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王俊洲:零售商別把自己憋到最後只有一句話

撰文|顏菊陽

文章出自公號商業觀察家

國美零售2018年一季度報,國美線上線下整體交易總額(GMV)同比增長29%至人民幣353億元。

財報最大亮點在於,綜合毛利率仍保持17.52%的行業高位水平。比如,對比蘇寧同期綜合毛利率16.65%。

家電品類,除了批量進貨有規模的採購優勢外,零售價通常是社會零售價,即家電零售商銷售價格大都跟市場持平。家電零售商能獲得高於行業平均的高毛利率,背後往往是產品結構的不同。通常情況下,差異化產品比同品類產品平均利潤高出4-5%。差異化產品賣的越多,毛利率就越高。一季度,國美差異化產品銷售佔比48%。

能夠支撐大比重的差異化產品、定製產品的基礎是國美的供應鏈。這也是國美當下和未來要持續深拓的業績和利潤的增長點。用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的話說,國美在成為一家“零售服務商”。

新供應鏈技術

供應鏈是零售商的核心競爭力。

“供應鏈是一門技術,基於數據和需求,提取產品和供應商形成批量,供應商低成本做出來。”這是教科書的說法。

新零售對供應鏈提出新的要求。“用大數據準確提取需求,以需求為主導,通過嚴選、定製的形態滿足客戶的精準需求。”國美對供應鏈的理解是:核心是準確把需求提出來。前端通過數據把客戶需求抓過來,在終端跟廠家根據需求定義商品和價格。

供應鏈的新的定義,源於零售市場的變化:技術推動+消費升級,成為零售當下和未來的主旋律,在推動產生不同以往的新的供應鏈形態。

技術推動:互聯網技術在全流程的應用,創造了全場景。

消費升級:原來賣場都是提供大規模的商品、豐富無比的品項讓顧客選擇,現在則是客戶出現了選擇性困惑。所以,“嚴選”的模式應運而生。

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認為,相比“嚴選”這種供應鏈形態,更高級的形態是定製——基於數據和用戶需求,應用供應鏈技術,把控生產,讓製造商做出一批適合市場和用戶需求的產品。

因為技術的推動,定製也發生了變化。以前定製產品大都靠經驗,或者靠價格。現在定製是看數據。“定製是需求主導,即核心在於有能力把用戶需求抓過來。”王俊洲說,誰對需求瞭解的更深刻,誰主導製造開發。

去年,國美與格力聯合推出的舒享風系列空調銷售規模為10億元。格力空調在國美渠道銷售額約70億元,中高端機型銷售佔比達45%以上。王俊洲與董明珠的規劃,定製空調的銷量至少要在20億元以上。就是將國美空調銷售中客戶反饋的功能需求集中在一起,提出改進要求。比如,設計能讓“風跟著人走”,強調體感關係。

國美和海爾冰箱定製開發的330升五門冰箱,去年開發後在國美獨家銷售10萬多臺,也是國美給海爾提出需求,開發針對中小戶型的新生家庭小兩口的需求。

在定製模式中,國美在設計、模具、加工、物流、售後等方面全程參與。雙方將根據服務的標準制定權,國美獨家享受店面的推廣權、運營權。同時,零售商的定製,意味著產品能直接從廠房到顧客家裡,去掉了中間環節。定製就成為價低物美的競爭性商品。而因為銷售火爆,廠商願意合作的動力就更高漲。

參與制造,國美的底氣是“對於家電產品理解的深度,比別人更深一點”。國美,是一家從上至下對產品有偏好的零售公司。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表示自己會細到親自體驗每一款空調、洗衣機、乾衣機。於是,定製之於國美,成為順其自然的“供應鏈的延伸”。

延伸到“供應鏈服務商”後,國美的利潤就來自兩塊,一是供應鏈利潤,一是提供供應鏈服務的利潤。後者國美稱為“共享供應鏈”。國美搭建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平臺,商品一致,價格一致,會員一致。1700多家線下門店,和線上互聯網平臺,加之社交美店,都是建立在一個供應鏈平臺基礎上。

供應鏈服務商的職能是兩塊:一方面是在產品的生產上,給廠商提出消費者需求方案,定製產品;一方面在產品交付上,給顧客提供更細節更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和三洋定製電視、和格力定製空調、和小天鵝定製洗衣機……除了與品牌廠商定製差異化產品,國美還深度主導製造,即“國美智造”公司,推出國美自主品牌商品。前者的定製是採購人員和現有供應商深度參與合作完成,“智造”是由設計人員完成的。比如國美家電、國美手機,還推出國美的智能家庭方案。後者不單是一個控制部門,重要的是在智能家庭過程當中,給客戶推送其需要的內容。都是把大數據反哺到供應鏈。

比如,國美自己做手機,王俊洲表示,做手機源於國美想做一個自己的整體方案,做一個系統支撐電視和手機、冰箱等,用智能手機作為連接內容環境的入口和系統。而智能家庭中,廚房應該是取代客廳的“未來生活第一場景”,做菜的過程可以放視頻、聽音樂。

今年一季度,國美通過ODM/OEM升級自有智能產品,共涉及10大品類共計518款,提升了個性化商品定製比例。目前,“國美智造”去年完成銷售超過100億元。

國美王俊洲:零售商別把自己憋到最後只有一句話

主導供應鏈

人人都在談供應鏈,包括京東、蘇寧,甚至阿里都在談。國美的供應鏈厲害在哪裡?

王俊洲的觀點是:

第一、平臺模式掌握不了供應鏈,可能掌握物流能力。

第二、供應鏈,需要對顧客的需求提的很準,要對硬件環境理解。前者包括需求能否實際落地,能否做成成品。也包括能把握價格,如何定價,如何做好利益分配。

王俊洲認為,供應鏈核心不是“直採”,直採是最初級的供應鏈。供應鏈的核心在於對需求的把握和商品的定義,更高級的操作是零售商能主導供應鏈,即整個生產製造全過程零售商都要深度參與,掌握整個製造的全過程。“零售商定製要對各個環節材料成本,製造成本等要非常清楚,才能跟製造商討論價格的合理性。”

其次,供應鏈未來的更大增長點在服務。這也是國美謀求的未來的業績增長點。

以數據中臺為核心,國美延長產業鏈條,形成了銷售、安裝、清洗、維修和回收的服務閉環。按一季度報,國美送裝一體化已實現彩電全品牌覆蓋以及一二線城市全覆蓋,空調送裝一體化也已覆蓋90%的空調品牌。

王俊洲說,給客人提供整個家裝的解決方案,提升了消費體驗,增強了客戶黏性,有效建立了客戶“強鏈接”。而原來的通常的做法是隻顧市場有什麼賣什麼,賣出後往顧客家裡一搬就完事了。如今提供整個“家·生活”解決方案時,商品和服務都有了增量價值,同時因為互聯網提供了跟客戶交互的平臺,在提供更多附加價值的同時,效率還得以提高。國美升級背後也是消費升級帶來的必然需求。

王俊洲認為,在家電領域,國美對硬件的理解非常到位。其他品牌企業可能沒有辦法企及。而國美從家電零售商全面向“家·生活”服務商轉型中,“國美家電”的經驗開始順拓到家裝、家居和家服務。這是國美切入10萬億元“大盤子”的“家·生活整體解決方案”,也是國美家電業務共享用戶新的流量入口。

目前,已有31個家裝設計品牌進駐國美60家門店,推動中央空調銷售同比增長超40%,水家電銷售同比增長超20%。

比如,國美跟德國櫥櫃廠直接合作,投入家電、家裝需求共享的智能家裝店。以家為佈局的全場景,給顧客提供一體化的整體方案,品牌客戶共享。

至此,國美由單一的家電零售商,轉變成給客戶提供整體方案的零售服務商。新的模式的利潤構成來源兩塊:一方面是在產品的生產上,給廠商提出消費者需求方案,即定製產品;一方面在產品交付上,給顧客提供更細節更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零售業是做細節,產品也是做細節。有了好的產品,國美的“共享零售”——在社交圈、個人開美店等一系列的產品推廣才有基礎。“對於零售商而言,如果賣同樣的商品,不管通過什麼樣的渠道,到最後只說價格低,我覺得就失去了零售商的意義,零售商別把自己憋到最後只有這麼一句話。”王俊洲說,但現在很多零售商實際上就剩下一句話了。

文章出自公號商業觀察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