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项目”“大利润”中有“蝇贪”

“小项目”“大利润”中有“蝇贪”

“一个小小的村工程,村干部却私下自己承包,造价高得离谱,质量又差得掉渣,光顾着捞钱,真是钻进钱眼里了。”“难怪村民那么大意见。”“人不能有贪心啊……”近日,浙江省云和县浮云街道纪工委通过一起云章村村干部集体违纪案,对各村“两委”负责人进行警示教育。接受教育后,村干部们纷纷感慨“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这些“钻进钱眼里”的村干部,是怎样在村工程上捞钱的?

“下山转移安置小区的一个项目,村干部竟然用了60多万元村集体资金!纪委的同志,你们一定要好好查查,给我们一个说法。”在一次对云章村的巡查中,云和县纪委接到村民举报。村民反映的问题线索,涉及云章村南流、柳家田自然村整体搬迁工作中的下山转移安置小区。

关乎民生工程,县纪委立即组织调查。经过走访,调查人员发现了问题:小区的桥梁及填方项目未对外公开招标,由9名村干部自行承包。

“既然是自己村的项目,给我们做当然最好。一来我们对项目情况熟悉,二来人头也熟。再说那么一小段沟渠桥面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几年前,项目一经获批,云章村时任党支部书记叶伟荣和时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叶克源等几名村干部就打起了“小算盘”。

“当时觉得包给别人做也是做,我们自己做也是做,何不让自己赚点钱呢?”一名村干部在接受调查时懊悔地说,现在才知道错了。

村干部自己作为承包方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但问题远不止于此。

对村民反映的工程造价畸高问题,调查组继续深入调查。通过研究、梳理项目相关批复、会议纪要、工程合同、结算审核材料和征收补偿清单等资料,调查组发现,项目总造价60万元,扣除前期成本后还有将近20万元的“利润”,这些钱全部以分红的形式落入了以叶伟荣为首的9名村干部手中。

一个小区内的桥梁及填方工程,就连村干部自己都觉得工程量太小,造价和“利润”如此高,“小项目”的“大利润”背后,又有怎样的违规操作呢?

调查组成员很快发现了新问题:叶伟荣等人施工的工程,与同一年施工的其他沟渠桥面相比,老化得非常严重,显而易见质量很差。

这其中一定有问题!

调查组马上带领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强度试验。果然,叶伟荣等人负责施工的部分,混凝土材料远远没有达到施工要求。原来,他们为使利润最大化,以次充好,将价格便宜、强度较低的自制混凝土代替价格贵、强度高的商品混凝土。调查组进一步研究结算审核材料发现,叶伟荣等人还虚报工程量。造假加虚报,一下子虚增工程造价近9万元。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叶伟荣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工程承包商“好处费”等其他问题也暴露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