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被吕蒙所杀还是自杀?

姒莞萱


关羽是自杀还是被吕蒙所杀?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攻取汉中,称汉中王,对五虎上将进行封赏,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关羽因不服黄忠与自己地位平等,斥责刘备来使,并在来使耐心疏导下被迫接受封赏。同年,关羽为争夺战功,令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博士仁守公安,关于亲率大军攻取樊城,曹仁节节败退,求救曹操,曹操命于禁率军支援,命庞德助战于禁,八月天降大雨,汉水暴涨,关羽防水淹于禁七军,于禁不得已投降关羽,庞德不肯投降,被关羽斩杀,一时间关羽威声大震,文明华夏,曹操因惧怕关羽召见群臣商议迁都。


随军军师司马懿建议曹操与东吴修好,夹击关羽。曹操派司马懿出使东吴,承诺永不进犯江南。孙权命吕蒙为大都督,连夜奇袭荆州,守城将士猝不及防,荆州失陷。关羽因孤立无援,又受南北夹击,兵败走麦城,吕蒙穷追不舍,关羽最终在麦城被围,死在麦城。关羽究竟是被吕蒙所杀,还是自杀,笔者以下做简要分析。


第一种说法:关羽是被吕蒙俘获并斩杀。

关羽兵败,为摆脱追兵,连夜奔走。而孙权只想取荆州,并不想杀关羽同刘备结仇,所以连下两份诏书,要求吕蒙不要杀关羽,吕蒙因痛恨诸葛亮气死周瑜,发誓为吕蒙报仇,因此下决心要斩杀关羽。因此,吕蒙时刻打听关羽下落,率军穷追不舍,孙权知道后,又急忙派陆逊传话吕蒙,命令吕蒙不要追击关羽,禁止杀关羽。吕蒙自然听不进去,于是在麦城追上关羽,刚刚坐下休息的关羽,又要迎战。


关羽一向藐视东吴,视东吴战将为草芥,而且与东吴积怨已久,最主要关羽为三军统帅,也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以关羽的性格,必然不会投降,关羽也自认为战死沙场是将士最高的荣誉。因此关于遇见吕蒙死战不降。但关羽毕竟是残兵败将,只有区区几百人,面对吕蒙几万大军,自然不是对手,吕蒙杀尽关羽部下,活捉关羽和义子关平,因关羽坚持不降,吕蒙有担心孙权放走关羽,于是第二天吕蒙便将关羽父子处死,一代名将就此殒没。


第二种说法:关羽是死于一场阴谋,关羽是被刘备、孙权和曹操联合绞杀。也有人认为关羽以死开成就了自己的理想,而关羽死后,刘备、曹操和孙权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从关于之死不难发现,关羽孤军深入,北有曹操,东走孙权,但却没有得到任何援助。由此可以得到结论:刘备诸葛亮也希望关羽死,以下笔者分析原因。


关羽忠义无双,熟读《春秋》识大义。关羽对刘备可谓忠义双全,但关羽是否只忠心与刘备,当然不是,个人觉得关羽更忠心与汉室。刘关张桃园结义,为的就是匡扶汉室,拯救天下,关羽又曾被汉献帝封为“汉寿亭侯”。关羽对与汉室更是感恩戴德,因此刘备若是违抗汉室,关羽也不会答应。二关于已经据守荆州,荆州的兵马钱粮,比益州还要多,而关羽又有对荆州各种事务的处置权,可以说关羽坐拥半臂蜀汉江山。显而易见,关羽以成为刘备发展道路的一大阻碍,刘备也是忧心忡忡。因此在吕蒙夺取荆州后,刘备也坐视不理,蜀军并没有援救,可以说大家眼睁睁看着吕蒙杀死关羽。而后来刘备也是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兴师伐吴,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收复失地。


第三种说法:关羽死于自杀。关羽失去荆州后,自觉无颜面对大哥刘备,又被曹操和孙权联合夹击,收服荆州自然无望,于是关羽便有了轻生的念头。以关羽熟读《春秋》识大义,断然不会投降,倘若关羽独自逃跑又会落下逃避责任和懦夫的双重骂名。最主要是,关羽守荆州时,曾向刘备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关羽华容道私自放走曹操,诸葛亮法外开恩,这次又失去荆州,就算关羽践行逃脱,诸葛亮会杀他?最主要是,关羽又有个面目见刘备,在三军中必然名誉扫地,受人歧视,关羽也是名副其实的大英雄。即使诸葛亮不杀关羽,关羽也无法忍受别人的嘲笑。显然关羽即不能投降,也不能逃跑,被吕蒙活捉更会名声尽毁,于是自杀就成了关羽最好的选择。


关羽败走麦城后,吕蒙穷追不舍,忠于赶上,虽然孙权连下两道诏书,要求释放关羽,但吕蒙终究还是没听,关羽连吕蒙追上,关平率先冲杀,关羽部下一百多人很快便被斩杀殆尽,只剩关羽一人,关羽站立起身,青龙偃月刀对准脖子,闭眼自杀,吕蒙又将关羽人头砍下。关羽就这样死在无名鼠辈吕蒙之手。关羽自杀也是选择了更有尊严的死法,也把关羽忠义无双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被后人称颂。

你是如何看待关羽之死?


三国逐鹿

关羽之死于陈寿所著《三国志》中记载的很明白,是被孙权所斩首,与吕蒙关系实在不是很大。吕蒙、陆逊占领江陵、宜都后,孙权也达到了荆州对当地官民进行安抚,并亲自调派朱然、潘璋、孙桓对关羽进行围攻。

孙权初时企图诱降关羽,关羽对孙权诈降,立幡旗和人像在城墙上诈骗孙权,暗地里出城遁走,兵众离散,被朱然、潘璋所围攻,潘璋的部将马忠将关羽与其子关平、都督赵累一并生擒。

《吕蒙传》则记载吕蒙在夺取江陵后,着重于安抚城中军民,通过攻心之法取得关羽将士家属的信赖。故意带关羽派来的使者去看吴军是如何善待汉军家属,并让人写信托使者带回关羽军中,彻底瓦解关羽军的士气。并没有记载吕蒙有参与围攻关羽的作战,孙权抵达江陵后,吕蒙可能一直留在城中做安抚工作,军队指挥权已交换到孙权手中。

陆逊的部队负责封锁三峡口,沿长江讨伐汉军部队,亦招降过万汉军入麾下。关羽向西根本无可能返回蜀中,只能往更凶险的北方而逃。

所以关羽之死是孙权一手所为,因为吕蒙也在不久后死去,《三国演义》为了更为戏剧化,才写成吕蒙是杀关羽的罪魁祸首,用关羽索命的情节来表达因果循环。事实上连吕蒙之死都没什么蹊跷,荆州当时爆发大规模瘟疫,参与荆州之战的孙吴大将甘宁、孙皎、蒋钦也尽在同一年病死,吕蒙很可能跟他们一样是受了瘟疫侵袭而死。

索命的故事在三国相当流行,比如司马懿逼死王凌不久后自己也病死,相传司马懿是被王凌索命,在梦里被打伤而死。还有诸葛恪被孙峻所谋杀,也流传下孙峻遭诸葛恪索命的故事。这都是时人强调因果报应,附会出来的传闻。


由此可以看出孙权杀关羽并无什么隐情,倒像是孙权被胜利所蒙蔽,一时失去了大局观。他为了巩固荆州同时对投降的荆州官员都很是优待,没有特地惩处任何人,唯独杀了关羽。

尽管孙权不杀关羽,刘备也很大可能会出兵征讨。只是留着关羽做人质,应该还有进行外交和谈的余地,交还人质和部分领土,未必不能持续同盟。孙权事后才发现有所不妥,把关羽首级送往洛阳给曹操,企图让刘备注意力转向曹操,却未能成功。

考虑到孙权性格,就知道他当时没考虑太多,因为关羽对他颇为傲慢,经常小瞧孙吴,又曾拒绝孙权联姻的请求,以孙权的器量对关羽早已有杀心。

孙权对待周瑜、甘宁、凌统的儿子都因犯法被孙权罢免,孙权还流放了孙策招揽的重臣虞翻,后期又整治了张休、顾谭二位功臣的儿子,本身就并不是一位很宽厚的君主。

夷陵之战以后,孙权派使臣郑泉去白帝城,刘备也质问郑泉说孙权是不是认为刘备称帝名不正言不顺。郑泉回答说曹操父子篡逆汉室,刘备不想着联合天下志士讨贼,却先想着给自己立名号,是以孙权不愿听从刘备号召。

尽管孙权在夷陵大败刘备,仍能明白孙吴很难独立跟曹魏抗衡,还是期望继续跟刘备交好,所以他应该是对当初一怒之下杀死关羽有些后悔。

至于关羽其人,他对刘备的忠义是无可非议的,虽对孙权诈降,但在生擒后拒绝投降而被斩首,尽了作为武将的职责,那个曹魏名将于禁的气节确实不如关羽。


关羽死后,那些纵横天下的英雄人物若曹操、刘备、张飞、马超、法正、程昱、吕蒙、黄忠、甘宁、蒋钦、于禁、张辽都相继死去,我想最大的隐情就是如何英雄的人物都终不免一死吧。


苏沉船

关羽不是自杀,也不是被吕蒙杀了,孙权叫关羽投降二爷不肯于是就杀了二爷,说被吕蒙杀的是胡扯,吕蒙敢杀二爷?就是二爷侮辱他也不敢杀,孙权不同意,吕蒙杀了人有几个脑袋砍的?说二爷是自杀无稽之谈二爷被绊马索绊倒之后就被人五花大绑了 那还腾得出手来自杀?


猪八戒138007695

其实关羽是被孙刘联盟所杀,刘备觉得关羽老迈不从,难以稳定军心,所以想借东吴之手杀之,因为东吴啊蒙也一直对关羽怀恨在心,正好下手,而孙权的军事也和刘备差不多,也是借其关羽为名,暗地处理啊蒙,对东吴来说一可以除外患,二可以稳军心,自己的军队不听自己的,跟被软禁的天子有何分别呢?以上只是本人自己的见解,不知道对不对,希望别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