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濟腐敗案,朱元璋差點把中央六部一鍋燴

一個經濟腐敗案,朱元璋差點把中央六部一鍋燴

明初初年,有四大案件,每一個大案都使得官場血流成河,讓後世觀者觸目驚心。其中的郭桓案更是險些將六部一網打盡。

郭桓,是明朝初年的大臣,官至正三品的戶部侍郎。明朝的戶部掌管全國疆土、田地 、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的財政事宜,郭桓約當於今天的財政部副部長。洪武十八年四月,御史餘敏、丁廷舉告發戶部侍郎郭桓利用職權,勾結其他官吏,私吞太平、鎮江等府的賦稅,從此拉開了“郭桓案”的序幕。當時的皇帝朱元璋,從小捱餓,父母都是因為災年時官員貪汙了賑災糧而餓死,從此恨透了貪官汙吏!登基初始就大力肅貪,聽到御史的告發,朱元璋勃然震怒,下令徹查。不查不要緊,抓一個,遷出一串,這一串又拉出無數串來,直到把六部的絕大多數官員都牽扯進來。事後查清郭桓等私吞太平、鎮江等府的賦稅,降低朝廷歲收。私吞浙西的秋糧,浙西秋糧本應該上繳四百五十萬石,郭桓只上繳兩百多萬石。徵收賦稅時,巧立名目,徵收多種水腳錢、口食錢、庫子錢、神佛錢等的賦稅,中飽私囊,總共貪汙折算成糧食有兩千石百多萬石,朱元璋恐這個數字太高,百姓們不相信,對外公示為七百萬石。為此,朱元璋決心趁機掃蕩全國貪官汙吏。朱元璋下令將禮部尚書刑部尚書、六部左右侍郎及以下各司官員皆處死,各省死於獄中的涉事官吏高達數萬人。後來為了追繳贓款,又牽連到全國各地的小富百姓,遭到抄家破產的不記其數。由於牽扯人員過多,全國百姓怨聲載道,朱元璋為了平民怨又將此案的審刑官員處死。

一個經濟腐敗案,朱元璋差點把中央六部一鍋燴

從此案我們可以發現朱元璋的肅貪決心,不會因為犯案人數過多就網開一面。此案之後,朱元璋對官員要求更加嚴格,經常對貪官剝皮實草,以求達到震懾的作用!但是翻看史書在朱元璋時期,腐敗案件也還是沒有根絕。可能這正對了馬克思的一句名言:“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敢犯任何罪行。”如果有足夠的利益,總會有人以身犯險!

一個經濟腐敗案,朱元璋差點把中央六部一鍋燴

《明史》:郭桓者,戶部侍郎也。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趙全德等與桓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髒七百萬,詞連直省諸官吏,累死者數萬人。核髒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時鹹歸謗御史餘敏、丁廷舉。或以為言,帝乃手詔列桓等罪,而論右審刑吳庸等極刑,以壓天下心,言:朕詔有司除奸,顧復生奸擾吾民,今後有如此者遇赦不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