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镇还有这么一个人——杨鄂嗲

各位乡亲,今天港一港杨鄂嗲的故事。

港起杨鄂嗲,新安,合口、石门甚至还有一些湖北的人都晓得。杨鄂嗲是新安上坪村人,他身怀绝技,武艺超群。早在四十年代就威震湘鄂传遍江湖。

新安镇还有这么一个人——杨鄂嗲

听老人港滴,杨鄂嗲是宋朝杨幺(今汉寿县人)的后人。南宋年间,战火泛滥,民不聊生,官逼民反,老百姓没法活了,杨幺率众起义与朝廷对抗,经过六年的奋战,起义失败。失败后杨幺的后人混在逃难的人群中逃到了新安上坪村。

一九二0年四月十三日,上坪村一户杨姓人家的屋里凝聚着一种紧张的气氛,怀胎十月的女人就要临产了。接生婆满头大汗忙手忙脚帮着产妇,男人守在门外焦急万分,约莫一个时辰以后,产房传来几声婴儿的啼哭,接着就是接生婆的喊叫:生了,终于生出来了!男人听罢奔入房中,轻抚着刚生出没睁眼的婴儿喃喃不休:我有儿子啦!这孩子不是别人,他就是四十年代威震湖鄂,身怀绝技武艺超群的杨鄂嗲。

新安镇还有这么一个人——杨鄂嗲

杨鄂哆天生爱动,四五岁时,其父略知举脚功夫,有时父亲蹲马步,鄂嗲也学着父亲的一招一式跟着练。看着孩子对武术独有情钟,其父将他送到武术大师门下,拜师学艺。先后拜过当地的名师永鸿公,昌桓公等拳术大师。杨鄂嗲从小天资过人,刻苦好学从不以强欺弱深受师傅们的宠爱,他吸取各门派的精华,独创武术一体,练就了一身的绝技,出手快准狠是当地出了名滴。

一次,杨鄂嗲出手把土砖墙上的一口土砖,抠了出了,从出手到砖出来前后不到十秒钟,围观的人个个都惊呆了,都赞鄂公功夫好。

解放前的洞子坪,有大部分地主们都种烟,烟叶收好后不象现在用烤房烤,那时用太阳晒。晒几个日头后便一捆一捆捆好,运到湖北的三斗坪去卖,没公路,也没车,全靠脚夫挑着一步一步翻山越岭,晓行夜宿,挑着去。

青年时代的鄂公,一身好力气,加上有武功,所以好多地主出大价请鄂公当脚夫,一来可以保护烟叶,二来他来回的时间也快。

新安镇还有这么一个人——杨鄂嗲

一九四O年的一天,鄂公和堂弟两人跟平时一样挑着烟叶,来到通往三斗坪必经之地的一座小桥上,三斗坪是当地的经济中心,各地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人流量很大,一个个肩挑手提抢着过桥的商贩也特别多,而桥却很窄,单人过桥并排可过两人,如果挑担子只好一个接一个,不能并排走。

鄂公上了桥,刚走到桥中间,突然对面来了个身穿长衫,头戴礼帽,带副黑眼镜,打着太阳伞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像个富商,领着四十多人挑看担子,一队人浩浩荡荡也要过桥。

富商看着鄂公兄弟俩到了桥中间,口出恶言:“对面的两个小杂种听着,老子赶急,你们调头回去,让老子先过,不然休怪老子不客气!”

鄂公是原本想让他们先过,可一想:他们那么多人,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况且我已经到桥中间了,于是鄂公好言好语的和他商量:“对面的大哥,我们已到桥中间了,让我们先过吧,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谁知那富商仗着人多势众根本没把鄂公放在眼里:“小杂种,敢快回过去,不然今天让你们死在这里!”鄂公本来好言相商,没想到这家伙越来越猖狂:“有本事你就过来吧!”见这阵势不好,鄂公兄弟一把拉住鄂公:“大哥,还是忍忍吧,他们人多,真打起来我们要七亏!”鄂公挣开兄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个卵他们敢过我们就揍他!”

新安镇还有这么一个人——杨鄂嗲

哪知那带礼帽的家伙也不是么的好鸟,二话不说一个箭步窜上来,用铁伞直戳鄂公双眼。鄂公眼明手快,双掌一撑将伞拔开,那家伙一招黑虎掏心,鄂公长龙出洞,几个回合后鄂公找准机会,顺势借力一拳将那家伙打下桥去,对面那伙人见他们的主人败落下桥,一个个手执扁担一窝蜂涌上,鄂公站在桥心,不慌不忙。人多桥窄,鄂公手握扁担,在空中飞舞,呼呼作响如秋风扫落叶,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式。那帮人尽管人多,都被打得狼狈不堪,有的落下桥去,有的喊爹叫娘。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都被这精彩的场面吸引,连连叫好。

人群中有位老人看样子也是个深藏不露的练家子,对那帮人喊:“你们不要打了,今朝碰到狠人了,再打下去你们的命都没了!”老人这一喊,那帮人如梦初醒,住手作罢。眼睁睁看着鄂公兄弟俩挑着烟叶,过桥而去。从此以后,鄂公独闯单人桥的故事传遍了湘鄂大地。

新安镇还有这么一个人——杨鄂嗲

鄂公一生行侠仗义,嫉恶如仇。一九四七年九月的一天,鄂公跟侄儿一起到石门的白羊湖去卖烟叶,叔侄俩一心赶路,误了投宿,眼看天色已晚,夜幕降临,远远近近的农屋都亮起了灯。眼观四周没有一家旅店,叔侄俩只好进入村庄找农户借宿。

叔侄来到村头一户人家,见屋亮着灯,便上去敲门询问。开门的是一妇人,三十来岁,虽然衣着朴素,但也水灵好看,有几分姿色。侄子见一女人开门便说:“大嫂,我们是卖烟叶的,因急着赶路忘了投宿,想行个方便借宿一晚,我们是生意人,不会乱来的。”

女人见鄂公叔侄俩说话实在,不象那些行走江湖的歹人。不禁长叹一声:“兄弟,不是嫂子不收留你们只是......唉!”女人禁不住哭起来,鄂公慌了神:“大嫂,你有难处就算了,我们走,用不着伤心呀!”女人告诉他们:“兄弟不怪你们,我们村有个村霸,长得五大三粗,又会拳脚功夫,在我们村无恶不做,村民们都惹不起,见了他躲着走,他每天都来我家过夜,把我丈夫赶跑,敢怒不敢言哪,他通官府所以他一手遮天。这不,我老公正准备出去躲他呢!”

鄂公侄儿一听,气得七窍生烟:“岂有此理,这不是活占人妻吗?今天这个宿我借定了,看他是不是个三头六臂的人!”女主人见鄂公侄子一副疲弱相,便好言相劝:“兄弟这恶霸力大无比,又会功夫,万一有么闪失,担当不起呀!”鄂公道:“嫂子请放心不会有事,我倒看看这恶霸好些狠!”女主人没办法,只好给叔侄俩热水洗脚,铺好床铺,开火做饭。

鄂公叔侄俩刚七完饭,就听见外面敲门声,女人手脚发抖哆哆嗦嗦去开门,只见一个牛高马大,满脸黑黑,眉毛如棕的汉子一步跨进门来,见屋内有鄂公叔侄俩陌生人,那黑汉子一脸凶相,问女主人,这是你么的人?女人吓得两腿发软,结结巴巴,见此情景,鄂公侄子拉开女人,对黑汉子说,你又是她么的人?黑汉从没碰到敢问他的人,不禁恼羞成怒,一拳打了过去,侄子头一偏,忙用一招残字手回了过去,残字手也是武术中的一招绝技,手打出去少说也有千斤之力,谁知那恶霸气沉丹田,八字步站立稳如泰山,侄儿这一招象在推一堵墙。此时鄂公正在洗脚,他不吱声看在眼里。见侄儿一招奈何不了恶霸,心里清楚这恶霸不是一般的毛汉,怕侄儿七亏,鄂公慢慢站了起来,他左手拉开侄儿,右手闪电般出击,叉开五指顺势抓住恶霸的小肚子说道:去吧!只听咚的一声,恶霸丢出丈余远的门外,倒在地上喊天叫地。

侄儿这时准备飞起一脚踢向恶霸,鄂公怕弄出人命不好交差,对侄儿说,让他去吧,侄儿说今天轻饶你,下次如果你还继续作恶,小心狗命不保,恶霸知道遇见狠人了,连连承诺以后不敢了,忍着巨痛一拐一拐溜了,女主人千恩万谢,感谢叔侄俩为她也为全村人出了一口恶气。从此那恶霸再也不敢来这女人家了。

新安镇还有这么一个人——杨鄂嗲

一九八五年,省体委派刘寒冰老师,市休委派覃世和老师到鄂公家里考核其武术门派,并将其武术套路录像,用文字记录下来编成书。武术套路录像后播放,只见屏幕上,莺飞燕舞,龙腾虎跃。鄂公腾飞时,如鹰击长空,翻滚时如蛟龙出海,一拳出击如雷庭万均,一掌推出如排山倒海,全场掌声雷动,人人叫好,刘寒冰老师伸出大拇指,啧啧称赞。

一九八六年九月,经湖南体委武术协会专家鉴定,鄂公武术门派为岳家拳。系湖南十八大家主拳种之一,鄂公被列为《湖南武术界名人录》,省体委武术协会授与鄂公《荣誉拳师证书》。

新安镇还有这么一个人——杨鄂嗲

鄂公人虽谢世,其故事昭穆后世,名垂千古。

故事结束了,这里十分感谢单身浩哥对本文的帮助。

新安镇还有这么一个人——杨鄂嗲


分享到:


相關文章: