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活不好乾,電動汽車換電模式弊端盤點|80說

相比充電模式,換電模式還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而且個個都是難啃的骨頭。

電池群雄並起的時代

換電不比充電,各廠家對電池的佈置、安裝和管理方法都有自己的一套。而且電池技術還處在群雄並起的時代,很難說將來就是哪一種電池的天下,雖說鋰電池市場前景被看好,但成本高,存在電池的統一性和安全性等問題,依然讓人擔心它能否帶我們翻山越嶺。

成本、安全性、能量密度、充放電速率和使用壽命是決定電動汽車能否被公眾接納的重要因素,現在還沒有哪一種電池能做到每一項都令人滿意。所以,在電池尚不明晰的情況下,換電要成功,就必須保證產品齊全,相信大家不會願意去一家啥都買不到的“百貨超市”吧?

這活不好乾,電動汽車換電模式弊端盤點|80說

但矛盾來了,換電不是開超市,要真啥都齊全了,只怕廠家自己也被拖垮了。

安全界定難度大

這活不好乾,電動汽車換電模式弊端盤點|80說

想必大家已經從各種電池起火事故中,體會到了電池管理的重要性。那我們做一種假設,如果是因為租借方的原因,沒有管理好電池,導致更換的電池安裝到車上後發生起火。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很難界定主要責任人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時候搞不好還得吃啞巴虧。

事實上,換電模式對於汽車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目前的技術還很難保證這一過程的絕對安全。

換電站建設成本高

這活不好乾,電動汽車換電模式弊端盤點|80說

舉例來說,北汽新能源一座換電站的成本約為630萬元,其中建設換電站成本350萬元左右,換電站有28塊備用電池,每一塊成本在10萬元左右。

對比超級充電站剛剛起步的時候,大概2012年,特斯拉一座充電站成本為25萬美元(約157萬)。粗略對比下,同樣在起步階段,一座“獨享”換電站的成本是超級衝擊站的4倍左右。

投資回報率低

現在城市土地資源緊缺,我們不懷疑電池成本遲早會下降,但是建站成本反而可能提高,綜合成本很難被壓低太多。可以預見,換電站根本不可能達到像超級充電站或者快速充電站那樣的規模。

這活不好乾,電動汽車換電模式弊端盤點|80說

雖然特斯拉也推出過換“90秒”電站,不過馬斯克是這麼定義這件事的:“我們之所以推出換電技術,是為了看人們是否會選擇充電模式。因為我們不能完全確定人們是否會更傾向於超級充電樁,所以打造了可以在90秒內完成電量補充的換電技術。但基於目前的狀況來看,換電模式在將來的推廣價值不是很大。”

知名以色列創業公司,電動車“換電模式”倡導者Better Place用自己血一樣的經歷,佐證了馬斯克這一觀點。自創立以來,Better Place融資超過了8.5億美元,投資者包括通用電氣、摩根斯丹利、匯豐、以色列集團等,是歷史上第五大創業公司。不過僅堅持了短短六年,他們就宣告破產了。

798小結:

總之,換電模式雖然有一部分企業有所嘗試,但試探性質居多,這種模式成本高、未知性太大,而且回報速度慢,在超級充電站這種模式都還沒能得到普及的年代,很難相信換電站能有多大的市場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