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愿背古诗词?那是方法不对头(一)

点击上方蓝色字,加关注!

小学生不愿背古诗词?那是方法不对头(一)

韩兴娥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她用开学和期末各两个星期就能完成语文课本教学并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剩下的时间和学生在课堂上共读课外书,探索出一套才能平平的一般老师也能容易操作的“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法。

小学生不愿背古诗词?那是方法不对头

文 | 韩兴娥

一年级,鹦鹉学舌诵古诗词接龙

纳入我教学计划的、适合一年级教学的古文内容和方法有很多,但我首先选择“古诗接龙”。就像成语接龙一样,上一首的诗尾接下一首的诗头。

1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劝学 (宋)朱熹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3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 商歌 (宋)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5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题目、作者背不背、讲不讲?

在一年级,最重要的是抓住死记硬背这个关键时期,只诵读不讲解,对题目、作者完全可以视而不见。网上有的诗词,书店里现成的图书,我们奉行“拿来主义”。低年段的小朋友仅仅跟着录音、指着印出来的古诗诵读即可。甚至不指着文本,只是跟着鹦鹉学舌也可以,把录音当上课铃声,两分多钟听完20首诗词的录音就上课。

这种念的不知是什么字的“鹦鹉学舌”,当时看来毫无用处,但二年级再对着文本学习时,孩子会有恍然大悟、似曾相识的感觉。

如果让学生看着书正式学习,也可以不做解释,诵读间隙穿插比赛活动,就起到了休息、调节的效果。

古诗接龙的录音速度较快,像打快板一样,学生学得也快。但吟诵的速度极慢,与接龙形成强烈的对比。我选了一部分诗的吟诵录音放给学生听,并重点选择几首反复放,和学生一起跟着录音吟诵。

在一年级进行吟诵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会多少技巧多少诗,而是让孩子产生对吟诵的认同感。我曾经让高年级学生跟着录音学吟诵,他们不但没有觉得美,反而觉得好笑。吟诵一定要从一年级开始,学生会慢慢爱上吟诵,爱上我们美丽的汉语。

小学生不愿背古诗词?那是方法不对头(一)

韩老师在课堂上

二年级,边诵读边理解大意

二年级教学古诗词接龙,可以适当加一些轻松的理解方式。

比如看图理解。

小学生不愿背古诗词?那是方法不对头(一)小学生不愿背古诗词?那是方法不对头(一)

前面的图是成都周平昭班的家长、西南交大的何淼老师画的。我们几个班的学生都跟着何老师的女儿沾光,用这么形象生动的方式还理解古诗。后面的图是我的三年级学生姜梓杰画的,在他的带领下,年假中,学生们一边看《中国诗词大会》,一边往家长群中发画,让同学们猜。

小学生读古诗重在诵读,我的班一个多星期学完二百首古诗,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正确地熟读,部分优秀的同学能够熟读成诵。虽然包括一部分以前熟悉的古诗,但速度还是够快!如何提速?还要学得有趣?那就要在诵读的基础上穿插讲解大意。

首先是听录音,专门找个小朋友负责开播放器。上课题声一响就插上u盘播放,学生一边往教室座位上走,一边背诵,坐下后就迅速翻开文本指着念。孩子手中的文本大多是没有解释的,200首诗仅用几页A4纸就排得开,所以能迅速找得到。学生手中也有带注音、注释的文本,但要求那些“懒蛋们”必须带最简短的只有诗词的五页纸。为了帮助那些“超级巨懒”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我给每一排找了一个“排长”——由已经背过这一百首诗的学生担任。排长前后走动,帮助自己那一排同学迅速找到所念的诗词。

录音就是上课铃声,每节课播放25—50首。一个多星期总共把200首诗播放了三遍。

课堂上再重点诵读生疏的古诗。我念诗词的题目,学生连同题目、作者、诗句一起连读两遍。然后,我再引导他们简单理解。解释完再读两遍,然后进行下一首。

读多了,读熟的,自然而然就理解意思了。但只诵读,课堂气氛会有些沉闷。老师应该在诵读的间隙穿插简单的、内容活泼的解释,这种解释只是让学生粗知大意就行,不用逐字逐句解释。

老师问,学生七嘴八舌地答。老师问的问题其实就是引导学生理解。如:

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是一首情诗。谁在唱情歌?

从“闻郎江上踏歌声”中知道是一个叔叔,一个小伙子在唱歌。

他为什么唱情歌呢?也许他喜欢对面的姑娘,想对她表达爱意,但如果小伙子直接走到姑娘面前,对她表白:“我爱你!我喜欢你!”姑娘可能拒绝,也可能会骂会小伙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小伙子会多难堪啊!

于是,这个才华横溢的小伙子采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开口唱歌。清亮的嗓音犹如高原上的一只雄鹰高亢嘹亮,自然会吸引到对面的姑娘,姑娘要是喜欢“郎”,也会跟着轻声附和起来,这样就说明姑娘对小伙子也有爱意;要是姑娘不喜欢,就会对小伙子说:“你这唱的什么呀!太吵了。”小伙子则可以对她回复:“我又没有唱给你听。”进退都可。用唱情歌的形式表达爱意,即使被拒绝了也不失面子。所以最后一句,“道是无晴却有晴”。表面上是说这边日出那边下雨,实际上是小伙子的歌声中带着一份浓浓的情意。

病 牛 宋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知道李纲吗?这个李纲是岳飞的上司,北宋末南宋初的大将。李纲临死的时候一直喊“过河!过河!”知道是哪条河吗?

黄河。黄河以北已经沦陷到金兵手中了。 带病耕地力尽筋疲劳作的牛是谁?病牛为什么带病耕作?为了众生皆得饱。李纲、岳飞都为了民族大义不讲个人得失任劳任怨的老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这个大名人有个好朋友——王昌龄,他这次倒霉了,从哪看出的?(左迁:古时候贬官),他被贬哪去了?(龙标)远不远?(很远,从夜郎西看出)李白就用自己的心来陪伴王昌龄去。李白和王昌龄是好朋友,还和谁是好朋友?(《送孟浩之广陵》《赠汪伦》)学生背诵相关古诗。

还自广陵 宋 秦观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秦观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景物?(水鸟们聚集在一起,傍晚时飞起来很壮观等),它不怕什么呢?(过尽行人都不起)怕什么呢?(忽闻冰响一起飞)。

秦观是什么人?秦观是苏轼的弟子,师徒关系。(拓展苏轼的诗词)还和谁有关系?(陆游)秦观又叫秦少游,传说中他曾经是苏轼的妹夫。秦观是北宋人,陆游是南宋人,没有见过面的,但陆游的名字就秦少游而得来。(拓展陆游的诗词)

画松 唐 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这首诗写的什么?一幅画。画的是一棵松树。画得像不像呢?画松一似真松树。

进一步,班上一同学王耀民举例:

画民一似真耀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北海学校见,三五班中第一排。

这样一说,小孩子都高兴。

你看,王耀民画得真不真?我们在画展里见到这样一个人物的形象,画的是北海学校的王耀民。有人看着画像说,曾经在北海学校三年级五班见过他。说明画得太逼真了。画上的小松树是天台山上石桥南边的第三棵。

还有哪首诗说画得很像?

学生背诵:“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未完待续)

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语文教师, 齐鲁名师。编有“《学拼音儿歌77首》《多音字儿歌200首》《韵读成语》《中华上下五千年》《读论语学成语》等,为有志于‘课内海量阅读”的师生提供了系列课堂共读图书,还编著有《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上下册》 。

小学生不愿背古诗词?那是方法不对头(一)
小学生不愿背古诗词?那是方法不对头(一)

征稿

以下话题诚征稿件

诗词教学、文言文教学的独到方法

读书心得+教学反思

名篇名作荐读

字数:3000-5000

邮箱:[email protected]

/策划:李节

/美编:哈娜

语文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

阅读有时,关注有时,转发有时

思想 | 趣味 | 文化 | 理想

点击标题,阅读清话热点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