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乡村记忆:杨家坟地

聊城乡村记忆:杨家坟地

网络配图

杨家坟地在小河东边,靠着马庄路。马庄路,乃通往马庄之路。那时候,马庄有集,集上有牲口市、粮食市,村里人常赶马庄集。这条路一直通到马庄街里,通到集市上。小时候,我去马庄常常不是为赶集,而是去姨姨家。姨姨家在村东头,集市在村西头,逢集的日子要从集市上穿过。

我们村离马庄并不远,到姨姨家也不过四里多路,但是对于四五岁的孩子却是很远很远,老走,老走,走得腿都发酸了,快要走不动了,不想往前走了,还是走不到。走不动了,母亲就和我坐下来歇一会儿再走。一路上总是要歇三四次。我已经到了母亲背不动,也不能再背的年龄。杨家坟地是我们途中必歇之处。这片坟地在路的南边,距路只有几米远,那里有七八座高大的坟墓,坟地里长着七八棵比屋梁还要粗的白杨树。这些白杨全是笔直的,高得快挨到天上的白云彩,它浑身都是青白色,树身上长满了一个个神秘的大眼睛。用手摸一摸,树皮滑溜溜的,只有大眼睛那儿挡手。杨家坟地就像一个打麦场,地上光溜溜的,一棵庄稼也没长。高大的坟墓都是土堆的,连一块砖石都没有。叫人奇怪的是,坟上也什么都不长,连一棵红榴榴(野枸杞)也不长,全是光溜溜的,跟坟间的空地一样。坟间的空地不只是光溜,还挺瓷实,像石头一样硬,覆着一层白碱。偶尔钻出一棵野草或野菜,也不向高处长,都是矮矮地贴着地皮,沿着地皮生长。跟随母亲走到杨家坟地,在坟地边的大片空地上坐下来,如释重负,发酸的两腿立刻轻松了。

大杨树下,有许多大蚂蚁窝,一个蚂蚁窝在地上就是一个针眼儿大的洞。蚂蚁们从窝里跑出来,朝树上爬去。它们个子都挺大,很威武,穿着一身土红色的外衣,就像身穿盔甲的勇士,从大杨树上飞快地爬上爬下,鱼游一般。这些红蚂蚁真是爬树的能手,你看它们爬得那么熟,那么快,却没有一只爬着爬着突然摔下来。你若追踪一只,会看得眼花缭乱,一会儿就不知道它跑到哪里去了……我坐在地上,看得出了神,很想问问,它们爬树的本领是跟谁学的,怎么这么好。这时候,忽然听到了母亲喊我走的声音。我如梦突醒,被母亲一把拉起来,又踏上了去姨姨家的路。

从姨姨家回来,我们也要在杨家坟地歇一歇。我还要坐在那里看一会儿蚂蚁爬树,蚂蚁入窝。

等我长到能拿镰刀的年龄,就和小伙伴儿们到处拔草寻菜了。小河东的大片田野是我们常去的地方。在杨家坟地周围的时候,我们也会歇一会儿,玩儿一会儿。我们坐在光溜溜的地上走“四块子”;我们把包袱铺开,闭上眼睛躺一阵。树冠就像一面巨伞为我们遮住了火球似的太阳,我们在树荫里望着高高的树冠,看风在树冠上穿过,翻动着暗绿色的大片叶子,哗啦哗啦响;看长尾巴的灰喜鹊在树枝上飞上飞下,喳喳叽叽叫,那是多么自在,多么舒坦!……长大了的我,不再无忧无虑,不再迷恋蚂蚁爬树了。

杨家坟地很大,却没有一座墓碑,只有那些高大、笔直的白杨树。但是,有了那些白杨树,我们走在这条路上,远远地就能知道走了多远,到了白杨树那儿,正好走了一半路,快到家了。后来,马庄的集市取消了,通往马庄的路也逐渐荒废了。北边去县城的城路一修好,北半边的人去马庄都走城路了。城路连着公路,公路在北面贴着马庄村向东伸去。南半边的人都走李堂路了,中间这条马庄路衰亡得更快了。而今,它已经彻底消失了,我们连路影儿也找不着了。那路边的杨家坟地呢,大约还在,可那些高大的搂都搂不过来的白杨树,恐怕早就不在了。没有了这群大杨树,那些曾在树上搭巢的喜鹊,那些乌云一样落满枝柯的乌鸦,树和永远与害虫为敌的啄木鸟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聊城 王西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