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取益州後,諸葛亮卻面對這樣的“老幹部”們

214年,在完全佔領益州後,劉備給手下人都升了官。

諸葛亮晉升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前者相當於中將參謀長,後者卻是第一等的實權官職。因為劉備當時就是左將軍,諸葛亮“署”他的“府事”,就有了“執行助理”的資格。諸葛亮的助手是掌軍將軍董和。

從這一年,諸葛亮開始了對四川的治理。在劉備時代的十餘年中,他主要是負責政務,當好劉備的“總管家”。地方管理,農耕稅收,徵兵抽丁,乃至於人事協調,什麼都要顧到。

對諸葛亮來說,這也是全新的體驗。

過去在荊州他也曾管理好幾個郡,但荊州畢竟算劉備的半個“主場”。荊州的文武,除了跟從劉備轉戰半個中國的老部下,其他多數都是仰慕劉備,主動投奔過來的粉絲。可益州不一樣,這是劉備巧取豪奪打下來的,而且在打的過程中流了不少血,也確實有些傷人品。益州的文武百官,有的看不起劉璋,巴不得換個明主;可也有很多對劉璋或多或少有感情,還有的對劉備有反感。再加上劉備原先的老部下和荊州人士,彼此之間又形成大大小小的政治集團,導致益州的人事環境,遠比荊州要複雜許多。年僅32歲的諸葛亮,處在這一團亂麻的當口,要替主公劉備理順這一切,真是想想都讓人頭疼死了。

現代史學研究時,喜歡將蜀漢集團根據籍貫來源劃分為四大“集團”。第一是“原從集團”,指最早跟隨劉備的一批人,典型代表趙雲。第二是“荊州集團”,指劉備在荊州時期跟隨過來的人,典型代表馬良。第三是“東州集團”,指劉焉、劉璋父子帶進川的外地人,典型代表吳懿。第四是“本土集團”,指土生土長的益州本地人,典型代表黃權。當然,這只是一種“簡單粗暴”的劃分,並不能精準定位,所謂“集團”也並不是嚴格意義的政治聯盟,只是說代表在某些重大問題(比如劉備東征)決策時可能具有一種集體傾向。實際上蜀漢內部的鬥爭與妥協,很少以這些“集團”進行分界線,反倒是其他的一些因素佔據主導。

其中的一層勢力,是那些地位崇高的“老幹部”們。他們中有些人能力一般,但資格老,所以地位高。

比如說許靖,當時已經60多歲,是漢朝末年有名的大名士,他在劉璋手下官至蜀郡太守,成都被圍時企圖翻牆出來投降劉備,結果被劉璋發現。為這個事兒,劉備挺瞧不起他,但考慮到老頭子的名聲地位,還是給了很優厚的待遇,任命為“左將軍長史”(方面軍總司令辦公室主任)。

奪取益州後,諸葛亮卻面對這樣的“老幹部”們

再比如劉備的老部下和親家糜竺,當上了“安漢將軍”,開會時排名還在諸葛亮之上,但也只是虛銜而已。還有另一位簡雍資歷更老,是劉備從小一起鬼混的哥們,劉關張最初起兵時簡雍就一直跟著。簡雍即使在劉備親自出席的酒宴上,也是坐沒坐相,瀟灑得很。好在這位老幹部為人豁達幽默,除了說幾句笑話,也不會對內政指手畫腳。

這些沒啥能耐的老幹部倒還好,無非佔個坑,領點薪水。有些有能力又有名位的,就更讓人頭疼。

比如說馬超,年紀不算太大,身份可高。過去是威名赫赫的一鎮諸侯,威震西涼二十年,曾經和曹操面對面掰過腕子,如今英雄落寞,投奔劉備混碗飯吃。劉備看在他過去威望的份上,拜他為徵西將軍,也就是個空頭軍銜。

奪取益州後,諸葛亮卻面對這樣的“老幹部”們

可這樣一來,另一位有能耐,有資格,還有實權的老幹部不樂意了。鎮守荊州的關羽,專門發了封信來給諸葛亮,問馬超的能耐有多大啊?咱劉備集團裡面,誰可以和他一拼啊?

這是擺明了要爭個高低。好在諸葛亮讀了那麼多年書,又和襄陽名士們辯論多年,打發關二爺這種武夫還是有路子的。他就回信說:“馬超這人呢,他文武雙全,是當世的豪傑,好比當年楚漢相爭時的英布、彭越,和咱們集團的張飛不相上下吧。當然,比起您超凡絕倫的關二哥來,還是差那麼一點點的。”一番話說得關羽哈哈大笑,就打消了和馬超爭高低的念頭。有趣的是,關羽還把諸葛亮這封書信到處拿給人看,顯擺說“你瞧,諸葛亮給我好評了!”

當然,老幹部裡面也有懂道理的,比如趙雲。他地位遠不如關羽、張飛,但有大局觀,堅持原則,天字號第一靠譜。

奪取益州後,諸葛亮卻面對這樣的“老幹部”們

劉備集團的很多將領跟著老大過了半輩子苦日子,都窮怕了。打下益州後,看著富饒的天府之國,人人眼睛放光,把倉庫的錢財一搶而空。隨後,大夥兒又餓狼般盯上成都的良田美舍,要劉備把這些房地產也分給各位功臣。

這時候趙雲同志站出來說:“霍去病說過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何況現在國賊曹操比匈奴還可惡呢。這會兒還不是大家享受的時候,要分田地房屋,也要等興復漢室,天下安定後。咱們打進四川,四川人民本來就很受苦了。應該把這些田地房屋歸還給他們,使他們安居樂業,這樣得到民心支持,才能以此為基地興復漢室。”

這樣明理而又不怕得罪人的老幹部,才是諸葛亮眼中的寶貝,可惜的是像趙雲這樣的太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