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封候制度无法使古代中国像欧洲一样千百年不改朝换代?

Toys-crazy

首先呢,欧洲中世纪时并没有能延续千百年不改朝换代的帝国。即使是延续了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国,其内部也是经历了十多个不同的王朝。再者,欧洲中世纪的采邑制和中国商周时的分封制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欧洲采邑制下的封建君主,其地位更加类似于诸侯联盟的领袖,他的权力往往只集中在自己的领地上,与实力强大的封爵联姻往往是他们依赖的巩固自身统治的手段。同时这种封建领土割据的态势还和教皇的势力渗透交错在一起。大家应该多多少少对中世纪的教俗之争有所了解,著名的卡诺莎之行是一个例证,


而就连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红胡子巴巴罗萨,他也曾经迫于国内诸侯动乱的局势而去向教皇负荆请罪。在天主教盛行的地区,被教皇开除教籍的国王就失去了其统治的合法性,给麾下拥兵自重的诸侯一个反叛的合理理由。所以说,采邑制下的欧洲,地方封爵的军事力量既是中央王权力量的强大助力,也是其强大威胁。

商朝时的分封制,其封国主要是在边远地区,并且其主体是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族,这些封国的文化经济基础远远不能和中央政权相比,而且其军事力量也受到边疆外诸民族的威胁。而反观中世纪的欧洲,很多领主的封地都是在交通中枢,经济重镇,战略要塞,其家族统治的触手根深蒂固。

所以说,采邑制实质上是加剧了欧洲的分裂,使强大的统一的政权难以出现。而强大的诸侯可以在原来国王世系的家族绝嗣后,争夺王位。


南风过境与夏夜流星

中世纪的欧洲和商朝真的不同,甚至和周朝也毫无相似之处。

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最相似的当属南北朝!



商朝本质上是一个部落联盟体。各部落或农耕、或游牧,并没有后世的华夷之别。各个部落共同尊奉商族为天下共主,商族是其中最强的一支,对部落有强大的威慑力。

中世纪的欧洲,其混乱的局面是由于“共主”的缺失。

当旧的权威共主罗马帝国倒下,新的权威却迟迟建立不起来。查理曼大帝曾短暂统一西欧,然而他所建立的帝国在他死后很快分崩离析。

这其中也有罗马教皇的作用。罗马的教皇们想复兴罗马帝国,建立权威,所以催生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出现。然而在其他强权如英格兰、法兰西的眼里,这个所谓的帝国既非神圣,也和罗马帝国毫无关系。也许其首领在教皇的支持下享有皇帝的头衔。然而他并不比英格兰国王或法兰西国王有更大的权力。

欧洲中世纪一千年没有改朝换代,只是一种错觉而已!



欧洲的这种“势力均衡”的局面,一直持续到近代。期间不断出现强权想要整合欧洲,如拿破仑、希特勒,然而都以失败告终。

欧洲在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中国,商、周时期,虽然统治方式有别(商是部落联盟,周是封建诸侯),然而中央共主对诸侯都有号召力与统治权。(虽然后期权威不再)

其实与欧洲中世纪最相似的当属南北朝时期。

西晋王朝的灭亡,中央共主缺失,使得北方陷入五胡乱华,晋室则跑到江南建立小朝廷。中国历史由此进入黑暗的南北朝。

这与罗马帝国灭亡所导致的欧洲群雄争霸何其相像!




探微阁主

欧洲不改朝换代?看看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国家也是改朝换代的好吧。

不过,中国王朝的改朝换代与欧洲各国的改朝换代确有不同,中国的改朝换代是皇帝换了朝代,连国家号字也一并换掉,而欧洲国家一般是朝代换了但是国家的名字不换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主要是跟欧洲的国家构建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今天看到的欧洲,宗教对于世俗政权的约束力可能接近于无。但是在中世纪的欧洲,罗马教廷对于欧洲各国的约束力是非常强的。

因为在那个时候,所有的国家,国王在继承王位或者皇位的时候,都必须要得到罗马教皇的册封之后,才能得到世俗贵族以及平民百姓们的认可,不然的话,这个继位的皇帝就属于非法,会遭到周边国家以及罗马教廷军队的征讨。

这种状况从罗马帝国确立基督教为国教开始,一直到今天都存在于欧洲的君主立宪国家。

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比如英国女王继位、法国拿破仑皇帝继位都是经过教皇的册封仪式之后,才正式登基成为国王和皇帝。

欧洲的国家也是在不断的改朝换代的。

不改国家名,是不是意味着在欧洲国家里,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家族做国王和皇帝呢?其实也并不完全是。

举个例子,说说法国,法国从法兰克王国开始,就经历了:加洛林王朝(843年-987年)、卡佩王朝(987年-1328年)、瓦卢瓦王朝(1328年-1515年)、昂古莱姆王朝(1515年-1589年)、波旁王朝(1589年-1715年)。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欧洲国家,虽然国名没有出现变化,但是国家里的国王则已经是换了一代又一代了。这个事实上应该也算是改朝换代了。


有书博物馆

首先,欧洲中世纪和商朝都是分封制,君主并不直接控制全国多数国土,而是通过分封领主间接控制土地,所以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而非无限的。在这种情况下,王朝就可以延续的时间足够长。如果是孔子家族、古代日本天皇那样,几乎毫无权力,那么甚至可能万世一系,永远延续下去。所以,延续性和权力的大小是成反比的。

其次,欧洲的封建国家没有朝代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欧洲各国都是多次改朝换代的。别的国家历史我了解不多,但是英国历史、古罗马历史我知道,改朝换代是非常频繁的。



英国历史上就有诺曼王朝、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分裂)、都铎王朝(统一)、斯图亚特王朝、革命、斯图亚特王朝、汉诺威王朝、温莎王朝共计八个王朝(约1000年时间里)


象眼观天下

欧洲的王朝理论上二战后王朝也是名存实不存的,国王只是礼仪性的,除大英帝国英女王还手握一些实权,西班牙王朝也是几十年前才断开再复位的,所以理论上欧洲也没有什么一千年不改朝换代的王朝。唯一可以讲过千年不改朝却经常换代的梵蒂冈了,教皇是以选贤干部形式当选的,即以德以能力服众当上王位,不以血缘关係当选的!从这点看,王朝长不长久,个人认为是选王者才是王朝长不长久的关健了,亦即是所谓富不过三代定律做成的!个人也认为土地制度农民起义都是外因,最终都是顶层领导顶层设计做成的!


喜喜羊羊喜喜人

中国周维持了800年的统治,自周以后,中国的封建制度就变不再是真正的封建制度,以后的王朝全部是中央集权的王朝。



像罗马这样的千年帝国,其实很长时间就是个吉祥物,权利不大。所以内部的其他大领主懒得去消灭它而已。

而中国的王朝,权利归于一人,一旦因为外敌或内乱中央王朝不稳,就立刻导致群雄逐鹿的局面。



王朝更替,归根到底是资源的再分配。

农耕民族,就是土地的再分配。王朝开始,农民分的土地,然后土地开始兼并。当几百年后,土地越来越集中,当农民土地越来越少,一旦赶上小冰期这样的灾害年代,为了活命必定反抗。

然后土地重新分配,开始新的轮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