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取景的禮士衚衕 宰相劉羅鍋曾住在這裡

禮士衚衕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南部,東起朝陽門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有支巷通演樂衚衕、燈草衚衕,北有支巷通前柺棒衚衕,屬朝陽門街道辦事處管轄。在明清時代,這裡是販賣驢騾的市場,叫“驢市衚衕”。直至清末宣統年間,這兒廢除了牲口市場,人們才巧妙地依諧音改稱之“禮士衚衕”。

《大宅門》取景的禮士衚衕 宰相劉羅鍋曾住在這裡

這條衚衕裡,很多院子的門前都有“保護院落”的字樣,看得出來,住在這個衚衕裡的人不簡單。

據說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裡的劉羅鍋的故居就在這條衚衕裡。《順天府志》記載:“驢市衚衕亦稱騾市。”清乾隆朝父子宰相的劉統勳和劉墉的宅邸,就在這條衚衕中。《天咫偶聞》記載:“劉文清公故第在驢市衚衕西頭,南北皆是。”說的是劉墉即被稱劉羅鍋宰相的故宅。而《今白華堂詩錄·詠懷》有句雲:“海岱瞻山高,風塵苦身賤”。自注雲:“海岱高門第,御賜劉文正句也,時寓驢市衚衕劉氏之北宅。”這說的是劉墉之父劉統勳的故宅。今天來看,劉統勳和劉墉的宅邸大概在禮士衚衕70號院。

《大宅門》取景的禮士衚衕 宰相劉羅鍋曾住在這裡

詩人邵燕祥也曾住在這條衚衕裡。邵燕祥在《邵燕祥自述》中寫到:“我出生在東四禮士衚衕。”他自幼生活於此,熱愛京都。1949年10月,還不到20歲,就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了有名的長詩《歌唱北京城》。這首詩是借鑑北方鼓曲唱詞的節律寫的,洋溢著熱愛京華之情。1951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特意用“歌唱北京城”來命名,以彰顯熱愛國都之心。邵燕祥曾經的居所在禮士衚衕22號。

曾經居住在禮士衚衕的還有不少賢達之士。清末軍機大臣世續,乃慈禧股肱之臣。辛亥革命後,在諸大臣中首先表態贊成宣統遜位,並受命磋商優待條件。可謂識時務、知變通的官員。

畢畢德是中國現代眼科學的主要奠基人。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後赴著名的維也納大學眼科進修,獲博士學位。這麼個精通英語的洋博士,竟打破多年傳統,率先使用漢語授課,使許多欲赴協和進修的眼科醫生如願以償。他確實是獨具慧眼、敢於變通的專家。

鄭洞國將軍,畢業於黃埔一期,是抗日名將。在解放戰爭中率部脫離國民黨陣營。毛澤東特地電示東北局對鄭將軍“應給以禮遇”。他目睹新中國蒸蒸日上、人民安居樂業的情景,主動表示願意參加祖國建設,受到周恩來嘉勉和毛澤東的親切接見及家宴招待。完全可以說,是位順應時代潮流、善於理性變通的將軍。

《大宅門》取景的禮士衚衕 宰相劉羅鍋曾住在這裡

129號院

衚衕內129號院的主人為清末漢陽知府賓俊,民國時,日本投機商李彥青趁日本大地震之機販大米發了橫財,買下這所院子。曹錕當政時,李彥青被槍斃。此後此宅又轉手天津鹽商李善人之子李領臣,李領臣請朱啟鈐的學生重新設計,使整個建築風格典雅。解放後成為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館,後又為中國青年報社和電影局使用。電視劇《大宅門》就是在路北129號清時武昌知府的豪宅拍攝的外景。

這些都是衚衕裡先賢們留給後人的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禮士衚衕,是條幽深的巷子,同深處有濃郁的綠蔭,兩旁是灰色的牆壁和屋瓦,老北京的味道還是很濃,只是那些人和事已去,徒留世間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