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職業套裝的「菜場女王」:這裡就是我的職場

穿職業套裝的「菜場女王」:這裡就是我的職場

人們慕名來她這裡買冬陰功湯料、肉骨茶包……就連謝霆鋒、林依輪、洪金寶這些明星,也來她這裡選購食材。

文|胡雅君

去見Lisa之前,我搜了一下關於她的報道,看到了「賣菜10年北京買房」、「北漂20年,她靠賣食材成千萬富翁,謝霆鋒陳小春林依輪都離不開她」一堆刺激眼球的標題。

在那些文章中,19歲的她從山村來到北京,十餘年奮鬥下來,華麗變身菜市場女王、北漂成功人士,連明星也成了她的顧客。

但她履歷中的每一條,性別、教育、階層,都不佔優勢:女性、出身農村、家境清寒、初中文憑、親友不是務農就是打工。

來北京逐夢者千千萬萬,無數比她條件優越者,熱望一場後,也以夢醒結束。而她是怎樣在開局不利的情況下,一點點把老天爺沒給的贏回來的呢?

採訪那天,我去了她店裡,待了一天。早8點到晚7點,看她招呼客人、賣貨、整理店鋪,忙個不停,到下班收攤。期間沒客人時,插空採訪。

她講述了她的一生,也順便戳穿了傳奇裡誇大的部分。

這個故事裡有淚水、汗水、貧窮、困窘、白眼,卻依然美好得不像真的。

因為它讓人相信,善意、勤勞、誠信、堅持。那些老掉牙,卻真正可貴的品質的價值。

假學校和真哥哥

她的入城之路是從一場欺騙開始的。

17歲,她初中畢業。有老師來他們村招生,說是正規美術學校,在廈門大學上課。喜歡畫畫的她,跟父母商量後,交了3000元學費報了名。父母雖文化不高,但並不重男輕女,對她讀書的事一向支持。小學畢業時,她是班上唯一一個考上初中的女生,當地教育資源之貧瘠可見一斑。

第一次到廈門,滿目碧海藍天,她的世界一下子變大了好多倍。走在校園裡,和意氣風發的大學生迎面而過,她對他們的世界充滿好奇。美術老師對她也還不錯。不畫畫時,她就和同學一起去海邊散步、燒烤、唱歌。

她還認識了被她視為一輩子恩人的嚴宗祥。嚴是廈大學生,偶然相遇,脾氣相投的兩人成了朋友。嚴以兄長身份,教她讀書、學英文、打球,「就跟自家哥哥一樣好」。至今回想起來,她都覺得那段日子溫暖又閃亮。

唯一的困擾是,學校沒給她發學生證。沒有學生證,食堂都去不了。嚴知道後,覺得蹊蹺,幫她查了後才發現,所謂的美術學校根本就沒有正規辦學資質,只是私人培訓班。嚴帶著她找學校、找派出所、公安局討說法,最終幫她要回了學費。

忠厚又有正義感的嚴宗祥給了她對陌生人的信心。即使在之後打工、創業的路上,遇到再多坑騙,她還是對人性抱有善意推測。

但更重要的是,被她喊為「哥哥」的嚴反覆告訴她,你要去更大的世界裡闖,一路向前,不要回頭。

她從假學校退學回家,兩人分別時,嚴在送她的照片上寫的贈言也是:「小妹,你一定要走出窮山村」,還送了她一本英漢雙解辭典。

回到福建老家後,因為手機號碼的更換,她和嚴失去了聯繫。她心裡卻種下了一個信念,「如果我賺到錢了,我一定要把哥哥找到,好好感謝他。」

為了說明這個念頭影響她有多深時,她補充了一句:「每次撐不過去時,我都會想,我要堅持,這樣我成功以後才好意思去找他。你能想象嗎,我連吃個飯,都能想到原來我們一起在食堂吃飯的畫面。」

「如果沒有遇到哥哥,我不敢想,我現在會在哪裡,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可能在家鄉務農?在外面打工?」

但她已經遇到過亦師亦友,還對她寄予厚望的哥哥了,也看到了城市的繁華光景,以及雖然上了個假學校,但也體驗了大學生活。

她像一條魚,見識過海洋後,無心再回水缸了。

穿職業套裝的「菜場女王」:這裡就是我的職場

「打工是出不了頭的」

但現實是,回到老家的她,沒學可上。看著村裡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她也要出去試一試。

第一次打工去的是福建晉江,正月裡出的門,長途汽車到站後,她不知道該去哪裡找工作。同伴和她,兩人加在一起,身上只有百元,不捨得住旅館,看到路邊有裝貨的卡車,後廂空著,她們就爬進去睡。買不起棉衣,身上只有薄外套的她,夜裡凍得睡不著。硬扛的那兩夜,根本沒考慮安全問題,只覺得徹骨入髓的冷是個問題。

到第三天,經老鄉介紹,她去了個工廠,開始了打工生涯。第一個月工資300塊,她用塑料袋裝著去郵局匯給家裡時,錢被偷了。她連回去的公交都坐不起了,只能步行,灑了一路眼淚。

工作本身倒不算辛苦,流水線作業,不用動腦。在外期間,軍人出身、在農村做石匠的父親一直給她寫信,每封信都以同樣的一句話結尾——「打工是出不了頭的」。父母雖然從來不要求她一定要做什麼,但會告訴她,有些路,不要選。

她自己也清楚,打工不是長久之計。隔年,在北京菜市場擺攤的姐姐懷孕,喊她過去幫忙看店帶孩子。店裡大小雜事她都要管,她把所有不認識的貨品名稱都寫在小本子上,賬目不會就找人請教,一年下來,小店經營得清清爽爽。菜市場裡別的攤主看在眼裡,願意出雙倍工資挖她。

她拒絕了,她決定自己開店,這一年她才19歲。第一筆創業資金,一萬元,問爸媽借的。老兩口在村裡一個賣豆腐,一個做石匠,攢了一輩子積蓄,加上把家裡兩頭豬賣了,才湊夠了閨女要的一萬塊。

她在豐臺的菜市場裡租了個攤位,賣中式調料,早上四五點出攤,晚上7點收攤,之後還要出門送貨,比打工辛苦多了,但收入也高不少。

忙裡偷閒,還談了戀愛,是附近攤位的攤主,一個高大沉默的男生。從來不說「我愛你」,但行動誠意十足,會陪她一起去送貨,早上幫她一起出攤,晚上幫她收攤。她20歲生日那天,男生還幫她細心籌備了生日,請了酒席,男生的媽媽來了,送了她戒指,兩人的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第二年,他們結了婚,按現在的說法,是徹底的裸婚,沒房沒車沒婚禮,雙方親友在一起吃了個飯,就算儀式了。婚後,她和公婆全家四五口人住在6平米的出租屋裡,洗澡靠在屋外搭的一個臨時棚。

然而這份終於有了自己小事業和小家的快樂沒延續多久,就來了個晴天霹靂——菜市場要拆遷。她和丈夫一起失了業。而此時他們又多了一個甜蜜的負擔——她懷孕了,孩子要來了。

生完孩子,她去飯店找了份服務員的工作,一個人做3個人的活,一個月能拿到1000多元。早上4點去店裡賣早點,白天繼續上班,晚上回家給孩子喂完奶後,還會出門幫店裡做採購。

飯店的老闆不明白她為什麼這麼拼,她笑笑:「我家裡有孩子要養。」做了一年,她又失業了。因為飯店是違章建築,被拆了。

她努力地想要在城市裡紮根,卻發現,任何一個方向的風,都能輕易把她吹走。

這一次,她和丈夫商量,要不還是繼續做生意吧。她解釋:「我們沒受過好的教育,去外面找工作,找不到好的。給別人打工的話,很多願望都實現不了。但做生意,或許還是一條出路。」

商業社會雖然殘酷,但規則還是相對清晰的。只要你能提供足夠好的貨品、服務,消費者買賬,你就有贏的可能。

他們把所有積蓄拿去三源裡菜市場,租了個攤位。剛開兩個月,非典來了,不許營運,外地人也被要求離京。他們回到鄉下,因為來自疫區,村民不讓進村,他們只能去附近村子租房子住。

那是她最接近放棄的時候,但非典結束後,她還是回來繼續經營攤位了。後來有報道說,她不怕失敗,勇敢創業。和她證實時,她笑,「更多是心疼那萬元押金啊。」

傳奇是假的,辛苦是真的

「再然後的故事你就都知道了吧。」Lisa說。

再後來,按之前報道的說法,她在賣中餐調料的同時,轉而賣起了東南亞食材,這個差異化市場的開拓,後來被證明極其成功,為她帶來滾滾客源。人們慕名來她這裡買冬陰功湯料、肉骨茶包……就連謝霆鋒、林依輪、洪金寶這些明星,也來她這裡選購食材。

她也逐漸賺得盆滿缽滿、有了千萬身家,在酒仙橋買了150平米的大房子,還在泰國買了個農場……

和她複述這些別人口中的傳奇時,她叫苦不迭地更正:「泰國那個農場不是我的,只是和我有合作關係。房子倒是真的,是09年房價低迷的時候入的,當時一平米8000,我和老公拿出所有積蓄湊了40萬首付。主要是搬家搬怕了,我們之前一年內搬了8次家。而且家裡小,孩子只能跟我們睡一張床。孩子大了,會抗議,要有自己的床和房間。至於千萬身家的說法,大概是房子現價算的,但要這麼算,北京很多人都是千萬身家。」

人們可能太渴望看到小人物逆襲的致富神話,於是會發揮想象以造神,但Lisa並不想配合。「我就是很普通的人啊。何況那些覺得我成功的,根本就沒看到我之前苦的時候。」

她開店,要求自己: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天氣,客人要貨,就要送到。她第一個酒店顧客就是這樣爭取到的。那天下大雨,對方要調料,別人家看量少,懶得送,她冒著雨就去送了。這個客人到現在還是她家的顧客。

「我會站在顧客那邊,替顧客著急。他急要,一定是有什麼理由,可能是做一個重要的菜,但就缺了那一味調料。」她說時,店員插話,「老闆娘特別固執,其實有時我們看來隔天送也行,她一定要當天送到。比顧客還著急。」

她工作起來有種不要命的勁頭。懷二胎8個月時,她還在騎著三輪車送貨。上坡踩不動,正奮力踩時,一個飛車黨過來搶她的包,她在恐懼中伸手去擋,聲淚俱下地大喊,包還是被搶走了。她哭著回到家,拍著肚子:「我不生了,這個孩子我不要了。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這是她極其少有的爆發。等情緒過去,她又接著去忙裡忙外了。因為她心裡也清楚,事業這條路,沒人逼她選,是她自己想要的。

家裡人反倒勸她別太辛苦。有女性親戚提醒她:「你把自己弄得那麼累,那麼憔悴,天天忙,不著家,你放心你老公嗎?」她答得硬氣:「我為了事業,也是為這個家。我沒有對不起他。如果他自己要走,我沒關係。」

她很清楚,萬事皆有代價,有舍才有得。但有些舍,還是很難。比如,沒時間陪在孩子身邊。她一兒一女,今年一個16歲,一個14歲,都在廈門,和爺爺奶奶生活。一直到今年夏天,她才第一次和女兒一起過暑假。「女兒原來覺得我為了錢,不管他們。真的來北京,和我一起生活後,她才知道,爸媽養家這麼辛苦。關係會親近很多。」

「菜市場就是我的職場」

中午,我和店員去吃飯,Lisa還在店裡招呼客人。「老闆娘中午不吃飯的。」店員說。Lisa解釋:「賣貨時,這些店裡我愛吃的健康零食,請客人吃時,我自己也會嘗,也就吃飽了。」

Lisa的敬業勤奮也感染了店員。店員說,別家店鋪裡,往往是店員在忙,老闆在櫃檯後玩手機。但我們家,Lisa永遠在工作狀態,沒有客人時,Lisa就收拾貨架,搬箱,擦地。「老闆都這麼努力,我們怎麼好意思偷懶。」

Lisa在店裡一整天都是站著,而她腳上是一雙黑色高跟靴。「你要站這麼久,為什麼不穿平底鞋?」我問,Lisa指著身上的灰黑呢子套裝說:「這配平底鞋,不好看啊。」

那刻,我突然意識到,Lisa是我見過的第一個穿職業套裝的菜市場店主。

她說,原來她穿得也隨便,漂亮衣服都留著出去玩時才穿。有天,一個熟客提醒她:「不要總覺得在菜市場賣菜,沒人會看你,你本身的形象也是給顧客的展示。」

Lisa被點醒,意識到菜市場是她待最久的地方,「這裡就是我的職場」,打扮得整齊利落來這裡,心情也會變好。穿衣服,不只是讓別人覺得好看,也是讓自己開心。

但「要愛自己」這個道理,她也是最近幾年才知道。2009年新房裝修完,她看著寬敞明亮的三室一廳,驚喜落淚之後,第一個念頭是:「把房子出租一間吧,這麼大,自己住,太奢侈了。」先生勸止了她:「賺錢是為了生活,要學會享受勞動果實。」

她的底色有時樸素到出人意料。談商業合作,對方以為她會開車去,結果她坐著三輪就去了。

我忍不住問她:「你遇到過別人看輕你的情況嗎?」

她答,「既不在乎別人看不看得起,也不在乎面子。」她說,面子最不值錢。有的人,感覺別人不喜歡自己,就再也不想跟對方打交道了。她完全不是這種人。別人討厭她,她還是會主動跟人打招呼,「對方甚至會覺得我臉皮厚」。

她給我舉了個例子。她幫客戶購買配送食材,有店家說:「你不要來我這裡買,就你要求多。」她笑嘻嘻:「可是我就是喜歡在你這買東西呀。」

「別人就是不想和你合作怎麼辦?」我問。她轉轉眼珠:「我會講道理,我會問『為什麼』,我是哪裡做得不夠好?我可以怎麼改正?東西是死的,交情是活的。」她做事時,把事情看得重,把自己放得輕。

從張小華到Lisa

我在店裡採訪的這11個小時裡,發現來店90%以上的客人,都是熟客。「最近新到啥好吃的?」不少客人一進店就讓Lisa推薦。Lisa一邊招呼他們試吃,一邊和他們閒聊,話題從對方新換的髮型,到在追的劇,到最近的旅行計劃……有好久沒來的客人發現Lisa還記得自己,甚至能準確說出上次他來的時間,大為感嘆Lisa的有心。

一整天,店裡的人絡繹不絕,除了普通客人,還有電視臺來採訪的。採訪完,一群人在店裡買買買。顧客掃碼交錢後,「支付寶到賬XX元」的提醒音不斷在小店裡響起。

以Lisa現在的經濟狀況,可以僱人看店,不用自己親自看。但Lisa還是會來店裡,她說,是真的很喜歡這份工作。「你沒發現我跟客人在一起時,特別投入嗎?」賺錢之外,Lisa還在這裡找到了人情味、成就感、被需要感,以及分享自己喜歡的食材的快樂。

她和客人的關係之好,一個細節可以看出:一個意大利客人在回國之前,把自己的英文名「Lisa」轉送給了她。因為外國客人多,喊她「Lisa」的人也多,後來這個名字比她本名「張小華」還要出名。

她的生意經是「薄利多銷」,做的是生意也是人情,顧客吃得好,會再來。

客人們也會送她禮物。她最早想到轉做東南亞食材,就是因為吃了一個泰國顧客送她的冬陰功湯。她一嘗傾心,不用放調料,食材原本的味道,檸檬的酸,魚精的鮮,椰樹糖的甜,香茅草的香,就是最好的調料了。

「這個東西這麼好吃,我要賣這個,讓更多人吃到。」從一個樸素的念頭開始,她多次去泰國尋訪食材,將它們做成食材包,在店內售賣。來一個客人就介紹一下這個特別好吃的「泰國胡辣湯」,還送上一張自己手寫後複印在A4紙上的冬陰功湯食譜。

那時北京還沒什麼泰餐店,她覺得,自己是北京第一個研究出冬陰功湯做法的人。再後來,按照來店裡各國客人的要求,她店裡售賣的,世界各地的食材越來越多。

很多人感慨她如何有生意頭腦,能抓住消費者對異國風味的喜好。她卻覺得沒什麼玄妙——我喜歡的味道,我想要分享給顧客。顧客想買什麼,買不到,告訴我,我就盡力去幫他找到而已。這個世界上,一個東西你真心想找,肯定是能找到的。

20年,圓一個夢

她覺得,人也是一樣。你真的想找一個人,肯定能找到。她想找的人是「哥哥」嚴宗祥。

20年前,哥哥給她的那張照片和辭典,她還留著。她四處託人打聽,還上了電視臺錄節目,做了當年哥哥請她吃過的一道菜,來尋找這位她生命中的貴人。

終於,今年10月份,她找到了現在人在福州工作的「哥哥」,他們恢復了聯繫和友誼。嚴在朋友圈裡感慨說,「20年前的一個小壯舉,沒想到能收穫這樣一份親情。」

最讓他驚訝的是,當年那個被幫助的、瘦小到不足80斤的農村小女孩,如今有這麼大的變化。

她有了自己的一份事業,不僅能養活自己,還能庇護家人。Lisa店裡的員工大多是她老家的親友,她為這些年輕人提供一份工作,並相信,他們會是未來的老闆,會比她做得更好。

她說,小時候,算命的看過她八字,說她是一輩子當農婦的命。

她沒信。幸好她沒信。

﹡﹡﹡﹡﹡

Lisa的故事,是中國數以千萬計的小商戶的縮影。他們的故事或開心,或悲涼,或驚喜,或傷感,支撐著他們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只要努力日子就會一天天變好的信念。

穿職業套裝的「菜場女王」:這裡就是我的職場

穿職業套裝的「菜場女王」:這裡就是我的職場

穿職業套裝的「菜場女王」:這裡就是我的職場

穿職業套裝的「菜場女王」:這裡就是我的職場

視頻裡,性格開朗的Lisa笑得很開心。她說,她的小兒子是MC天佑的粉絲,她要給兒子看她和天佑的合影。

有夢不覺累,辛苦也是甜。在小商戶不怨天命的故事裡,我們依稀可以看見這個民族特有的勤勞認真、努力奮鬥的底色。

視頻加載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