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併重組浪潮過後,印度陶企發展情況怎麼樣

印度是世界上第三大陶瓷生產國和第三大陶瓷消費市場,主要出口非洲和波斯灣地區。原材料產地、廉價勞動力、從事瓷磚生產的歷史、相對完善的工業發展框架,都是印度陶瓷發展的優勢。相比起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等印度附近地區的國家,印度對於中國瓷磚的需求並不算很急迫。

Gujarat是印度陶瓷產業的中心,該地區有600多個瓷磚廚衛品牌,大約有70%的印度瓷磚產自Gujarat。

印度陶企基本都是家族產業,其中50%都是小規模的陶瓷衛浴企業。進入2015年以來,隨著房地產、裝修行業的旺盛,各種規模的陶企都得到了發展,然而競爭依然十分激烈,一些小企業/小作坊選擇與規模較大的企業兼併,使企業得到生存和喘息的機會。

Gujarat的一家衛浴大廠,日產量可達4000件

2015-2016年,印度陶瓷界經歷了一輪聲勢浩大的兼併重組潮,從結果來看,是印度公司陶瓷行業的重整和調整,淘汰了一批低效的作坊生產。對於成功兼併的雙方來說,大部分都有著積極的成效。規模企業開拓了新的市場,通過接納當地的陶瓷企業,更快了解該地區的消費需求,也讓當地消費者更快認同新品牌。小型陶企的設備和管理模式更新換代,有了更充足的資金支持,同時幫助大企業降低開發市場、生產運輸的成本。

然而,印度陶瓷產業發展的侷限也很明顯,首先,儘管已經過一輪的產業調整,新的技術設備被引進大規模陶企,許數印度陶企依然保持著高耗能低產出的傳統生產模式,機械化程度低,廉價的印度勞動力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其次,陶瓷行業依然以家族生產經營方式為主,家主決策權力大,現代管理模式的陶瓷企業少之又少,哪一代當家家主腦抽筋,這品牌也就玩完了。最後,印度人人均瓷磚消費量僅僅為0.59平方米,相比起巴西(4.12)、中國(3.33)和越南(2.80),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印度城市孟買,蜂擁入城的印度農民讓孟買在短短十年間人口暴增,到今天,每五個孟買居民就有一個住在孟買城中心附近的貧民區裡。密密匝匝見縫就起的平房,瓷磚基本不在考慮範圍以內。

印度陶瓷行業也深知這些缺點,不過他們十分看好印度龐大的人口未來幾年將會帶來巨大的人口紅利,隨著城市人口膨脹,對瓷磚和衛浴產品的需求將會不斷擴大,帶來陶瓷行業的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