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宝在他眼里连馒头都不如?一张纸又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

在发布了这篇文章:

以后,有用户留言说:

「一张纸而已,能为社会进步做多大贡献?」

「饥饿的年代还不如一个馒头有价值。」

「国人把这些东西称之为国宝,请问可以安国吗?可以振国吗?可以强国吗?」

「饥不能果腹,冷不能御寒」

……

于是,我们想借此和大家探讨这个问题:

一幅画,或者说,一种文化、一件艺术品,对我们,究竟有什么用???

文化艺术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说:

“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因此我的儿子们能够学习数学和哲学。我的儿子们应该学习数学、哲学、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这样他们的孩子就能够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物和瓷器。”

艺术也许是最没用的学问,但我们如此努力就是希望下一代有朝一日能去学习这些毫无用处的学问。也许人生最终极的追求,就是成为美好的一部分。当然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美好的。

我们来看看大咖们是怎么说的?

1、启功先生谈艺术的「无用之用」。

关于文化艺术的作用,启功先生有个很有意思的比喻。文化艺术之于社会,好比眉毛之于脸面。如果一张脸上没有眉毛,又成何体统?

文化艺术包括眉毛的“毫无用处”,实际上正是它的用处,通常称作“无用之用”。这个“无用之用”具体表现为二:

第一是“成教化,助人伦”也即黑格尔所说“服务于社会的崇高目的”,张彦远称作“有国之鸿宝,理乱之纲纪”即“名教乐事”,使观者得到精神上的教化。

为什么国宝在他眼里连馒头都不如?一张纸又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

巴伯罗·毕加索《格尔尼卡》

▷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八十七年过去,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

第二是“以无用之事,悦有涯之生”,也即黑格尔所说的“服务于个人的闲适心情”,董其昌称作“以画为乐”,使作者和观者排遣寂寥、发泄郁积,得到个人心情上的愉悦。

为什么国宝在他眼里连馒头都不如?一张纸又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

清 八大山人 孤禽图

▷八大山人的绘画,大多缘物抒情,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寓意,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禽鸟一足立地,一足悬,缩颈,拱背、白眼,一副既受欺又不屈,傲兀不群的情态。「墨点无多泪点多,给世界一个大大的白眼」。

在“社会崇高目的”和“个人闲适心情”之外,绘画的第三大功能便是满足创作者和观赏者的本能

为什么国宝在他眼里连馒头都不如?一张纸又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

元代 钱选《山居图》卷

▷钱选以自己的隐居生活为题材创作此图,他说:「山居惟爱静,日午掩柴门。寡合人多忌,无求道自尊。鷃鹏俱有志,兰艾不同根。安得蒙庄叟,相逢与细论。」

五官科中只有四科而没有眉毛科,但五官科不能因此叫四官科,脸面之不能没有眉毛,正与社会之不能没有文化艺术是一样的道理,其“毫无作用”,因此而为用矣。


2、龙应台:艺术,或文学,最神奇的地方在哪里?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艺术,或文学,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一方面突出个人和群体之不同──任何艺术表达都是个人创造力的舒张和个人能量的释放,另一方面它却又把孤立的个人结合成群体。

龙应台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地带了八十五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

为什么国宝在他眼里连馒头都不如?一张纸又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

遥远的十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十五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身处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失声痛哭:“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父亲十六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个十六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七十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为什么国宝在他眼里连馒头都不如?一张纸又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

梵高《蹒跚学步》

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止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四周多的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

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要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父老们和他们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社区的礼拜

从《四郎探母》,我如醍醐灌顶似地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俄底浦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

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蘸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为什么国宝在他眼里连馒头都不如?一张纸又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

罗中立《春蚕》,又名《母亲》

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种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转型成精神相通、忧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

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验过“四郎”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文化便成为它最重要的黏合剂。

……

艺术,或文学,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一方面突出个人和群体之不同──任何艺术表达都是个人创造力的舒张和个人能量的释放,另一方面它却又把孤立的个人结合成群体。

你说,创造力舒张,个人能量解放,而社会却为什么不走向分崩离析?为什么反而走向“有意义的拼图”?也就是说,一个多元分歧的社会,依赖什么来凝聚?

除了文化的力量,还有什么呢?


3、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艺术如此重要。

去年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在混沌大学课程中讲:艺术有什么用?

周院长说:说到“艺术有什么用”,就如问别人:“为什么要喝酒”的性质是一样的。

长期以来,艺术在中国只是饭后茶余可有可无的东西。

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

科学与艺术,二者犹如鸟之两翼。因为一个人想要获得一生的幸福,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的生活条件,还要拥有体验幸福感受的能力与素质。」

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

「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个感性素质低的民族。我一直认为中国当下如此可怕的环境问题,是和我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压制人对美的愿望,否定艺术审美功能的一种报应。如果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能够持续30年强化艺术教育,培养出一代热爱美,热爱艺术的公民来,我们现在苦恼的很多问题都不存在了。

改革开放初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口号迅速传播,通俗易懂。让我们国民重视了科学,重视了理性。」

周院长也想发明类似传播的话,让大家重视艺术:

要想成功幸福,从小热爱艺术。

契科夫说:艺术给我们插上翅膀,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罗曼·罗兰说: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

所以艺术并不是毫无用处的东西,它像我们的眉毛;他触动我们的内心;他让我们体验到美好和幸福……

关于艺术的作用,你有什么观点呢?欢迎和我们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