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吐槽:不限流却100G封顶,流量套餐处处是坑

温州的姜先生最近非常郁闷,因为他的手机被暂停上网了!仿佛一下回到原始状态,用不了移动支付,也打不了网约车,生活非常不方便。

如果欠费了,交钱便是。可气就气在,明明还有10多个G的流量,却用不了。

姜先生打电话找移动问个究竟。客服的回应是:因所用流量达到100GB而被暂停使用流量功能。要恢复使用的话,呵呵,对不起,只能等下个月了。

这一回复让温先生一头雾水:我的流量不偷不抢,全都是我辛辛苦苦在“咪咕爱看”(一款手机视频应用)上看视频、抽奖、完成任务后,软件累积赠送的。怎么就不能用了?

对此,移动客服人员热心地普及了“常识”:普通套餐均有100G流量封顶规定……如果办的是不限量套餐呢?对不起,“全国不限(流)量产品也是到100GB(封顶)”。

呃……说好的“不限量”套餐呢?难道只是俺的黄粱一梦?

遥想2017年初,一场流量大战在中华大地轰动上演。为了抢夺市场和用户,国内三大运营商,推出了各种不限量套餐,从199全国不限流量到99元省内不限流量,再到针对一些集团客户的49元、甚至29元不限流量套餐,价格一路走低。

用户内心狂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管你三大运营商怎么打,只要流量让我用到嗨就行。割运营商的肉,永远是我们最喜欢的。

看上去很美,可背后却是一个接一个的坑。

坑一:不限量实则限流限速

神吐槽:不限流却100G封顶,流量套餐处处是坑

说好不限量,却又限量,我也认了。毕竟超过100G后,还有128Kbps的速度,来缓冲一下我失落的神经。但经多位网友亲测,限速后的速度,低到不忍直视——

恭喜你,一夜之间回到了2G时代。

无独有偶,2016年,北京联通推出一款主打无限流量的4G流量随意享套餐——每月1.5G本地流量,每月国内60分钟语音通话时长,超出部分流量提供最高速度128kbps的网络服务。

看上去还行,但很多开通了的童鞋,都说这是个神坑!因为超出流量之后的速度,只有十几K……

神吐槽:不限流却100G封顶,流量套餐处处是坑

网上买个东西,不满意还能七天包退;可有的套餐一开通,想退都退不了。那些年被运营商所伤的心啊……

坑二:定向免流量有陷阱

为了吸引更多用户,运营商们联合一些互联网企业,推出针对视频、音乐、地图等APP的定向不限流量套餐。比如备受喜爱的联通腾讯大王卡,包月资费仅需 19 元,除了腾讯系应用免流量之外,每天仅需一元便可享有 800MB 国内流量(升级后 1 元 1GB),不使用不收费。

神吐槽:不限流却100G封顶,流量套餐处处是坑

你欢欢喜喜地办完,放放心心地使用,结果月末流量账单出来时,你傻眼了。怎么费用远高于19元?

这时,客服姐姐会向你耐心解释:你免流的操作姿势不对。

原来,使用非腾讯正版软件,流量是不免的;QQ音乐客户端明星直播节目,流量是不免的;对于某类直播视频应用,免流量的范围仅限APP内观看直播、播放视频。如果你想在直播中发发文字评论、玩个弹幕、上传图片或视频,不好意思,这些不属于免流范围内,需要另外购买流量。

神吐槽:不限流却100G封顶,流量套餐处处是坑

惊不惊喜,刺不刺激,意不意外?

也就是说,虽然你看视频是免费的,但如果你想发个弹幕、留个评论,甚至想去别的应用上发个微博,都要花1块钱购买日租流量包。这样下来,每个月话费是:

19(包月资费)+1*30=49 元。

再加上额外的语音和短信费用,开销其实也没有少太多。

而这样的坑,在互联网定向免费套餐中比比皆是↓

神吐槽:不限流却100G封顶,流量套餐处处是坑

这么多的限制,大家购买时怎么没发现?这就多亏运营商们别具匠心的宣传手段了——极力强调极具诱惑力的免流量卖点,对于上述限制性条款,却总是悄悄地躲在某个角落。

买家哪有卖家精,精明的运营商们,怎么会轻易让用户薅到羊毛?

坑三:省内流量和国内流量

很多不限量套餐其实是有分本地和国内流量的,而全国流量包比省内流量包要贵不少。因此大部分用户在购买套餐时,选择省内(流量)多+国内(流量)少的组合。

看上去,这样的设计也还行。平时用价格相对便宜的省内流量;等到出差或旅游时,再用国内流量。

可让人郁闷的是,运营商设立了这样的规则:先用完国内流量,才能用省内流量。

你还没去外地,就已经把国内流量用完了;等到要出差了,只好屁颠屁颠地跑去买死贵死贵的国内流量加油包。

有用户吐槽说,办了半年国内流量包,加一块钱送两个月本地流量,限两个月用完。前提也是先要用完国内流量,才能用省内流量。但问题是,等到国内半年流量包用完,限两个月的省内流量早过期了!问过了客服也无解。赤裸裸地花了钱,却让你享受不到服务,还怪你没看清协议。

还可以这么玩,也是醉了。

有人说,我们要理解一下运营商的苦心,之所以要想那么多办法,布置那么多坑,限制用户的流量使用,也是为了更好地把控用户体验。

从专业的角度,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让消费者使用无限量套餐是不可能的。如果大规模无限制地开放流量使用,便极有可能造成通信网堵塞。根据媒体报道,此前美国AT&T在3G时代尝试推出过真正的无限流量,但是短时间内一些基站信号传输瘫痪,造成其他用户3G网络无法使用,最后AT&T不得不终止该项服务。

所以运营商们才会用心良苦、变相地限制用户不限量套餐的最大上网流量。

正如移动工作人员告诉姜先生——封顶规则是为保护消费者避免产生高额费用,同时避免因个别异常使用客户,导致网络负荷过高、影响其他客户使用。

只是,作为用户,我不明白,既然无法做到“不限量”,为何打出的广告却是“不限量”?这不是虚假宣传吗?

《消费者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于企业的虚假宣传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可以采取责令其改正,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等处罚措施。”

算一算,也是好大一笔钱啊。当然,这点钱,财大气粗的运营商可能看不上。

只是,国家一直在推进 “提速降费”工作,一心想让用户们少花点流量钱。运营商们却频频用套餐设坑,让用户多花冤枉钱,或钱花得不明不白。

所以,请问三大运营商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俯下身来,温柔地对待你的用户?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