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產業發展的幾大技術方向

目前全球和中國儲能累計裝機中,抽水蓄能最高,佔比超過90%,熔融鹽儲熱第二,電化學儲能排名第三;從發展速度來看,電化學增長較快,截至 2016 年底,全球電 化學儲能裝機規模達 1756.5MW,近 5 年複合增長率 27.5%,其中以鋰離子電池累計規模最大,超過50%以上。

儲能產業發展的幾大技術方向

儲能產業發展的幾大技術方向

儲能產業發展的幾大技術方向

電化學儲能具有設備機動性好、響應速度快、能量密度高和循環效率高等優勢,是當前儲能產業發展和研究的熱點,主要應用在電網輔助服務、可再生能源併網、電力輸配、分佈式發電及微網領域。從我國已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項目來看,分佈式發電及微網領域的裝機規模最大,其餘依次為可再生能源併網領域、電力輔助服務領域和電力輸配領域。

從技術方向來分類,主流電化學儲能技術包括先進鉛酸電池、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和鈉硫電池等。

傳統鉛酸蓄電池憑藉其安全可靠、 容量大、性價比高等優點,在儲能領域仍具有穩固的地位。特別近年來,以鉛炭電池為代表的新興鉛酸技術的出現,大大彌補了傳統鉛酸電池比能量低、壽命短等缺點,使其在大規模儲能領域的應用成為可能。

鋰離子電池由正負電極、隔膜、電解液組成,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溫度範圍寬、無記憶效應、可快速充放電、環境友好等諸多優點,目前在國內已廣泛應用於各類 電子產品、新能源車和電化學儲能等領域。特別受下游新能源車動力電池需求增長拉動,產業規模和技術發展加速,技術和產業鏈正在進一步成熟。

液流電池具有充放電性能好、循環壽命長的特點,適合大規模儲能應用。目前較為成熟的液流電池體系有全釩、鋅溴、鉻鐵、多硫化鈉 -溴等雙液體系,目前應用和研究最廣的為全釩液流電池,但由於成本過高、體積密度低等原因,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鋅溴、鉻鐵、多硫化鈉等電池的技術或被壟斷、或處於研發階段,未能實現產業化。

鈉硫電池以單質硫和金屬鈉為正負 極,β-氧化鋁陶瓷為電解質和隔膜,其工作溫度在 300-350 攝氏度之 間,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特性好、循環壽命長、成本相對低等優點,其規模約佔全球電化學儲能總裝機量的 30-40%,僅次於鋰離子電池。但由於技術壟斷,目前在國內無法大規模推廣。

從技術成熟度、經濟性、安全環保性等來看,鋰電池是我國發展較快、有望率先帶動儲能商業化的電化學儲能技術。

儲行業資訊,傳未來之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