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聚能 產業“振翅”

產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支撐,項目是提升綜合實力的核心載體。今年以來,我市圍繞產業興城、工業強市,聚焦產業項目建設,引進、實施、竣工一批重點產業項目,為阜陽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產業項目建設掀熱潮

來到太和縣肖口綠色新能源產業園,企業新建廠房、鍋爐高高聳立,彷彿平地上崛起的鋼鐵森林。如今,這個產業園已入駐規上企業13家,其中理士國際、天能集團、超威集團、風帆集團4家上市公司投資的項目,將於今年底至明年陸續投產,形成鉛蓄電池和新能源電池及其配套產業等為主導的產業基地。

“我們的合金電解工藝,採用國際先進的工藝熔鍊再生合金、電解鉛,既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又提高了生產效益。”在大華能源科技公司,公司與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理士國際集團合作的年產20萬噸再生鉛精煉及深加工項目,正在進行緊張的設備調試,再生鉛精煉生產線已經試運行。企業負責同志介紹,這一項目總投資10億元、佔地123畝,將於今年底全面竣工試產,可實現年產值6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400個。

園區負責同志介紹,4家上市公司投資的項目投產後,園區年可實現工業產值200億元、稅收15億元以上。“下一步我們將瞄準千億園區的目標,穩定再生鉛、延伸產業鏈、多元求發展,建設全國知名的綠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重點,今年以來,全市各地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擴大工業投入,項目建設和工業投資取得明顯成效。據統計,前三季度,全市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83.8億元,為年度計劃的96.9%;開工項目142個,開工率94.7%;竣工項目38個,竣工率60.3%。

在各縣市區,隨處可見工業項目建設的熱潮。在潁東區,年產150萬臺盈田空調項目、富煌裝配式建築產業化生產基地項目已經投產,總投資24億餘元的昊源化工二期項目開工建設;在潁上縣,鋰天下電子科技、徽昂光電科技等4個重大項目投產運營,盛鴻綠色建築、晶宮裝配式建築等項目加快推進;在臨泉縣,晉煤中能年產60萬噸合成氨原料路線調整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建成,柏聯科技產業園、模具產業園等項目即將建成投產。

項目集聚壯大主導產業

在位於潁泉區的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公司,銅、硅等材料在1000多度的高溫時於千分之一秒內冷卻凝固,進而被加工成厚度只有10微米的金屬帶。“這種超寬超薄的納米晶帶材,在微弱的電流下可以形成很強的磁場,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進行無線充電,是目前高端手機無線充電的重要組件。”智磁新材料科技公司董事長鄧畢力介紹,此外,企業的這種科技產品,還能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充電、智能家電變頻控制等領域。

智磁新材料是一家專注於新材料研發、生產和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源自於中關村北京大學科技園,於2018年8月攜先進科技成果來到潁泉區進行轉化。目前,企業投資建設的年產3000噸納米晶帶材和3萬噸非晶帶材及鐵芯和元器件生產線項目,一期已經建成投產,具備了年產1500噸高端納米晶帶材的生產能力,填補了省內產業空白。

在潁泉區,包括智磁新材料在內的一批智能製造產業項目正陸續進入收穫期,新松六軸工業機器人生產線、錦臣亞克力高鐵聲屏障生產線、地勢坤光刻機生產線也已建成並將在近期投產。今年以來,潁泉區在建智能製造項目17個。“圍繞主導產業抓項目、抓招商,今年以來我們突出智能製造鏈條延伸,相繼引進了瑞福聯科電子、明澤電子、華旗電子等一批產業配套項目,目前已集聚智能製造項目63個,其中落地27個、建成12個。”

實踐證明,主導產業是引領發展的龍頭。今年以來,各地圍繞各自主導產業,加大面向長三角等先發地區的招商引資力度,引導產業項目集群發展,產業特色、產業優勢不斷凸顯。

在阜合現代產業園區,依託江淮汽車中重卡生產基地,汽車產業上下游企業和項目正不斷集聚,目前常青汽車衝焊部件、吉事達改裝車、東勝汽車外飾件、汽車物流中轉區、明偉汽車物流等項目已陸續試生產,金誠汽車零部件項目、年產5000輛改裝車等項目計劃近期開工。在太和縣,一批醫藥產業項目也在匯聚,今年以來已有恆達藥業、百盛藥業、新天生物等5個項目竣工投產,保興醫藥、草珊瑚製藥、凱拓藥業3個項目新開工建設,醫藥產業佔全縣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40%以上。

來自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1.9%,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它電子設備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金屬製品業增長較快。

“下一步我們將大力培育主導產業,拉長產業鏈條,促進工業集聚發展,著力構建‘554’產業格局。”市經信局局長高文軍表示。

位於潁上縣的翔勝科技生產車間內,一張銀行卡大小的陶瓷基板,經過一系列流程,生成了2000多個芯片電阻,進而又被切割成一個個牙籤頭大小的成品,附著在專用卡帶上,發往全國的電子產品廠家。“目前我們的芯片電阻主要供應知名電子企業,包括長虹、TCL、蘇泊爾、惠而浦等。”企業負責人孫標告訴記者。

翔勝科技是國內第一家民營控股芯片電阻製造企業。說起落戶潁上,背後還有一段故事。孫標是蚌埠人,其企業東莞粵翔公司長期從事傳統電阻生產,2017年考慮回皖發展。“當時也考察了多個地方。在阜陽一個人不認識,我自己到阜陽市民中心,諮詢企業開辦手續,當時就進入了‘綠色通道’,工作人員全程代辦。”孫標說,後來,潁上經濟開發區又給予大力支持,讓企業一期項目在半年時間就投產並趕上了市場爆發期。

對於孫標而言,這裡成為他二次創業的“福地”,增強了後續投資的信心。“我們正在對接資本方,準備建設後續項目,計劃投資5.5億元,將產能擴大5倍,形成年產2500億隻芯片電阻器的總生產能力。”

我市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創優“四最”營商環境,吸引了一大批投資者落戶阜陽,深耕這片創業熱土。今年以來,在全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我市招商引資成效不斷擴大,前三季度全市利用市外資金保持了10%以上的增幅,在建總投資億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506個(不含房地產項目),到位資金近650億元。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鐵市域全覆蓋,給阜陽產業項目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下一步我們將搶抓機遇,突出重點區域,統籌駐長三角地區招商力量,大力開展招商活動,力爭引進一批產業契合度高、附加值高、帶動能力強的招商項目。”市招商中心主任趙群表示。

市發改委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將按照“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要求,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組織謀劃編制一批重點項目,推進產業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助力提升產業層次和核心競爭力。

記者 馮啟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