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新地標鄭北大橋正拔地而起,離“高空牽手”又近一步

沒有大型的塔吊

跨過十幾條慢速通行的既有鐵路

伸出92米的最大懸臂

5月13日

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

鄭州市農業路快速通道工程鄭北大橋

完成第三輪次頂推施工

鄭州新地標鄭北大橋正拔地而起,離“高空牽手”又近一步

鄭州新地標鄭北大橋正拔地而起,離“高空牽手”又近一步

這段橋樑是鄭北大橋整個頂推施工過程中的要點和難點。

頂推?

聽上去很專業的樣子

說白了,其實很好理解:

即在大橋一頭將未來橋身的主體結構鋼樑拼接

然後一段一段朝鐵路編組站上方“伸”過去

最終在編組站上空完成橋樑架設

鄭州新地標鄭北大橋正拔地而起,離“高空牽手”又近一步

我們來回顧一下前兩次頂推施工

鄭州新地標鄭北大橋正拔地而起,離“高空牽手”又近一步

4月9日,第一輪頂推。 

鄭州新地標鄭北大橋正拔地而起,離“高空牽手”又近一步

4月26日,第二輪頂推。 

 因為大橋下方是繁忙的鐵路貨運編組站,所以不能採用常規的在橋下搭建大量腳手架的方式施工。

  鄭北大橋全線設置了28套起頂設備,南北兩側對稱分佈。

頂推施工前後計劃用時150天

 跨鐵大橋鋼樑頂推將分6輪進行,屆時,整橋400多米鋼樑將全部跨越鐵路北編組站區域。

跨鐵大橋頂推施工創下多個國內之最

該橋設計為單塔鋼混結合梁斜拉橋,主橋寬43米,雙向十車道,是國內同類橋型中跨度最大、橋面最寬的結合梁斜拉橋。

  大橋主塔為H型索塔,塔柱設計高度150米,未來將成為農業路沿線一個地標性建築。全橋共設36對72根斜拉索,單根索最大長度達239米,斜拉索最大索力承重達900噸,是目前國內同類橋樑中最重的。

鄭州新地標鄭北大橋正拔地而起,離“高空牽手”又近一步

鄭北大橋效果圖

大橋計劃年底建成通車

鄭北大橋是東西走向的鄭州市農業路快速通道工程的一部分,需跨越鄭州北站。鄭州北站位於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幹線的交會處,日均辦理車數3萬多輛。

鄭北大橋建成後,將跨越亞洲最大、最繁忙的編組站——鄭州火車北站

,給鄭州市快速交通系統中的兩環“井”字規劃,寫下重重一橫。

鄭州新地標鄭北大橋正拔地而起,離“高空牽手”又近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