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富裕的贸易之路

本文首发于微博:江-姐来了

通往富裕的贸易之路

1770年,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听说了美洲开始出现一些新兴工业,开始和英国本土的产品出现竞争,他非常不满,说道 :

“殖民地就是一个马蹄钉也不许生产”。

当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也告诫美洲最好要遵守自由贸易,不要去试图发展制造业,否则:

“不但不能加速他们年产物价值的增进,恐怕还会加以阻挠;不但不能使国家渐臻于富强,恐怕还会加以妨害”。

1791年, 美国政府建立之后两年,美国第一届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就离经叛道地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提出了 “幼稚产业”的概念,主张作为必须为“幼稚产业”提供保护,直到其具有竞争力,否则,落后产业只能遭受到发达国家的碾压。

他在报告中几乎提到了,所有美国现在所不齿的招数,一共分为10类:1 、保护性关税 ;2、 禁止进口竞争对手的产品或征收等于同宇禁止的税赋 ;3、 禁止出口制造业材料;4、 金钱奖励; 5、 创新补贴; 6、 制造业材料免税 ;7 、制造业材料退税;8 、鼓励发明;9、 对制造业产品管制; 10 、发展交通以及金融。

当然,欧洲的知识产权制度也并不受待见,支持奴隶制的杰斐逊甚至还觉得知识怎么够私人化。不过,可惜汉密尔顿英年早逝,没有推行其主张。

1812年,美英战争爆发,美国才意识到的新兴工业的重要性,平均关税从战前的12.5%直接提高1820年的40%。

1820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因为发表攻击政府的言论,遭到通缉,流亡美国。在美期间,李斯特开始结识了美国一大批贸易保护主义者,例如14任和第9任国务卿亨利·克莱、丹尼尔·韦伯斯特、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

当时,美国总统林肯也在其经济顾问亨利·凯里等人的帮助下,开始建立具有保护倾向的美国体制。亨利·凯里曾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美国唯一重要的经济学家。此后,从1820到1930年间,美国都是全世界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关税率为35%-40%,同时,美国也是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

在美国游历之后的李斯特在担任公职返回德国时,已经从一个自由贸易者成为了一个保护主义者。他将汉密尔顿以及美国体制等发展经济的措施理论化,写出《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开始鼓吹贸易保护。面对自由贸易者的攻击,他写道:

“如果我是英国人,我几乎不会怀疑亚当·斯密”。

但对落后国家鼓吹自由贸易本质就是踢开梯子。

“这本是一个极为寻常的巧妙手法,一部分人当他已经攀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攀高是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上来”。

“我清楚地看到,两个同样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要在彼此自由竞争下双方共同有利,只有当两者在工业发展上处于大体上相等的地位时,才能实现。如果任何一个国家,不幸在工业上、商业上还远远落后于别国,那么,它即使具有发展这些事业的精神与物质手段,也必须首先加强它自己的力量,然后才能使它具备条件与比较先进各国进行自由竞争。”

经济史学家保罗·巴洛殊把美国称为“现代贸易保护主义的发源地和堡垒”。韩裔经济学家张夏准也发现在整个美国的高关税也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即使在所谓的自由贸易时期,也从达到过英国的关税水平。对于创新的补贴一直搞到50%-70%,远高于日本通产省等政府引导补贴的20%左右的水平。

保罗·缪路尔森的论文在论证贸易的两种情况时,第一种,各国遵循比较优势,A国继续生产高端制造,B过继续生产低端发力,双赢;这就会创造双赢的局面;第二中,B国突然在 A国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力,A国就要遭受损失。

其实,虽然全球贸易基本是就是这两条路,但真正实现经济长期发展的都会走第二条路。因为静态的比较优势,是不可能让国家走向富裕的。斯蒂格利茨证明,各国要走上经济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要在制造业上进行攀登,而绝对不能停留在农业上。

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制造业的生产率的增长是远高于农业的。 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在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如果本国长期满足在所谓的比较优势上,生产率的改善迟早会遭遇瓶颈。

斯蒂格利茨指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学习能力,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上进行不断的学习、积累才可以走上经济发展的道理。他对发展中国家的告诫就是 :

“do not we said, do as we did .”

美国总统威廉·麦金利也颇为得意的说:“我们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农业国;我们成了世界第一大矿产国;我们也成了是世界第一大工业生产国,这一切都源于我们能坚持了几十年的关税保护制度”

美国是实用主义立国,贸易从来都是手段。70年代,日本和欧洲的经济终于从战后崛起,开始能够和美国一较高下,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开始回归。1974后,美国出台贸易保护法,提出了普通301条款,特殊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开始寻求用单边的政治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

纤维、钢铁、彩电、汽车、半导体、农业等等产业,美国和欧盟、日本的贸易摩擦从来摩擦不断,但是这是由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决定的,任何的政治手段,不过是增加贸易成本,或者转移逆差的来源罢了。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中国成为自由贸易的鼓吹者,美国提倡贸易保护都不是新鲜事。这样的角色,美国都扮演过,事实上,是每一个富裕国家都必须要经历的全过程。

欢迎在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媒体平台上关注

@老道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