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復興”大計的明星項目,你關心哪幾個?

“皇城復興”大計的明星項目,你關心哪幾個?

文/禾一

汪曾祺在說到“葵”這種食物時,曾微喟蔬菜的命運,和世間一切事物一樣,有其興盛和衰微,提起來可叫人生一點感慨。

一座城市亦如此,在生生不息的歷史河流中潮起潮落,撰寫著獨一份的興旺與落寞。走過常常的額寂寥小巷後,西安的復興夢在新世紀之初萌動。

2005年,西安提出皇城復興計劃,主要針對老城區13.6平方公里範圍內的舊城改造,計劃用長達五十年時間還原歷史古城風貌,從生態環境到人文藝術、歷史資源重現盛唐風采。

老城區被定位為文化旅遊觀光體驗區,城市功能區外移到新區,重組城市功能體系。古城牆修復,順城巷、東西南北大街、騾馬市步行街的改造,大唐芙蓉園、唐長安城牆遺址公園、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修建,可歸為復興計劃的第一階段。

“皇城復興”大計的明星項目,你關心哪幾個?

譭譽參半的試水,主要集中在外圍區域,而凝聚城市之魂的城內核心區,則剛開始啟動,被稱為復興計劃的2.0版本。

去年12月,中南集團宣佈計劃投資1000億元,大手筆參與西安“皇城復興”計劃。按照計劃,在西安古城牆13平方公里範圍內,以文化為魂,古城為形,文化旅遊產業為主導,打造世界級旅遊休閒目的地,拉動經濟增長,實現古城經濟復興;引入海綿城市理念,新建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配套,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完善交通網絡,改善民生,實現古城風貌復興;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古城文化復興和社會復興。

蓮湖區順城巷項目作為“皇城復興”計劃的一部分,已經先期啟動。一期投資200億左右,旨在打造示範區。

這座承載著中國歷史一半輝煌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四大古都”的特殊地位,肩負著保護歷史遺蹟和古建築的天然使命,發掘與保護,是後人在新時代的歷史擔當,也是皇城復興的初衷。

之後,更多企業開始加入這場復興大計。舊城改造名單上,已經列出的幾個明星項目,預兆不同區域的未來與新生,因而格外引人關注。

北院門地區保護提升項目

“皇城復興”大計的明星項目,你關心哪幾個?

北院門回坊文化風情街,以“回民街”之稱凝聚起的繁華商街,由北院門、西羊市、化覺巷等街巷構成,已成為西安遊必打卡的美食文化一條街,古建築與特色飲食並存,喧囂與雜亂共生,

2017年6月,華僑城集團與西安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北院門地區保護提升項目由此進入人們的視野。之後,2017年11月24日,《西安的遠見2017--西安北院門地區保護提升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三十餘位國際知名設計大師及相關專業學者,針對北院門區域規劃達成“不大拆大建,局部入手,點狀保護提升;公眾參與,自下而上,同時兼顧整體要求;跨界疊加,多維度協同研究,不以單一的建築和規劃完全主導”的共識。並確定了“尊重、審慎、開放、遠見”八字方針。

緊接著,2018年1月30日,華僑城在西安國際文化中心正式啟動西安北院門地區保護提升國際諮詢,組織十多家國內外知名設計機構,參與北院門地區保護與提升國際諮詢。預計今年5月初,這些機構的主創設計師將齊聚古都西安,給北院門奉上前瞻性規劃。

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改造

“皇城復興”大計的明星項目,你關心哪幾個?

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位於南二環裡,綜合改造範圍為:東起長安北路,西至朱雀大街,南起體育場北路,北至友誼西路。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141畝,在規劃定位上以 “一塔一院”(小雁塔,西安博物院)為核心,將此區域建設成為開放、公益、生態、文化特色片區,最終形成唐文化展示區和絲路文化交流基地。

去年四月份,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改造已正式啟動,預計2020完工,承擔提升小雁塔區域城市功能和整體風貌、保存和延續西安的歷史文脈的功能。

七賢莊歷史文化街區項目

“皇城復興”大計的明星項目,你關心哪幾個?

項目位於火車站南廣場西南,北新街中段東側。所在區域,原是清代滿族居民區。現存舊址建於1936年。西安事變後,此處是紅軍駐西安聯絡處;盧溝橋事變後,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駐陝辦事處”,是全國15個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中成立最早、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辦事機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方案,項目將以七賢莊歷史文化街區為核心,把西安事變主題廣場、紅色革命紀念廣場、辛亥革命紀念廣場合並,以革命公園為主體,新建一處紀念廣場,整體打造愛國主義教育片區。

三學街歷史文化街區有機更新項目

“皇城復興”大計的明星項目,你關心哪幾個?

項目位於南門裡東側、文昌門內西側,東起柏樹林西至書院門。街區定位為:中華文化展示地、世界旅遊目的地、絲路文化新高地、文化創新示範地。

唐代這一帶為太廟,唐末太學遷至此,前院為孔廟(即現在的碑林)。明成化七年移府學東側,後來門前形成三條南北小街,稱為府學巷,長安學巷,咸寧學巷,因此稱為“三學街”。臥龍禪寺、孔廟、關中書院、碑林博物館均在此範圍內。

三學街歷史文化街區中的三學街傳統風貌區將以建築風格、文化氛圍為切入點,對街區內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居建築進行保護傳承,延續傳統街巷風貌。改造定位為:中華文化展示地、世界旅遊目的地、絲路文化新高地、文化創新示範地。

興慶宮城市文化客廳綜合項目

“皇城復興”大計的明星項目,你關心哪幾個?

2016年西安東關正街片區改造規劃出臺,興慶宮與八仙宮改造、大唐東市建設,“兩宮一市”成為其“三核心”。

興慶宮公園建於1958年,是在原唐興慶宮的遺址上建起來的一座集文化娛樂與遺址保護於一體的公園。2017年,華僑城介入建設興慶宮城市文化客廳綜合項目,重點打造興慶宮公園、歡樂海岸、商務中心三大主題片區,成為西安的城市文化客廳。

大唐裡坊文化旅遊區項目

“皇城復興”大計的明星項目,你關心哪幾個?

項目位於東小寨片區東至翠華路、西到長安南路,北至小寨東路、南到雁塔西路,規劃面積為300餘畝,將規劃建設成為唐代裡坊風情的街區。

大唐裡坊風情街區一期夢幻·唐長安大唐裡坊佔地100畝,將成為全面瞭解盛唐歷史文化的一個活博物館,遊客最為青睞的旅遊度假目的地,涵蓋文化、旅遊、商業、觀演、酒店等多業態的體驗型、開放式旅遊景區。

易俗社戲曲文化藝術街區

“皇城復興”大計的明星項目,你關心哪幾個?

易俗社戲曲文化藝術街區項目東至案板街,西至北大街,南至東大街,總佔地120畝。該項目將以戲曲文化為主題,依託百年易俗社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輻射帶動人民劇院,建設成為集文化旅遊、戲曲劇院、話劇小劇場、戲曲酒店等為一體的戲曲文化綜合體。

以歷史文化街區為載體的古城改造,不僅僅是生態、文化、交通、建築的提升與更新,疏解老城區人口密度更是關鍵。《西安市進一步加強重點歷史文化區域管控疏解人口降低密度的規劃管理意見》的出臺,即為此目的。

在明清歷史文化區、隋唐歷史文化區範圍內,本著“只拆不建、多拆少建、最多拆一建一”的原則,至2020年疏散人口3萬人,增加50公頃綠地、廣場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至2025年,初步形成歷史文化底蘊彰顯、服務配套設施完善、城市特色突出的歷史文化核心區。

復興大計之下,歷史文化街區將成為西安的典型名片,不但具有歷史的殼,還將保留、激活基因內攜帶的文化底蘊,成為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