荒山種,種植十載,不屈不撓,不僅褚橙的美味口感遠近聞名,更因這個老人家從人生的谷底再次走上了人生的高峰而為人所知。

在賣苗之前,如何營銷也是一門生意?

橙子不是稀罕物,本不大好賣,廣告也未必奏效。品牌創立10年,進駐超過30個省份和地區,年營收6000萬;褚橙又是怎樣做營銷的呢?

1、人物影響力法則

在傳播學中有一個概念:意見領袖。他們在互聯網社交網絡中都異常活躍,同時這類人還具有內行以及推銷員的一些特質,作為公眾人物易被大部分人所信任,同內行一樣為他人提供意見,而且因為個人影響的原因更加容易被接受。而昔日的菸草大王褚時健75歲再創業,搞農業的還有比這個更有賣點的人物麼?

2、巧借電商渠道平臺

在互聯網傳遞信息迅速的時代,如何藉助優勢電商平臺,能用相對比較小的投入成本,來贏取較大的回報收益,在苗農的生意中顯得尤為重要。褚時健正是藉助了目前國內名列前榜的水果電商平臺——本來生活,實現了物流運輸成本的最低化,及平臺影響力的最大化。當然”苗木通“作為苗木行業的標槓,其影響力不而而喻。

在賣苗之前,如何營銷也是一門生意?

1、4P理論和4C理論

4P理論和4C理論是營銷的兩個重要的理論。

4P,主要是指產品、價格、渠道和宣傳,傳統的營銷理論從這4個方面對營銷做了一個立體化的架構。

有形的產品和無形的服務解決賣什麼的問題,價格體現需求的一部分,也就是多少錢的問題,而渠道則是表示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賣,解決在哪裡賣的問題,而宣傳則是解決怎麼賣。

但有趣的是,4P理論並非營銷構建的聖經,在4P理論基礎上產生的4C理論,從每一條都看似與4P理論站在相反的方向看問題。

4C,主要是指消費者,成本,便利,和溝通。

和4P相比,這是一個賣方思維到買方思維的轉變。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在成本的基礎上從消費者願意付出多少來決定價格,忘掉渠道,從消費者便利的角度來重新做渠道,與消費者積極的做溝通。

從苗木銷售出發,以前我們是站在賣方思維的角度來做生意,但現在我們是用買方思維來做生意,這看似是被迫轉換的角色,但實際上不管是賣方思維還是買方思維,其本質都是為了將產品銷售出去。所以也不用單獨的將它們割裂開來。

苗木銷售方在建立營銷體系時,既要從產品出發,也要考慮消費者的需求,在定價格的之前,要看需求方願意付出什麼樣的價格,既要建設渠道,也要考慮苗木的銷售半徑,對需求方是否有吸引力,既要建設一個單向宣傳的方式,也要積極的與需求方來溝通達成雙向的互動。

在賣苗之前,如何營銷也是一門生意?

2、定位

定位理論的核心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打造品牌”為中心,以“競爭導向”和“消費者心智”為基本點。

定位理論認為消費者心智是隻能接受有限的信息;喜歡簡單,討厭複雜;缺乏安全感;對品牌的印象不會輕易改變,容易失去焦點。

從苗木的角度也說,打造單品是塑造定位最好的一個方式,從消費的心智模式中來看,單品的打造符合消費者心智的基本需求,能讓苗木生產者在有限的單品中收穫最大的價值。在需求方的心裡種下一個你的企業某個單品做得特別好的印象,從單品出發,樹立你的苗圃在客戶心中的定位。在客戶需要某種產品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你。

3、不要拘泥於打廣告的地方

這樣的想法容易侷限自己的思路,實際上,做營銷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把廣告打在不該打的地方。許多苗木人思維模式被禁錮,總覺得需求是從行業內來,所以投放廣告的渠道都是在行業內部。其實所有能跟消費者發生交集的都屬於可以當做傳播媒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