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提醒:孩子学习不好,情绪低落,这个方法最管用!

父母们,你们也像我一样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焦虑么?

也会因为孩子情绪低落而手足无措吗?

想必你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不太管用。

我们不妨先看看美国几位名人的履历,也许你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学生时代是耶鲁大学棒球队的队长;

奥巴马曾经率领所在高中的篮球队赢得夏威夷州冠军;

普京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的柔道冠军,由他培养的学生成为世界柔道冠军;

就连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是体育高手,大学期间担任校橄榄球队的主力。

发现了吗?作为杰出领袖,这些人拥有睿智的大脑;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具备强健的体魄。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约翰·瑞迪(John Ratey)历经二十余年,揭开运动、大脑、心理健康之间的神秘联系。

在专著《运动改造大脑》中,瑞迪教授宣布:

四肢发达的人,头脑并不简单,因为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在锻炼大脑,运动可以改造大脑!

哈佛教授提醒:孩子学习不好,情绪低落,这个方法最管用!

翰·瑞迪,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国际公认的神经精神医学领域专家,1997年被评为“美国最佳医生”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运动是如何改变大脑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以及情绪的。

学 习,越动越多的脑细胞

我们的人脑由1000亿个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树状分支上的“叶片”,即突触的相互接触而建立连接,以传递错综复杂的信息。

哈佛教授提醒:孩子学习不好,情绪低落,这个方法最管用!

哈佛教授提醒:孩子学习不好,情绪低落,这个方法最管用!

突触:神经元之间通信的特异性接头

随着现代脑科学的蓬勃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脑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重塑

不但连接神经元的突触具有可塑性,可能织就更多、更强的神经网络;而且终其一生,海马体区域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神经元干细胞,经过发育而形成神经细胞,加入到神经网络中,完成“神经新生”的过程。

最终,我们建立的神经网络越发达,储存的记忆和经历越丰富,学习起来也就越容易。在此期间,神经递质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如同催化剂,全程保驾护航,而运动致力于改善的正是这两类化学物质。

哈佛教授提醒:孩子学习不好,情绪低落,这个方法最管用!

研究表明,运动从三个层面提高学习能力:

首先,运动完善思维模式,以提高警觉力、注意力和驱动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心情郁结的时候,索性什么都不想,到外面跑上几圈,回来之后神清气爽,再想想烦恼的事情,实在不值一提。

运动能够改善情绪,调节和优化大脑功能,秘诀就在于运动提高了神经递质的水平,使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和其他化学物质之间达到平衡。

其次,运动让神经细胞准备就绪,促使它们相互连接起来,这是连通新信息的细胞基础。

1990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被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大脑中神经细胞相互联系的看法。实验显示,往培养皿内的神经细胞上撒些BDNF,细胞就会自发地形成新的分支。作为大脑内合成的蛋白质,BDNF促成了突触和神经的可塑性。

运动会促进脑内BDNF水平大幅度提高,这就好比为大脑施肥,吸收养分的脑细胞连结由此变得枝繁叶茂,大脑就是这样“长大”的。

第三,运动激发海马体的干细胞分化成新的神经细胞。

既然连接神经元的突触具有可塑性,那么神经元本身呢?上世纪末,科学家证明神经元就像身体其他细胞一样,正在分裂和增殖,其中,成体哺乳动物脑内的海马区域终身拥有神经元干细胞。

经过解剖,运动的老鼠海马体中新干细胞的数量是不运动的老鼠的两倍!

运动产生大量的神经元!

不过这些新生的神经元干细胞,还要经历一个发育过程才能变成神经细胞,加入到神经网络而发挥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环境优化的刺激,比如学习、社交,有助于神经元的存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则再度发力,激活体内激素,协同促进干细胞分化。

“神经新生”被认为是脑科学史上最大的发现之一,而运动能够诱发“神经新生”,继而为大脑制造出替换零件(新的神经元细胞)。

哈佛教授提醒:孩子学习不好,情绪低落,这个方法最管用!

情 绪,运动是最佳的药丸

现在的孩子,似乎心理更脆弱,情绪不佳倒是小事,怕的是抑郁、焦躁等等心理疾病。

脑科学研究表明,心理异常,实际上是基于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

得过抑郁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越是抑郁,就越不想动;越不想动,就越抑郁。现在你知道了,打破这样的死循环,还要靠运动!

哈佛教授提醒:孩子学习不好,情绪低落,这个方法最管用!

重 塑 大 脑

什么样的运动计划最有效?

美国,伊利诺伊州,内珀维尔203学区,内珀维尔中央高中。

早晨7点10分,一群高中生经过一番热身,踏上学校操场的跑道,这里要进行的是1600米长跑。

因为在第一节文化课之前,内珀维尔中央高中的体育课被称为“零点体育课”

当胖妞米歇尔气喘吁吁地迈过终点线的时候,她得到了一个A,和率先跑完全程的长跑运动员杰克得分一样!

原来,所有学生必须佩戴心率表,根据上面显示的数据,而不是谁最先冲到终点打分。

尽全力比跑得快更重要!“零点体育课”全新的评价理念,完全颠覆了以往更快、更高、更强的打分标准。

与此同时,内珀维尔中央高中的学业水平获得大幅提升,明显超越其他同类学校。

在每四年举办一次的TIMSS测试中(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发起和组织的评测,是国际上衡量学生数学和科学水平的标杆),内珀维尔中央高中学生分别在科学和数学领域取得世界第1和第6的超常发挥;相比之下,全美学生的平均成绩在国际上的排名分别为第18位和第19位。

在瑞迪教授看来,风靡美国的“零点体育课”至少带来两点启示:

第一,什么时间运动,对大脑的效果最好?

2007年德国科学家发现,和运动前相比,人们在运动后学习词汇的速度提高了20%。

运动优化大脑的作用发生在运动后!因为一旦运动结束,血液几乎立刻回流至大脑,这时如果有需要敏锐思维和复杂分析的事情,正是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刻!

研究表明,运动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能持续6周,仅一次运动的“后劲”就可持续1-1.5小时。

前文中提到,运动产生大量神经元干细胞,而环境优化的刺激则有助于其存活与分化,并最终加入到神经网络中。

放到“零点体育课”的环境下,就是一大早的体育课为一整天的学习打下基础,向大脑提供学习所需的最佳工具——神经元干细胞;而后的文化课学习刺激并促使新生的神经细胞连接到神经网络中。

至此,这批“可塑之才”终于荣膺为脑回路的正式成员。

正因为此,“零点体育课”又被称为“学习准备型体育课”。按照这样的规律,以后遇到下午的考试,不妨在午饭前先来一场运动热身!

第二,速度快 ≠ 身体健康。

事实上,在健身非竞技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有没有真的动起来。

那么,多大的运动量才够呢?医学界对此尚无定论。不过,遵循人类祖先的脚步,有氧运动显然是最靠谱的选择:坚持每天行走和慢跑,每周长跑几次,时不时地进行追逐猎物似的急速奔跑。

来自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建议是,每周至少5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在有氧运动中,心率成为衡量运动强度的标准,目前学界普遍认为:

最大心率 = 220 - 实际年龄

低强度运动:最大心率的55% - 65%,常见运动如步行;

中强度运动:最大心率的65% - 75%,常见运动如慢跑;

高强度运动:最大心率的75% - 90%,常见运动如快跑

此外,在具体的运动项目上,有氧运动和复杂活动分别对大脑产生有益影响,作用互补。

因而除了跑步,你还可以做做瑜伽、打打太极、练练杠铃,多多益善。

其中,有氧运动能增强神经递质、建立新的血管来输送生长因子,促使新细胞的生成。

而在强化和拓展神经网络的过程中,复杂活动调动起身体的所有元素投入使用,一边活动筋骨,一边开动脑筋,活动越复杂,对大脑的刺激越大,脑神经之间的连接也就越丰富和发达。

同样的道理,和小伙伴一起活动,或者到户外去运动,大脑受到的刺激多,效果就比一个人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闷头训练要好。

总之,把肢体锻炼和心智锻炼结合起来,大脑一定会变得棒棒哒!

哈佛教授提醒:孩子学习不好,情绪低落,这个方法最管用!

希望各位家长们,能够带着孩子一起多多运动,小孩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减压,使精神状态更好;大人运动除了以上好处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能够通过运动跟孩子成为朋友,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质量更高。相信孩子长大后,一定还会记住你们共同运动的时光。

典妈碎碎念:你好!我是典妈。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虽然很学术化,不是那么易读(典妈已经手动再做做了修改了),但是我觉得对家长们养育孩子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我们常常说“劳逸结合”,都知道适当休息的好处,但是很少有人真把它当一回事去认真实践。看,专家都发话啦,把道理给咱们讲明白啦,咱们一定要实践起来,多陪或鼓励孩子运动。典妈读中学的时候,学习压力也非常大,但是通过早晚各跑一个800米慢跑,慢慢觉得学习也不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潜移默化中还培养了我平稳的心态。

总之,碎碎念这么多,就是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大家切实有用,也希望大家可以关注我,一起来学习权威、科学、有用的育儿知识、英语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